黑社會性質組織和惡勢力團伙有什麼區別?

司法信箱


我認為都一樣,程度不同而已,都應該嚴厲打擊!凡是三人以上,勾結一起,互相配合,屢次實施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暴力犯罪的,都應該是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應予嚴懲!

現行法律,對此有不妥當之處。

比如輪姦,二人以上是輪姦,十人以上還是輪姦,量刑不同而已,性質一樣。這就簡單便於操作。不能說多少人以上、輪姦多少小時才叫輪姦。多少人以下;輪姦時間不足的,就不叫輪姦了(要麼叫“換奸”?)。

當前,各類有組織犯罪十分猖獗,數十人、數百人參與的有組織犯罪也屢見不鮮。立法上打擊力度明顯不足。筆者認為:只要是組織三人以上團隊,長期有計劃地、實施敲詐、強制交易、綁架勒索等等等侵害並使用暴力的,就該認定為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立法量刑可以按照規模和危害不同而有等次,帶頭的都應嚴懲。應取消什麼“惡勢力團伙”的概念。

當初國家定這個“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而不定為‘’黑社會‘’,本來就考慮了很多社會主義特徵和社會主義法治道德需要,不宜定為‘黑社會’。中國也還沒有西方那種標準意義的黑社會,只有初步性的、帶有那種性質的犯罪團伙而已。這個概念本來就是為區別於“黑社會”的概念,而設置的一個範圍很大的概念。重點是在構成上有組織性、團伙性,實施犯罪上有計劃性、屢發性、長期性。毫無疑問,惡勢力團伙也完全具備這些特徵。一些定為惡勢力團伙的,其侵害人數、次數之多,時間之長、手段之惡劣,組織之嚴密、寵大,社會危害之大,絲毫不亞於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

‘’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首先就是有‘’團伙‘’,而其中有組織性地,有計劃地、實施長期犯罪活動的,就成為“帶有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了,非常簡單易懂。可後來又搞出個“惡勢力團伙”,從概念來講,就很混淆。儘管立法時候,可以制定詳細的兩種犯罪團伙定性的界限,但最終還是得從規模、危害程度、影響力程度等等去界定。並沒有性質上的截然差別和明確的界限,只是人為劃定而已。本質上都一樣。但這樣立法,會使得在普通人眼裡沒有本質區別的事情,成為兩種罪,兩種團伙,會導致法律成為極其專業的人才能懂、才能理解的東西,這與法律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範的本質、立法要有利於執法和公民守法、司法要有利於社會理解和執行的原則相悖。

所有惡勢力團伙是不是就完全不帶有黑社會性質?誰能回答這個問題?而‘’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本就是“黑社會”的雛形,而再搞出個“惡勢力團伙”,等於是在原來的“黑社會雛形”裡面又獨立劃分一個雛形出來,那就成了“黑社會雛形的雛形”。在兜底裡面又去區分,實在是沒有意義,過於繁雜。互相交叉重疊,還極易導致司法不公和腐敗。

即便加上保護傘問題,那也只是以權謀私性質,兩種團伙都可能有保護傘。這和西方的黑社會直接掌握一些公權力、成為一個組織有本質的不同。這些團伙即便有了保護傘,也還不能叫‘’黑社會‘’。所以,有不有保護傘也不是問題的關鍵。

所以,筆者認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和惡勢力團伙,應該統一為“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也不需要“組織”的含義在裡面,因為我國沒有黑社會,只有相應的犯罪團伙。用‘’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法律摡念,也非常不嚴肅、不妥當,這等於變象確認我國有黑社會。

(本人談的是隻是法理,不是法律。歡迎批評指正。)


秋宜聲


惡勢力團伙與黑社會性質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經常容易混淆。

嚴格來說,“惡勢力”並非一個法律術語,2009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下發的《辦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座談會紀要》第一次明確其概念,2018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下發的《關於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就其作出具體規定,由此標誌著“惡勢力”上升成為一種半正式制度。


惡勢力團伙是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雛形、萌芽狀態,實踐中不乏一些惡勢力團伙經過不斷髮展,由量變到質變,最後成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如江西吉安的史錦忠等人涉黑案,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就經歷了一個由惡勢力團伙逐步發展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過程。

區分涉黑還是涉惡,關鍵標尺在於是否追求對特定領域內特定行業的非法控制。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犯罪活動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經濟、政治生活秩序的非法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攫取經濟利益。惡勢力團伙一般不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更多的是出於蔑視社會公德,尋求精神刺激,滿足好勇鬥狠、逞強爭勝、樹立惡名等畸形的心理需要。

其次,組織規模不同。黑社會性質組織一般有較為穩定的組織結構,相對固定的核心成員,內部分工明確,有一定的組織紀律、活動規約。惡勢力團伙一般沒有穩定的組織結構,團伙成員多不穩定,多數是因事臨時糾合、完事即散夥,未形成組織紀律和活動規約。

最後,經濟實力對比懸殊。黑社會性質組織以黑護商,以商養黑,形成了對一定區域內一定行業的經濟壟斷地位,有較大的經濟規模,如四川劉漢等人涉黑案,組織資產達400億餘元。惡勢力團伙一般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沒有組織財產,因事分贓,甚至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一餐飯也能誘發一次犯罪。對於惡勢力團伙,構成什麼罪,就按什麼罪處理,同時,應用足用好刑法總則關於犯罪集團和共同犯罪的有關規定,對符合犯罪集團特徵的惡勢力團伙,要按照犯罪集團依法懲處。在相關法律文書中的犯罪事實認定部分,可使用“惡勢力”等表述加以描述。


(詳細內容見《人民司法》2018年第25期:方琳琳 韓仁潔“懲治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實踐反思”)


司法信箱


一個有保護傘,一個沒有保護傘。


叢林有情狼100067616


黑與白其實就是正與邪的較量,人心若不純,外表再好看,其實這人也是不乾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