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新增贷款50%流向楼市,为什么房贷如此凶猛?有什么影响?

东震木


国有六大行新增贷款有50%流向个人住房贷款

图上所示是2018年我国六大行新增贷款情况,其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18年6大行新增贷款5.13万亿,其中个人贷款新增3.12万亿,也就是说个人贷款占据了所有贷款的60.8%。按照银行方面的数据显示约有80%的贷款流向是住房贷款,而也就是说接近50%的新增贷款是在房贷上。这样的数据说明了几个问题:

第一、住房贷款已经成为各大银行的主要业务。虽然说住房贷款的时间长、收益低但是坏账率确实最低的。根据2018年的农行的数据显示,随着住房贷款的比例上升到5.9%,但是不良率由0.36%降到0.31%。可以说明一点,起码对于绝大多数的住房贷款用户来说是不会轻易违约的。对于银行来说保本微盈利的住房贷款已经成为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贷款业务之一。

第二、房产还是很多朋友的主要标的。虽然说经历过2018年房贷利率上浮30%的金融调控,但是似乎大家对弈房产的青睐并没有降低。通过数据看出来个人贷款新增基本都保持在10%以上,可以说房产虽然说已经进入调控深水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产还是极具吸引力的。

第三、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还是持续存在。在个人贷款在保持10%以上增长的情况下,公司贷款仅仅维持了个位数的增长,这其中自然有银行偏向个人住房贷款的原因,也有公司经营压力巨大本身获得贷款难度大的原因。可以说,我国目前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并没有得到解决。

房贷如此凶猛,背后代表什么?有什么影响?

第一、全民炒房的浪潮并没有结束。虽然从2016年就提出了房住不炒的概念,但是不得不说出去一二线城市部分人处于观望态度外,过去两年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投资进入房市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出现暴涨也是必然,可以说房价泡沫危险并没有让全民有共识,这点需要引起重视。

第二、很多地方经济还是房地产经济。前几天看到一组数据,杭州这样的城市本身以为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家的城市对于房地产的依赖性很小,但是2018年杭州土地出让金占据了财政总收入70%以上的数据,使得我不由得感到担忧。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不愿意房价下跌吧,因为房价一旦下跌也就意味着GDP数据严重缩水。

第三、房地产寒冬个人觉得名不副实。尤其是2018年在房贷利率上浮30%,各大房企高喊“活下去”的情况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房地产的寒冬来了。但是实际数据显示了,房地产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甚至房地产行业如今的情况要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好的多。因为住房贷款在显著增加,说明了要么购房者在增加,要么房价在上涨,无论那点来说都不是寒冬的征兆。

综上,虽然鼓励银行向个人发放住房贷款,确实也解决了很多人的住房问题,但是希望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和新版征信的上线,真正从金融角度去解决房地产问题,因为房地产经济真的要不得。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城市发展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勇晓谈壹贰叁


地球上的海洋广袤无边,海水在不停地蒸发,但是海平面依然在上涨,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非常简单,南北两极的冰川在融化,陆地上的河流一直奔腾不息,海洋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自然就能持续上涨了。


房价,也是这个道理。


已经远超450万亿的房地产市场,正是由于洪水灌溉得以不断壮大。时至今日六大行新增贷款依然有50%流向楼市,只能说明银行的赚钱逻辑还没有变化,维护房价的决心依然坚挺不可动摇。


新增贷款大量流向楼市,会带来如下影响:


1、房价下降的速度会变慢,部分城市甚至还会出现上涨;

2、炒房客能够增加信心,继续在炒房事业上努力耕耘;

3、资金就那么多,房贷用的多了,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就少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很难得到大幅改善;


银行之所以青睐房贷,无非是房贷能够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并且坏账比例极低。


一套100万元的房子,首付30%,70万元贷20年,利率按4.90%计算,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个月需要还款4581元,一年就是5.5万元。一年还的房贷占到了房价的5.5%,三年能还16.5%,意味着只需要还款3年多时间,即使房价出现50%的下跌,银行的风险也非常小了。当购房者还了4年房贷时,还款金额已经占到房价的22%,算上首付已经达到52%,银行已经非常安全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房价腰斩也不意味着银行亏损。


房价腰斩后,银行哪怕低价拍卖房产,只收回40%的最初购房金额,但是不够偿还贷款的部分还可以继续找购房者讨要,这是写在合同里面的。可以说房价下降的后果基本都是购房者承担。


对于银行来说,只要不发生大面积的弃房断供,影响到银行流动性,房价小幅下降对于银行的影响微乎其微。


正因为房贷稳定安全,银行才舍不得这块肥肉。既然在解决民企融资问题上拿不出创新举措真金白银,那么自然房贷吃饱,天荒地老。


贷款大量进入楼市,说明了稳定房价的决心和魄力,我们期待的房价腰斩会来的更晚一些。可惜的是,资金是有限的,钢筋水泥建成的房子不会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国民财富都沉积到房子上,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毫无益处。可惜,银行和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这是时代的悲哀。


财智成功


国有六大行新增贷款50%流向楼市,为什么房贷如此凶猛?这明摆着表示以下的现象:

1.房贷是银行青睐的优质业务,房地产行业依然是中国的支柱性产业;

2.国家近期降准目的没达成,新增贷款额度有部分挪移至楼市;

3.国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解决,银行宁愿放贷给利息较低个贷也不给利息较高的企业贷款,实体经济生存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4.银行这个实质大房东不想房价跌,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房产投资客。

在此还有个疑问,公司贷款及垫款中新增的额度又有多少贷款给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又有多少放贷至关系户?😱国家审计统计相关部门需留意!

