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行业是暴利行业吗?

茶友走天下


茶叶是不是暴利,有一朋友自己做品牌,大概了解一二。

现在很多明星或企业家热衷玩茶叶,一般都是选择条件比较好的茶叶产地与当地人联合经营或自创一个牌子。

好茶的制作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生产、制作、和推广环节。

首先,最合适茶叶生长的地方都有一定的纬度和海拔要求,纬度决定了日照长度,海拔会影响空气中水分的含量,这样的地理环境对用工成本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工人的生产成本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支出,为了让茶叶长得好,每年至少必须除草一次,翻土一次,下肥一次,打虫两次,修剪两次,这种工作量再按现在人工150元/人天来计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第三:好茶必须聘请一定水平的大师傅,从采茶、挑选、发酵、到焙制,都需要大师傅每道环节进行把关,一个好的茶叶大师至少10万往上走。

第四:渠道和营销策略。渠道商的利益是生产商必须保证的,否则渠道商就不会用力的去销售自己的品牌,这个利益通常是翻倍的。而且生产商自己也必须经营一个一定规模的品牌店,用于销售和批发,所有成本累积起来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我们用一个大概的数据来反映中高档茶叶制作的成本吧,一斤鲜叶大概30元,成品干茶大概需要3-5斤鲜叶,这样一斤干茶不包括工艺、渠道和店面,成本一斤已是百元左右了,这样各种环节加起来通常在千元附近就是很正常的了。


王导在记录


我认为是暴利,94年我曾经在武夷山朋友开的宾馆里住了一个月,朋友带我去了好几家茶厂,了解了一些茶叶内幕,武夷山出岩茶,我在离开武夷山前跟着朋友一起在茶厂买了几斤茶叶,价格全都是二十元一斤,当然都是散茶,但茶厂老板保证,同等茶叶在外面茶叶店里,起码八十元一斤,老板说,如果我骗你,你可以叫你朋友来揍我。

八十元一斤的茶叶,和他卖给我二十元一斤的茶叶,唯一区别是前者多了一个塑料袋的包装。当然,茶叶店的茶叶还有运输成本、好几道中间商利润,不过从八十元到二十元,这个利润无论怎么说都是暴利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前年做过一条船,船上的船长是一个喜爱收藏茶叶的人,他说他在家里收藏了一屋子的乌龙茶,基本上都是五、六百元一斤卖进的,他认为过个三、五年必定会涨价,我问他心目中可能涨到什么价格,他说翻一个倍总有的吧。

乌龙茶收藏个几年,价格会翻倍的涨上去吗?


久卓子60


作为福建闽南人,我虽然没生在产茶区,但从小就养成喝茶的习惯,功夫茶在福建——特别闽南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行业是不是暴利,其实看看全国大街小巷的久立不倒的茶叶店,以及QQ、微信等涌出的大批卖茶妹,就知道一二了。

不过这几年,随着奢靡消费的控制,几年前动辄一斤几千的茶叶比较少见了,百来块钱或者几百的茶叶比较流行。即便如此,茶叶还是属于高毛利商品,虽说已没有那么暴利了。

茶叶从种植采摘到泡茶饮用,工艺不算复杂,一般家庭作坊就可以做,当然也有企业化机械化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其它附加商品,成本就是生茶叶和人工成本,以及后续包装物。

加工商向茶农收购生茶时,都是按吨交易,然后顾人工进行筛选,按等级挑选出较好的茶叶进行加工——这个比较耗时,当然茶农采摘茶叶也是很耗时。

茶叶加工一般是凉青、晒青、炒青、揉捻等工艺,如果要制作成熟茶还要一定烘焙过程,这些也是构成了一定的成本。

成品的茶叶在批发市场,基本都是整大袋销售,普通的一斤也就几十元。二道批发商会对茶叶进行进一步的挑选,分出等级,精选出来的茶叶加上包装,一斤就卖到几百,更甚上千。

茶叶在包装上,很多也是过度包装,甚至已经超过了茶叶的价值。这两年很流行的小罐茶,就是用精致的小圆柱型铁罐装茶叶,售价很高,我个人觉得太过了。

其实在闽南地区的家庭、办公等用茶,一般也就几十到百来块,高价茶就是属于“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用买”的情形了。

