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能转换,国家会给山东什么样的支持?如果山东搞得好的话,未来山东是什么样子?

比克马耶夫内斯特罗夫


一、为什么山东要动能转换?最近,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刘家义同志去山东后,感觉山东虽然在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慢,经济发展可以更快更好,在汇聚各方智慧后,他提出要实现山东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二、中央送什么红包?但是这个发展动能转换战略,指望中央有大的政策支持已经不可能,尽管山东企盼着。因为全国各地都在研究各地发展的动力问题,这点山东的同志要有清醒认识。但我估计在财政专项债券、中央产业基金、金融等方面会有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三、什么是新动能?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转型进入常态化,旧的靠劳动和资金密集型投入、靠牺牲资源环境、靠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产业结构、新的业态所带来的以创新驱动、技术进步为主的新动能正在成为各地的重点探索。目前广东、浙江正在形成新的战略新兴产业,并引领经济增长。关键词:新技术。

四、山东怎么转换?山东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基于历史和现实,由小到大,做大做强,领先全国,如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也要敢于无中生有,如物联网等。如果早日实现了动能转换,那么山东超江苏指日可待,山东人民的生活将越来越好。我们衷心期待。



欢迎讨论,敬请关注。


周思梦想


山东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

第一,格局选择。广东最发达是粤南地区,粤北穷,如山东胶东开放发达,鲁西欠缺。但是作为海洋大省对外开放前沿的山东却将省会设在济南,有当年拱卫北京南下北运需要,也有建国后紧密中央的需要。但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北京已不再是传统依附概念,雄安京津冀一体化把济南甩了,郑州的中欧班列及京广南北大通道中心地位替代了济南传统京沪京杭枢纽,河南的郑州上升为国家层面,京沪二线走潍坊淄博,济南在边缘化,山东在弱化,胶东诟病多年交通省级战略,绕路济南一直卡山东经济的脖子,经济辐射先济南后鲁西南鲁西北城市,一切都是济青公路铁路,额外流动成本内耗,济南截留资源太多年,仍走这一思路其他西部城市甚至烟威城市都属于没娘的孩子,只能靠自己,所以济南不强是没有进入国家战略,导致省内各地整体落后国家层面进度。这和什么帮没有关系这与省内重心布局,确定发展重心有关!试想若南京在苏北如何,广州在粤北如何?省会远离省内经济重心,远离国家战略重心,内部却搞拉郎配计划经济,谈何发展?!济南现在瞄准国家中心城市申报这应该是破局,破不了只能让位胶东经济引领,否则还是内耗,现有交通格局还是缺位服务全省经济,信息流物流人流发挥不出来,东富西穷格局就打不破,整体落后!所以潍烟高铁环渤海高铁,青连高铁在上一个十年二十年早就应该修,苏北交通破局也在前一个十年开始,可惜山东没抓住,想多了!也耽误了江苏徐州连云港,更别说我们的鲁南。鲁北慢速货运的德龙烟修了三十多年才通耽误了东营德州滨州潍坊直到烟台,别忘了山东工业中心在环渤海南岸沿线!所以新旧动能转换,先修路,打通省内最后一公里,有了经济动力的交通格局,经济循环才能施展。

第二,思路。山东产业优势很多,海洋经济是龙头,制造业发达,国有企业体量大,但需要向高精端质造转换,也就是高端医药,海工,化学,冶炼,能源;向细分市场转换,关键在打通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化整为零,不要再搞集群集团抱团发展,省里控制资源越多,地方舞台就越少存量发展思路要不得,行业没有形成恶性竞争就不要整合,成本代价太高,拖垮产业不说,对地方经济弊大于利。而是要鼓励小微循环发展,走增量发展思路,如把一条产业链拆分发展,可以创造更多财富机遇,才能搞活引入更多民间资本投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研发成本,政府要做的就是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税收资金金融多管齐下扶持,给山东民间投资更多信心和机会。千万避免大型重工业僵尸塌方,这是教训,政府投入资金是税收,这是存量资本,如果这部分资金来源民间,不用政府投资不说,税收还扩大,这就是增量投资,将市场的事交给市场,政府要定位服务本质,学会用转移支付政策利好等市场化经营理念提供营商环境,否则大型企业无分国有民营,一旦资金链条市场变化,拖垮地方经济和金融环境,透支财收,下岗失业。要细分市场份额,转嫁成本到市场,让利于民,鼓励创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山东未来发展思路格局调整,应该是第二个长三角或珠三角,真正成为改革前沿,半岛特殊区位,适合更多产业孵化,也是投资创业的乐土。

