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古月“堆”

大飞古月“堆”

□ 解中明 解中举

古月“堆”,在黄营的大飞。古月“堆”其实并不是个堆,而是堤,“堆”是方言,乡里乡亲从来都是这么说的。

谈起古月堤,首先要从废黄河讲起。废黄河原是淮河尾闾,是淮河流经入海之河,沿涟水南界东流,经下营向东北流经陈码、大飞、石尖,从云梯关(现在响水县境内)入海。

从宋代年间,黄河南徙夺淮后,泥沙俱下,河床淤垫后,黄河堤屡次决口,给涟水带来无穷水患。对于黄河夺淮造成的水患,历朝历代都有整治。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的1415年至清光绪年间的1906年,涟水境内较大整治工程有八十余次。1934年,自杨庄七套沟疏浚废黄河,七套沟以下套子口开挖新河,全长185公里,耗费3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兴水利建设,开辟苏北灌溉总渠,建三河闸,大减废黄河分流负担,涟水从此水患较少。

大飞筑古月堤之年代,据史料记载,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于清河以下至云梯关开引河以导淮入海,并筑云梯关外堤达一万八千余丈。在涟水境内筑下营、大飞外堤(后称月堤),以防黄河堤决、水漫良田。大飞古月堤全长约一千七百余米,堤基约四十米宽,堤高约四米,低于废黄河堤二至三米,成月牙形状,故名月堤。大飞古月堤的修筑距今已有三百余载,大飞百姓在堤上已密布居家宅舍,植树护堤,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繁衍子孙后代,居户今已百家。宅基地占月堤北段达八百多米长。对于月堤南段,传说百姓听信南访先生指点,为取平安风水、驱邪避凶,特作阴府乱地,大小坟墓掩埋几百米长,以镇压南方凶神。

新中国成立后,大飞群众在大队党支部带领下,于1968年开始取土填沟造田,推平古月堤,增添高产良田数百亩。现今,古月堤只剩下群众常年居住的老屋根基,原貌已完全改变,但是,在大飞人的记忆中,古月堤的样子和古月堤的传说还是挥之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