还有一点,很多福建以外的买茶人,要切记:铁观音半发酵茶(茶叶是绿色的那种),买完后要记得放入保鲜,否则没多久就变成了褐色,味道全变了,很浪费。

好了,就说这些,仅供参考,说得不对欢迎吐槽指正。


岑詮


以湖南长沙的茶叶情况为例,讲一下我的感受。

茶叶是暴利行业吗?我觉得题目要分开说,茶叶行业不是暴利行业,但是有些茶叶品种可能很暴利。

我的昵称就是 六色茶园,其中自我介绍里也说了,喜欢品茶、尤其黑茶。

按颜色,茶分六色,白、绿、青、黄、红、黑六种。我以黑茶为例。

黑茶最有名的是安化黑茶,产量巨大。其它四川、云南等地也生产黑茶,但产量不是太多。

我原来去过安化,大概是2014年。这里要说一下,2014年实际是黑茶行情的一个分水岭。因为一三年之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反腐。所以,从零四、零五年以来,普洱、黑茶出现了几波暴涨,黑茶产品,包括安化的茶园、茶厂都出现了抢购囤货,价格是十年前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因为反腐之前,黑茶被包装成送礼的高档商品

一四年反腐力度越来越大。之前所有的泡沫礼品都跌落神坛,当然也包括普洱、黑茶。价格同时也一落千丈。

可以说,目前2019年的茶叶,包括黑茶的价格已经趋于合理,完全是市场的认可,人为因素不多了。

一般情况下,一斤黑茶需要新鲜茶叶五-七斤不等。鲜茶叶在安化的价格四-八元不等,茶尖要十元左右。那么一斤普通黑茶的茶叶成本,最低二十元可以做到。经加工,加上人工等各类费用,最低档的黑茶在市场上可能是每斤四十-五十元,包括散装或茶砖。

所以,普通黑茶你只要看看他的价格,就清楚了,六七十元一斤,也就赚了那么多,没什么暴利。价格更低的,就是用的茶树老叶子,成本低点。用的叶子越鲜,价格相应高些。

从最低档往上,可以有很多层次的产品,直到收藏级,价值最大价格最高。相应的加工、包装等工序随之升级,看你的承受能力了。每斤价格可达成千上万了。

所以,目前茶叶价格分两类,应该说普通类茶叶的价格,没有暴利可言,高档级茶叶和其它商品一样,所谓档次高,利润也不一样喽。

以上是黑茶状况,其它茶叶也是如此。

我是六色茶园,愿与你一路同行!


六色茶园


你手里拿着2000块钱去茶叶市场,肯定能买到茶,但肯定买不到好茶。这种有钱买不到好茶的滋味可能大家都尝过,于是,就主观认为茶叶行业是暴利行业。

任何商品经历各种环节,最终流通到终端上会体现出价格。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农特产品也一样,从采摘、制作到批发、分销到终端,经历的环节越多,各个环节的价值同样在终端通过具体价格来体现。

只是现在的茶叶标价的可操作性非常灵活。我曾经在某家茶店里详细咨询过一款标价3万元的老白茶,但是,找到白茶产地的朋友一了解,发现这其中的价差真是天上地下,但是,没了价差茶店怎么交店租维持经营呢?

但是按照常理,这就有点暴利的不像话了。

就是上市企业八马茶业(834754.OC)和天福(06868.HK),它们在2016年的净利率分别只有8.66%和11.11%;在我曾经深入到过的绿茶生产厂家,真的只是每斤赚几十元的加工费而已。

厂家批发给总经销商,总经销分销给经销商等,一级一级的往下铺货,一级一级往上加价,到了真正面对消费者的终端店面,价格自然就涨起来了,这么说吧,一款300元的绿茶,在终端店卖你500元算是很良心的价格了,制作成本500元至800元的茶在终端店,不卖上几千元的单价,你还以为真的是一包假茶。