说得不对,请各位批评指正。


达而问1


山东经济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1978年山东经济总量为225.45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位列第一的是上海市,第二位是江苏省,第三位是辽宁省,广东排在山东省后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得益于经济特区的建设,各项发展突飞猛进,很快超越了前四名,跃居于全国第一!截止2017年,广东经济总量为89879.23亿元,江苏为85900.54亿元,山东为72678.18亿元!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经济发展明显变慢了。2000年山东与江苏经济总量差距只有43亿元,2002年扩大到500亿元,2003年扩大到1720亿元,到2017年的时候竟然扩大到13222亿元,几乎隔了一个贵州省的距离!与此同时其他各省纷纷赶了上来,1978年浙江经济总量仅排全国第12位,40年间上升了8位,河南1978年位列全国第9位,现在位列第5位,上升了4位——与山东省的差距逐步拉近,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山东省!比如在民营经济方面,浙江省比山东省强太多;河南有自贸区,山东没有;就连过去被称为“边远省份”的贵州也已经在经济上取得重大突破,省会贵阳立志于打造世界大数据中心,可山东省连一个像样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贵阳城市建设更是比济南和青岛强太多!过去曾自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的山东省,如今已经沦落到全国第10位,就连崇山峻岭的贵州都比山东多12公里!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可究竟是为什么,山东省突然变得落后了?

有人说儒家思想害了山东,山东人保守,小富即安;有人说山东地理位置不好,周边强省太多;有人说山东是第二个东北……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没说到点子上。儒家思想已经影响中国2000年,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个盛世,为什么发展好了不怪孔子,发展不好就怪孔子?孔子还要为你没有独角兽企业负责吗?从来都没有一个省市地理位置不好!上海和深圳地理位置也不好,几百年前是渔村,可为什么现在能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政策扶持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家拼搏奋斗的结果!而拼搏奋斗是怎么来的?就是从“思想解放”和“务实肯干”上来的!

现在,国家支持山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就是一个重要机遇。也是山东再一次腾飞的起点。新旧动能转换不仅仅是产业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转换!因为思想决定行动!举例言之,近来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山东经济总量全国第三,可为什么山东普遍给人“很穷”的感觉?有人说山东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人说山东不富裕;有人说山东不是“穷”,而是“土”!那么准确情况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山东的确不富裕,但也不穷,以人均GDP为例,2017年山东人均GDP为10245美元,位列全国第9。从老百姓实际生活水平上来说,山东应该在全国中等偏上水平!我认同那位网友“山东不是穷而是土”的说法!比如福建和浙江各地农村建设都比较好,房屋普遍看上去建造地整洁美观,但同样生活水平的山东,农村建设则大大滞后,房屋普遍给人“土掉渣”的感觉!至于山东各个城市更是如此,济南的GDP比贵阳高,可城市面貌却差贵阳太多,所以说,这根本就不是“钱”的事!说得艺术点就是“审美观”上出了毛病!而“审美观”上的毛病就在于我们观念落后和眼界不开阔!

因此,新时代的山东人应该打起精神,破除一切保守观念和束缚发展的机制,扩大眼界,提高标准,善于从全球和全国的角度来看问题——因为只有把位置摆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衡量,才能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水平——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营商环境的改变,增强服务意识——这一点山东应该学习浙江,人家已经制定了“一次性办成”的保障法规,老百姓对政务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达到99.5%——只要山东人在发展理念和产业上,都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那么山东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焕然一新局面,超越江苏和广东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一切都是人干出来的!



