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的魅力

在很多传承美食中,发酵食物依旧被保留下来,并为人们所喜爱。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煎炒烹炸,所以很容易导致在进食之前就已经改变了食物的组成部分。大部分食物在消毒、烹饪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天然酵素成分。

好在,美食总会被传承。

在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地区,传承下来的经典美食中都包括发酵食品。除了蔬菜类本身就具有天然酵素,新鲜的乳制品、酒、生鱼片、生肉、内脏等鲜动物制品也包括在内。

爱斯基摩人的菜单中有大量的生鱼,在食用之前他们会把这些生鱼放一阵子,等待其中的酵素发酵。

更为知名的发酵食品还有乳酪等乳制品,或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酸菜、韩国的泡菜、日本的纳豆和味增,这些食物不用加热食用,是食物酵素的绝佳来源。

在我的印象中,爸妈在日常做鱼做肉的时候,鱼是一定会提前腌好的,肉要分怎么做,不是炖菜也得腌一道。腌过的肉是好吃,入味又好嚼。


发酵的魅力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小秘诀。

后来学到,肉类在烹饪之前的腌制也是一种发酵,经过发酵的食物更好消化。爸妈一定是不知道这些的,但他们知道怎么做我最爱吃。

其实不管是肉类、坚果或是豆子,在富含酵素等营养元素的同时,也含有酵素抑制剂。如果不经过事先的发酵把抑制剂的活性抵消掉,这些食物进到肚子里都不太好消化。

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了。

古人不懂营养元素和食物成分,但他们能把豆子发成豆芽、把白菜做成泡菜、做鱼之前知道腌一道。

这些可都是削弱酵素抑制剂的做法。

酵素

前几年,酵素突然大火。网上流传的产品各式各样,有绿色粉末状、有药丸状、还有类似口服液的包装。

身边的女孩们都买,因为传说它可以减肥、通便、养颜,对于女人来说,这些可都是必杀技。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一个发小。那会儿我还在校,寒假回家去找她玩,看见她妈给她盛了一杯黑糊糊的东西,我那发小闭眼屏息,一仰头,酎了。喝完很认真的告诉我,这是酵素,她妈觉得外面卖的不好,亲自在家酿的。

我知道她妈为啥给她喝酵素。这姑娘从小到大,哪儿都好,身材好腿长,亭亭玉立,但有一个老熟人才知道的问题,就是经常不通便。按照老一辈儿的话说,“貔貅”。

但是这明显不科学啊!

我和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她妈从初中就为了她这个事发愁,打针、吃药、中药、西药,能试的都试了。有的药喝下去瞬间见效,那两三天能一泻千里,有的药进肚了一点作用没有。

喝酵素事件的发生已经是在我们各自上大学之后了,见没见效我不知道,但可见此物之风靡。

何为酵素?

说到底,酵素,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它参与催化生物体内的每一个生化反应。

再往通俗了说,我们的每次呼吸、思考、行动,事实上都有酵素的参与。如果没有酵素参与,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荷尔蒙都无法执行功能。

不过人体内需要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才能维持酵素的活性,使其让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所以酵素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参与了人体生理上、甚至更细微层面上的能量代谢。它能把简单的无生命的有机物质转化成生命活动之一。

目前,人体内发现到的酵素多达5000种以上。不过它们可以统一的简单区分为三大类:参与代谢的酵素、消化酵素、生机食物中的酵素。

参与代谢的酵素让身体机能可以正常运作;而消化酵素和生机食物中的酵素的作用,都是帮助人体消化。

食物酵素只存在于生食之中。而所谓生食,指的是未经烹调,或是没有以48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加热处理过的食物。

巧妙的是,47摄氏度是人体可以忍受的最高温度,超过了就会烫伤。

其实人体自身是可以自行合成出22种消化酵素的。但由于饮食的复杂,人体内的消化程序是极为复杂耗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酵素参与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倡导酵素食品的声音出现,如果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中也含有酵素,那么人体就可以把制作消化酵素的能量省下来,用在身体的其他用途上。

含有酵素的食物叫做生机饮食。人体的胃部,原本就是用来接收生机饮食的。

为什么牛有四个胃?它的前三个胃不会分泌酵素,这样牧草中的酵素就有机会先释放出来分解牧草,并且绰绰有余。而牛体内自身制造出的酵素就可以用在其他工作上。

可人类只有一个胃,但分为两个区域。胃的上区,被营养学家叫做酵素胃,这是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停留30~60分钟的地方。

这个区域不会分泌任何酵素,胃的下区才分泌酵素。目的就是让食物中的酵素能在人体酵素介入之前,先自行分解食物。

所以吃富含酵素的生机饮食,能帮人体节省一大半用于消化的能量。

设想一下,如果你吃的是不含酵素的熟食,所有的消化工作都得人体自己来负担。特别是胰脏和肝脏两个器官,要不停工作,制造、分泌更多的酵素帮助消化。辛辛苦苦制造出的能量,全都用在消化上了。

如果你日常多食用的是富含酵素的生鲜果蔬,那么消化系统就可以休息一会儿,体内的代谢酵素就能节省下来有效的提供给其他系统使用,让身体有富足的能量自我调节,恢复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