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小秦氏在侯府设宴,这些人为什么围着水吃饭?

秦腔须生


顾廷烨的后母小秦氏,为了感谢大家在老侯爷出殡的时候,设路祭送灵柩,在顾家侯府的后院设宴款待各位官宦家的女眷。看这集可是让各位吃货大饱眼福,好几十盘菜充满了屏幕。但并不像我们平时看的古装片那样,一群人围在桌子旁吃宴席,而是围着流水吃。一旁还有人不断的往水区里倒水放菜。这么奇特的吃法,难道是旋转自助小火锅的雏形?其实这种围坐在流水旁吃饭的方式,在古代并不少见。这种吃法来源于一个很著名的文人游戏,叫做曲水流觞。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摆宴的方式。

在古时,每年的三月三,人们会把酒杯放到一条弯曲的小河中,酒杯盛着酒顺流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作诗一首,作不出来就拿起酒罚喝一杯。玩法风雅又有意思,没学问的人还真是消遣不了。后来曲水流觞就被微缩到了很多的官宦家庭的后宅里,一般都是搭个亭子或者像片中那样修成一个桌子。要么就是用来继续玩游戏,要么就是用来宴请客人。北京的恭王府花园里,至今还保留了一个玩曲水流觞的亭子。

这种吃饭的方式,特别适合人比较多,大家互相还不太熟的情况。古人讲究礼仪,特别是餐桌礼仪,像我们这样夹不到菜就站起来去取在那时是很失礼的。不巧那个时期还没有发明我们现在用的转桌。人一多,大家顾着颜面就只能吃眼前能够到的几个菜而已。要是眼前的是硬菜还好,万一是个自己不喜欢的菜,就只好饿肚子了。为了让大家能坐在原地就吃到每一盘菜,避免夹不到菜的尴尬,古人就借鉴了曲水流觞的灵感,把石桌子挖出深槽,然后注入活水,这样再把菜摆到水中,借助水流的浮力,菜就沿着一个方向缓慢移动,每道菜都能在客人的眼前过,当然就不愁吃什么了。

这种围在流水边吃饭的方式,还非常的风雅有趣,饭桌上行个酒令之类的也非常方便。地位不同的各位家眷,也可以按门第高低的顺序一字排开,避免座次上的尴尬。所以这小秦氏才选了这么一种有品位又有面子的方式宴请大家。

有朋友说怕菜冷掉,这个不必担心。水槽里的水是人工加入的,完全可以倒入温水保温。加上她们去赴宴已经是开春时节,气温也不是很低,在这么个半室外的环境吃着饭,听着戏,也挺美好。

看来还是古人会玩,吃个饭也这么多新花样,佩服佩服。


萌萌小笑笑


曲水流觞席,灵感来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羲之在兰亭序里描述了一个场景,文人们都坐在溪水两边,有茶、有点心,还有写的东西在溪水中流转。




首先就给人传递出来的就是很优雅的感觉。一盘一盘的菜顺着水流,流到各位宾客面前,然后宾客用长长的很漂亮的筷子夹到自己的菜碗里,光从视觉上来看就很美妙。



其次就是这个曲水流觞席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到人物关系的递进,小秦氏坐主位,明兰坐在一个很下角的地方,体现出来了人物关系上的疏离感。



道具组也很用心了,为了能让菜飘起来,他们的菜托盘都是专门定做的,在托盘下装了厚厚的泡沫,看起来非常的好看。



在席的末端设置了回水槽,流到末端的水被丫鬟用桶盛走,在席的首端设置了加水点,这样就形成了人工的水循环。


富贵人家便把这种方式引入到邀请当中,看起来也是雅致十足。尤其是这种宾客比较多的情况,这样用流水传菜的方式,是不是要比很多人坐几个大桌,等上菜,看起来要文明的多。


而且这种方式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旋转寿司,菜品及时供应流转,喜欢了就夹来吃,不喜欢就略过。

而且也可以把它当成是旋转餐桌,现在的餐桌都可以旋转,自由选择想吃的菜,但是以前可没这样高科技,就算不喜欢吃眼前的菜品,也不可越过身前的菜去吃远处的菜。 所以她们并不是围着水吃饭,而是用这种雅致的方式。

再想想,小秦氏宴请也不止是盛家这种五品小芝麻官,还有邕王妃和平宁郡主这种人物,假如再不花些心思在宴请方式和菜式上,怕也是会丢人的吧。




而且这种用流水传递酒席的方式,还有驱邪送福的说法,这也符合小秦氏为感谢各家在埋葬侯爷时设路祭的盘算。


入行娱乐


看着觉得回到了多年前的农民吃饭的场景,那是人们不是就喜欢端着碗在树下找个石头一起坐着边吃边聊,只是食物没有那么精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