至于房贷如此凶猛,有何影响?大胆预测下:

1.国家应该会严格划定新增贷款里中小企业贷款比例;

2.统计数据表明房产依然是投资的热门渠道,增加房产投资客和开发商对房地产行业信心;

3.房价将在高位企稳,楼市回暖,观望刚需客放弃抄底上车幻想。


小罗乾闻


2018年全国各地房地产继续处于严格调控状态,银行房贷也普遍处于收紧状态,首套房贷利率平均上浮10%,二套房贷利率平均上浮20%。但实际上,房贷属于政策性收紧,并非受市场化所致,很多大型银行可贷资金充足,只不过无法或是不愿意放出去而已。



2018年国有六大行新增贷款5.13万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的额度2.53万亿,占新增贷款的49.39%。工行增长额度最多,6512.72亿元,增长16.5%;邮储增速最快,增加2,627.22亿元,增长22.74%。



2018年末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也较2017年末明显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六大行的贷款余额在不断增加,但是不良率却并没有随之上升。房贷一向都是银行的优质贷款项目,银行也一直都热衷于向购房群体放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贷的不良率极低。


在房贷收紧的背景下,房贷增长还能如此迅猛,如果彻底放开的话,房贷余额会加速增长。但房贷过快增长,不利于经济发展。


首先,大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而这些都是穷人数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房子占老百姓总资产的比例过高,不利于消费,会让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其次,新增贷款主要流向房地产行业,也不利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削弱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房价的下跌将重创银行资产负债表,增加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第三,银行把这么多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也就意味着其它行业面临资金短缺的状况,现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普遍现象。


房地产调控任重而道远,房价既不能过快上涨又不能过快下跌,只能慢慢调控,让房价软着陆,泡沫慢慢刺破。


小斯笔记


2018年房贷凶猛,一方面是房地产狂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银行面对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不得已优选策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负面的,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主要影响:

首先,银行房贷凶猛,助推了房地产泡沫的膨化风险。这个已不用多说。

其次,全社会宝贵的金融资源被大量固化为砖头水泥的炒房,不仅低效甚至空置浪费!缺少创造社会财富增值,更严重的是挤占了能创造社会新增价值和财富的实体经济发展急需的金融资源。房地产带动的社会经济发展只是无本之源,社会实体创造新财富成为虚幻彩虹!

第三,银行房贷凶猛也说明,在国家三申五令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金的政策环境下,银行出于当下实体经济高风险太大压力的一种不得已选择。

当下,面对此经济窘境,中央已明定各类银行在新增贷款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若此政策能持续则为社会之幸!则房贷凶猛乱象将抑制,炒房熄火,房价上涨将被抽板下行,实体经济发展将迎来新发展契机!


法眼观象


因为银行贷款给企业很难有回报率,周期又长,产品销售和扩张还有创新都有不确定性,风险大,企业损耗和赢利难,更难以持久的占有市场。一旦市场不景气,银行的呆帐变多,抵押物有时难以变现。

而只有贷款给楼市在近二十年的涨幅中有稳定的回报率,不管明天怎么样必竞曾经一直是美好的几乎是稳赚不赔的,自我感觉良好。双方甚至三方都乐益成交。在全民参与的国家又有政策稳定住的行业多好,何必冒险给不知未来的企业呢,而且楼市是个人为主的贷款。风险摊平变小。

你当银行傻吗?它当然选择直接赢利的行业。未来不管它,必竟现在是好的!


如果我是你的爱人


一方面,房价长期上行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货币超发。另一方面这也是由房地产行业和当前的经济发展有关,房地产本身就是良好的投资品,因而银行有动力投资,另外就是当前的投资渠道比较窄,实体经济投资风险增加,银行作为投资主体,选择安全的投资品也是理所当然。


风清地产观察


我是金融审计师,专审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银行信贷中唯一风险最小的业务,即使出现不良资产,房产也可变买,减少损失。

风险最大的是政府贷款或政府担保,事业单位贷款,如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办的经济实体,民办学校等,风险最大,一旦没有财政拨款,就会形成呆账。


齐鲁潇湘一生平安


为什么外人看不起你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变成九年私立教育;口号“创新科技”,变成仿冒合转手买卖;房贷困住了祖宗三代;国家都不支持你,怕你逃出魔掌!难怪酒入愁肠愁更愁,无眠!


沙海蓝691


这也从侧面说明,真正的房东是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郭嘉能让房价降下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