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对家庭兴衰的深远影响

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对家庭兴衰的深远影响

一树一花一春秋、一山一水一世界,中华人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居所是品质生活的载体,既是物质空间,也是精神空间,更是有生命的空间,我们追求更好的居所和更多的房产财富,却往往忽视了人居文化,在通往富足的路上,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城市飞速地变化带来人们认知的迷茫,建筑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找不到记忆中的家园,如此造成心理落差,因此关注人居文化也就是在关注我们自己的家园。今晚我们一起聊一聊中国人居文化的未来图景。

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对家庭兴衰的深远影响

大家好!过去20年一直专注于房产与人居领域,之前分享房产内容居多,今天来聊一聊“我国人居文化复兴及发展趋势”,分为三部分:人居文化呈现的五个维度及特点、人居文化价值及对家庭兴衰的影响、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发展趋势。

大家平常对楼市和房产关注较多,对人居这门学问可能并不多,首先简单做以介绍。

我对人居的研究始于1999年出席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后写的论文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其中一篇中论述“城市的面貌与母亲的面孔”。

在研究人居时我将其分为生态人居、健康人居、智慧人居、幸福人居、人居文化和人居风水六个维度,这六个方面相互融合为一体,形成最高层次的居住形态即“仁居”,仁居书院由此而来。

人居和房产如同精神和物质,是一体两面。房产的功能与价值不仅在于居住居家和投资理财,还深刻影响生命安危、身心健康及家庭家族命运,此外人居文化、人居风水、居住美学与居住社会学同样是上乘之学,探求仁居之道是财富之源,更是立命之本。

仁居之学是一门不断探索、体验和实践的学问,在过去十余年间,走进31个省区市参观游览,遍访各地代表建筑、顶级豪宅、古村古镇、文化古迹和名山寺院,走进了150余座寺院,9月走进南方五省市,参访普陀山各寺院、天台山国清寺和奉化雪窦寺等。

参观人居文化、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是很有趣的事,尤其云南、新疆和西藏等地的特色民族风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有兴趣今后一起同行。

先聊一聊何为人居文化及其呈现的五个维度:人类文明的历史长卷中,从图腾、崇拜、占卜、宗教、礼制到风水.....无一不体现在人居文化层面,从茅屋到村邑、城镇、都市乃至国家,就是文化与建筑交融的历史,因而“人居史即文明史”。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城市和艺术之魂”。人居不仅是物质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在物质与生活方式层面最主要的呈现即是人居文化,看一个人或家庭的文化品味,人居文化是重要标志。可以说,到底有没有文化?去家里面看一看就清楚了。

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对家庭兴衰的深远影响

那么何为人居文化?

广义来说,凡是和居住与生活相关的内容都是居住文化的表现形式,人居文化是哲学理念、艺术格调、审美情趣、生活品味、深刻寓意和精神追求在居住与生活方面的呈现。

荣格说:“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后成果是人格。”那么传统人居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集体人格的表现。

中华传统文化在思想层面主要体现为儒释道文化,故宫和颐和园代表着中华人居文化的最高境界,儒家文化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道家文化则更多渗透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寺院也是能代表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典型建筑形态,如今到各类旅游景区几乎都能见到寺院。

我国各少数民族人居文化风格各异,同时各地人居环境相差很大,因而人居文化也不尽相同,西北、中原、江南、岭南、巴蜀等地人居文化差别很大。

从空间与形态层面,通常我将人居文化分为城市与乡镇文化、住区与家庭环境、建筑文化艺术、室内装饰文化和居住与生活方式五个维度。

一是城市与乡镇文化维度

不同城市人居文化水平相差很大,去过苏州的人都会有感触,苏州的人居文化水平明显高过北京,同样上海、大连、青岛等城市也比北京更好。2002年我从大连来到北京,当时对比发现北京的建筑不如大连更具风情,市容市貌也没有大连干净。

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对家庭兴衰的深远影响

二是住区与院落环境维度

人居文化在住区与院落环境维度体现在园林景观与空间形态方面,如房屋位置、空间秩序、山水、花木、曲径、游廊等。南方注重园林景观,如江南四大园林,而北方更侧重空间秩序与院落,如乔家大院。有宅有庭院方为家庭,在传统住宅中,院落是必不可少的空间形态,无论是北京四合院,还是上海石库门天井,院落是绵延至今的居住情结。

近年来在住宅开发方面掀起“院落复兴”的热潮,院子系产品出现在全国各地,形态不尽相同,这正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三是建筑文化艺术维度

建筑造型、形态与细部构造都是最能直观表现人居文化,从门头、纹样、墙面到细部的符号和装饰,每个细部一看就感觉到这是中国人的居所。

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对家庭兴衰的深远影响

中西文化从建筑外立面就能看出明显反差

四是室内装饰文化维度

这是鲁迅家的厨房,虽然很简陋,不过各位可以对比一下自家厨房,是否发现缺少了什么?

再对比一下客厅,传统家居装饰的文化气息随处可见

五是居住与生活方式维度

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满足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等物质层面,还有满足人们居住心理、居住伦理和居住审美等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古人在居住方面有各种讲究,形成了文明礼仪和文化习俗,如今基本都消失了,而邻居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还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环境,这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

中华人居文化复兴及对家庭兴衰的深远影响

接下来聊一聊人居文化价值及对家庭兴衰的影响

2014年参观西递宏村后我才真正体验到人居文化的价值所在,以及对家庭兴衰的重要影响。后来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为何那里一个村子能出几十个进士,而北方有的村子里能出几十个土匪呢,其实与人居文化大不同有关。

在西递宏村能看到几乎家家都有对联和家训,世代流传为人处世及经商的经验,尤其以劝学内容居多,屋梁或墙上的雕花还雕刻着有意义的历史故事,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影响一代代人,让其接受道德文化的熏陶,反观现今这些几乎都没有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家庭及住区人文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北大家属区和农民工聚集区的孩子未来注定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为何很多人选择移居海外的重要原因。

反过来看,破窗理论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如果住区的环境并不好,那么未来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差,个体或家庭都难免会受其影响。

之前曾听一位老刑警讲如何破案,去犯罪嫌疑人家中看了看,从内外人居环境即初步判断出此人凶手,那个负能量场逼迫他走向犯罪。

生态人居、健康人居、智慧人居、幸福人居、人居文化和人居风水,这六个方面对我们身心健康,财富累积及日常生活影响都非常大,值得用些时间来学习研究及践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