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小小瓦刀七寸長,打起地基四角方,四個金磚頂銀柱,四個銀柱架金梁。修了東廂修西廂,東廂修下金銀庫,西廂修下萬年倉,餘糧借給窮人吃,積德兒孫坐朝綱……”走進棲霞市臧家莊鎮泊子村,陣陣高亢嘹亮的上樑歌,喊出了膠東民俗文化風采,唱出了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民間記憶。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泥草房,作為北方民居的典型標誌,存在於鄉間農村已有近千年歷史,泥坯牆、木門窗、茅草頂,冬暖夏涼,外觀古樸厚重,演繹著農耕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彰顯出先祖的勤勞與智慧。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泥草房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泥草房作為棲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再次進入人們眼簾,向世人展示出獨特的建築文化魅力。

“非遺達人”重建泥草房

今年65歲的馬洪貴是棲霞市臧家莊鎮泊子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作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他不僅把“戲燈穿花”這項非遺項目發揚光大,更是將燭馬燈、泥草房等非遺文化項目帶給了我們,成為真正的“非遺達人”,讓久遠的民間技藝重新煥發光彩。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農村現在根本就見不到一棟泥草房了,修建泥草房扎笆、苫草、擰脊的老瓦匠大多都已老了,所以俺就想在有生之年再建一棟泥草房,給後人們留個念想,讓他們記得住鄉愁。”談起重建泥草房的初衷,馬洪貴滿是感慨。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在泊子村東山,馬洪貴承包了包近10畝山巒,種上了蘋果,栽上了葡萄,自己開挖兩個水塘,飼養了130多隻跑山雞,10多隻鴨子、大鵝。“自打17年前俺老伴因腦出血癱瘓在床,俺就這麼一直照顧著,有時兒子回來幫忙打理。”馬洪貴告訴記者。為了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重建的泥草房就修在了馬洪貴承包的東山上。“修建泥草房可不是俺一個人就能做得了的,市文化館知道了我的想法非常支持,將其列入了非遺項目,給了我一定的資金支持,俺村的人得知我要建這個房子,大夥都來幫忙,連鄰村的老瓦匠都來了。”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按照老輩的建築工藝,重新建造一棟泥草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都要遵循著先人留下的做法與經驗,既繁瑣複雜又要付出沉重的體力。為了能在年底前完工,馬洪貴從10月份就開始打地基,做沙垍,重建的泥草房佔地面積33.2平米,坐北朝南分三大間。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老輩根本就沒有現在的紅磚、空心磚,都是用泥土、麥秧再和上水,倒入方模子中,用拳頭捶實,把四角抹平,成長方體形狀,一塊一塊晾曬乾後做出的沙垍,用來壘牆。”馬洪貴介紹說。泥牆一點一點地增高,為了防止牆體倒塌,牆體建到一人高時停下來,十天半月後,牆體乾燥凝固後再建設上層部分。

“上樑大吉”泥草房講究多

“鞭炮一響金銀來,八仙桌子安前排,金香燭銀蠟臺,豬頭三牲上面排,先燒香來後點紙,東家上樑請就來。”冬月初八,是黃道吉日,陣陣上樑歌伴隨著清脆的鞭炮聲,馬洪貴新建的泥草房迎來了最關鍵的“上樑”儀式。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在農村給新房上樑是一件大事,東家要選良辰吉日,擺放貢桌、香爐蠟臺、祭祀品,房屋門窗上要張貼“安門大吉、安窗大吉”等吉祥字聯,中梁東西兩段張貼“福地呈祥、吉星高照”字聯,中間上要紅套繩捆綁兩雙紅筷子懸掛兩枚銅線,並用紅布蓋住,象徵住宅“平安和順”。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泥草房上樑這天,村裡的百姓都跑來捧人場湊熱鬧,東家要製作小餑餑,並將小餑餑裝進老輩盛糧食的量具鬥中,“這兩個鬥還是從村裡老人家裡借來的,老輩用的稱量器具,現在都不多見了。”馬洪貴捧著兩個鬥告訴記者。鬥中不僅要盛放小餑餑,還要放上栗子、糖果、大棗,並用紅包袱、紅套繩將鬥口封上,祈求房屋永固、富貴長久、子孫滿堂、世代興旺。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晌午11點30分,鞭炮齊鳴,人潮湧動,房屋正中央的八仙桌上擺放著10個大棗餑餑、雞鴨魚肉等祭祀品,馬洪貴點燃三柱清香插進香爐中,席地而跪叩了三個響頭,點燃一把黃紙,象徵敬天敬地敬仙神。儀式結束後,一名瓦匠和一名木匠登上雲梯,攀爬上用椽子銜接成三角起脊的頂架的中梁東西兩段,合力將中樑架起安放,中梁安放好後,兩人各手持一瓶白酒,將酒拋灑在中梁兩端四周,期間木匠和瓦匠要對唱寓意吉祥如意的“上樑歌”。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上樑儀式最熱鬧的程序就是“揚餑餑”。木匠瓦匠各手持一斗,解開紅包袱,兩人便將鬥中的小餑餑、栗子、糖果、大棗等物件從樑上拋撒到四周,讓前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爭搶,爭搶的人越多東家越高興,此時木匠瓦匠還要對說吉利話:“東家揚餑餑,孫子孫女一拖落。餑餑先打東北角,打得糧食滿屯擱,東家來揚糖,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強。”吉利話寓意著生活甜美幸福。