好奇文史谈


新旧动能转换,即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替换钢铁等落后产业,按照地级区域划分发展领域,多点突破。

之所以选择山东作为实验区,第一是因为山东的产业结构急需升级,第二是因为山东具有资金实力雄厚和创新资源集中的优势。

对于支持,那肯定是机制,政策上的支持,政策会更加开放。由上而下的改革,力度会增加。

如果成功了,山东会完成产业升级变成广东那般,青岛,烟台会成为向世界更为开放的窗口。




小风的视界


应建立胶东省,把莱阳莱西合并为一个区,省府设两莱,统筹青烟威潍协同发展建立城市带以烟潍高铁这条胶东中轴线带动两翼,发挥优势互补,完成青岛烟潍对接,要素互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胶东潍坊人囗大于青岛,平度一百三四十万,如潍烟高铁贯通,莱西莱阳之烟成胶东枢纽,两市连成一片,应合成一区,历史上两市为一县,莱阳是历史上胶东行政中心,现在胶东遍,地发展海景房把国人财富套进一堆成夲不到十万却卖出天价的钢筋混凝土中,,扼制制造业发展,是一条死路。且买房实质就是交税,因现在房价百分之七十是土地出让金和十一项税费。


大山148192226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一定从政策支持、经济支持、人力资源支持等等方面大力支持;来鼓励、支持、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动能转换山东综合试验区位于山东省全境,包括济南、青岛、烟台三大核心城市,形成“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布局。

新旧动能转换是把传统旧动能与新形势与现代政策相对接,成为新的模式新的动能。

动:是可变化的、转换原来状态或者静置状态。

能:是能源,把原能量、质能、众能,转换成节能或者智能。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等。

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科技产业,包括农业呃等等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

所以既然是转换,一定转换的更快速更高效,在各个领域实施落实,重点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等等等产业,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建设“大、强、美、富、的山东,让山东的所有地区城市都成为全国重要的新经济城市中心,成为试点亮点。为国家做出榜样。

所以我们期待,要有自信,不管怎么转换,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才是真。大家有什么很深刻的理解呢?可以参与评论中发表个人观点。

就唠叨这儿了,喜欢请留个赞关注我吧,感谢大家来阅读……(注:以上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权威性)


唠叨哥美食记


山东经济是国企比较多,新型企业不足,在山东存在着藏富于国的状况,要想真正的富裕需要把真正的钱财让老百姓转到。在山东面临着高耗能、污染企业比较多,尤其是淄博、济南这种现象很严重。中国的传统企业属于劳动性密集企业而且利润比较低,与其他企业互补性比较差。

山东要想达到真正的富裕,就要从老旧的传统企业动刀,还要下达措施鼓励、扶持微小企业的存在。虽然在企业方面微小企业存在的影响力不如大型企业,但是大型企业向微小企业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向苏、浙学习取经。只有人民富裕才能让国家真正富裕,而不是国家富裕才让人民富裕。


用户107877786833


未来的山东将会是东山再起的


半分钟半


关于山东经济发展快慢的讨论,已经延续多年,历来争议很大,个中原委比较复杂,很难简单概括出其中原因来。

从古到今,山东都是王权的拱卫地和给养地,周朝周公自封于鲁,封姜子牙于齐,基本就控制住了周朝的半壁江山,决定了周朝江山的稳固。三军之中,周公将前军置于鲁,令其长子挂帅,后军置于燕,武王庶长子镇守,而周公自己坐阵中军,将有功之臣姜子牙封于齐,即给了姜子牙很高的封赏,当时齐国富庶之地,又将姜子牙团团围住,死死地按在了大海边,免其功高盖主,谋反作乱。由此形成了齐重商鲁重礼的传统和格局,至今山东齐与鲁在价值观上仍泾渭分明。齐重商轻礼,鲁重义轻利,由此导致半岛与鲁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山东独特优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山东农业农耕文化自古发达,物产丰富,养育繁衍人口密度较大,粮食物资等产出历来都是帝王之都维持运转的重要基地,也是兵源与役夫输出之地。其战略地位及其重要,有人说,清朝如果切断山东与京城联系,帝都北京会有一半的人口跑掉,虽夸张,也看出山东对清王朝定都北京的巨大作用。解放后,全国设立八大军区,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南京和北京这么近的距离内设济南军区,可见中央对山东的重视。

说起山东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山东GDP曾一度跃居全国第一,得益于能源重工业的发展。而后很快被广东江苏超越,而成为隔壁老三,并有被众多省市超越的可能,原因很复杂,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思想文化原因,

其二是科技教育原因

其三是政治经济环境原因

其四是商业思维的原因

其五是传统行业制约原因

其六是人口流动的原因

等等

时间关系,容后慢慢梳理


有桃氏


这个样子!山东德州宁津县柴胡店镇小辛庄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