“苫草技藝”再現古時智慧

房頂苫草是一門手藝活,老一輩的瓦匠都會苫房頂,手藝好的瓦匠苫出的草房頂既美觀大方又簡約實用。“苫草”是北方山區常見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特別發達,耐乾旱,耐貧瘠,莖稈富有韌性。因苫草抗浸泡,不易腐爛,苫草成為苫泥草房頂的上好材料。每年秋後,農村老輩人就用鐮刀將其割下,待晾乾後,用來備用苫草房頂。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這棟泥草房房頂大概需要600多斤苫草,苫的草越厚,房子的保溫防雨效果越好,房脊苫草用叉苫手法一層疊一層進行扭脊,實用美觀。”今年69歲的老瓦匠範廣南介紹說,“現在會泥草房苫草的瓦匠大多都60多歲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在農村瓦房代替了泥草房,草房苫草這門手藝就更沒人學了。”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泥草房苫房頂前,先要“安笆”吊頂,用四至五根高粱秸捆成“笆”,將捆紮好的“笆”一排排細密地鋪在屋頂的椽子上,在上面均勻地塗抹上用麥秧和稀泥調成的泥漿。一切就緒就可以上房苫草了,苫草前先要用閘刀將捆好的苫草截成兩段,每段近60釐米。為了能讓苫草的屋頂更加美觀平整,每一捆苫草都要澆上清水,從房簷開始,苫草莖杆朝下整齊地鋪在房頂上,瓦匠用特殊的苫草工具“木拍拍”將苫草薄厚理均,依次鋪到房脊。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建泥草房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擰脊,也是最具有技術性的瓦匠活,草房擰脊擰的好,不僅外形漂亮美觀,遇上大風大雨的惡劣天氣,房頂絕對是紋絲不動,更不會出現漏雨問題。”老瓦匠範廣南介紹說,“最講究的擰脊就是擰四層,瓦匠整個身體都騎在房脊上,每擰一脊都要用四把苫草一層一層的固定在屋脊上,很是複雜。”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非遺文化”重新煥發生機

“泥草房的所有建材均就地取材,來自天然,綠色環保,可降解循環利用,造價極其低廉,可自建互助,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將它保護好,傳承好。”棲霞市文化館館長林炳義介紹說。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為了挖掘保護這些古老的“非遺”文化,讓他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煥發生機,棲霞市政府制定了非遺項目保護扶持政策,出臺非遺實業化發展獎勵政策,成立非遺項目實業化發展協會,併成立非遺民間博物館——棲霞市奇石博物館、棲霞市自然博物館、棲霞市根藝博物館,將“非遺”藝術品以館藏形式向市民展示,全面提升棲霞“非遺”文化的知名度。目前,棲霞市已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個,省級項目8個,煙臺市級項目21個,棲霞市級項目5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和入選數量均居煙臺各縣市區首位。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如今的農村,早已不見泥草房的蹤影,寬敞氣派的大瓦房、小別墅,記錄著農村生活的富足甜美。然而,那些居住過泥草房的人們,那些圍繞泥草房的滄桑和發生在那個時代的故事,卻成為了記憶中永恆不變的旋律。


棲霞記憶中的泥草房,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走近非遺文化“泥草房”這項古老的建築,記載了太多太多時代發展變遷的故事,雖然在今天它已默默地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它那渾然天成的建築用料,智慧簡約的居住風格,古樸厚重的歷史文脈,卻深深的烙下了屬於那個時代的印記,永遠無法抹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