在茶叶最上游的茶农,你以为赚钱吧,其实怎么可能赚钱,每斤茶叶鲜叶几十元、最多上百元的价格,只是挣了个手工费,如果算上自家茶园的市场价值,那简直是亏本的买卖。


斑马消费


我家是地地道道的日照绿茶茶农,我家世代种茶炒茶批发茶。我觉得任何卖茶叶的总之一句话,卖茶就是凭良心卖。

利润可以无限大可以无限小,这点要根据消费者的能力来说。举个例子,卖茶的会根据你的消费能力,根据你的言语来判断你的消费能力。同是一款茶成本100元,有可能卖给别人150元,卖给另外一个消费能力强的人1000元。所以呢给茶客一个建议在买茶的时候(少说话多品茶)。

还有茶叶店一般里面很多种茶,茶叶有很多相似的,但是其价格却相差很大。你如果对你买的茶叶不是足够的了解,那这个时候的就要看老板的良心了。所以卖茶叶尽量找知根知底的人来买。当然最放心的还是找茶农手里买,因为茶农身边只能接触到他种的那种茶。因为他们一辈子都走不出去那坐大山。

还有些黑心店家,新茶掺着陈茶卖,10斤新茶铲上1斤陈茶,10斤高档茶铲上1斤中档茶,这些黑心手段比比皆是。所以黑心老板会用到各种黑心手段。这就是我为啥说卖茶靠的是良心了。好人一生平安。






茶农小栋


认为茶叶是暴利行业的肯定是外行!

实际上,茶叶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是集一一农业产品,饮料食品,文化产品,健康生活,收藏产品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不能单独以农产品的朴素价格理论去解释,去衡量。这如同不能用瓷土去比瓷器的价格一样!如果简单思维地妄下断语,就是对茶叶产业链的粗暴,狂妄和迫害!

真正的茶人决不会胡言乱语的,虽然我们文化理念中有一个“不知者不怪,不知者不罪。"的说法,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宽仁心,但是,对一个正当行业的妄加评论,还是应该有所收敛,不要恶意攻讦,更不要造成对农民,对业者,对茶学,对茶文化的伤害。

茶行业的精细化分工,造成了一些珍稀的品种和精挑细选的茶叶价格与普通茶叶价格相差甚远,这是社会生活的需求因素决定的。在茶叶需求上,追求高大上的和追求简朴素的人各有所爱,各取所需,在价格上不矛盾,在需求上不矛盾。如果追求简朴素的人要求用低廉的价格买高品质的茶叶,这就肯定不实际了,是根本不可能的。

茶市场或者茶叶店家的茶叶,同一名称的茶价是各不相同,因为,货有好丑,价有高低。如果认真学习,认真辨别,认真鉴赏一定会买到合适自己的茶叶的。但是一定要记住,价格不同,品质不同。

越是价格低廉的茶叶,产量大,市场上也越多。越是价格高端的茶叶,产量少,市场上也越少。这并不是茶商说了算,也不是以次充好可以决定的,而是茶本身的优劣形成的。当然,以次充好绝对是暴利!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

一一喜茗堂龙新久

2019年1月31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文化。关注喜茗堂!











喜茗堂


做为一个爱茶人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不想说茶叶的保健作用和营养价值,题主的问题是茶叶是不是暴利行业?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茶叶的等级很多,就拿我喜爱的绿茶来举例,鹊舌和毛尖应该是茶中极品,真正的鹊舌和毛尖,如果人工采摘一个人一天辛辛苦苦一天下来加工成干茶可能不到一斤左右。你想想这样的茶叶进入店内出售肯定不便易,如果按进价800到1000按百分之十利润应该挣80到100一斤应该不多,话又说回来买这种茶的人一般是二种人,要么是有钱人,要么就是送人的。店主在这种高档商品中一般利润是不止百分之十,因为有钱人买也不在乎,送人的求的就是高档。

第二种茶叶次于上面一种,这种茶叶一般都是爱面子或老板、爱品茶的人亨用的,价格多在五百左右,他们买这种茶一是图好看,二是图品质和口感。茶店老板一般也会看人卖价,但是最低利润不会低于百分之十五。

第三种茶是也是茶头,但是茶杆比较长一点,这种茶一般在三百多一斤,消费人群在条件一般,也有爱茶人士和普通家庭和单位招待客人用的,这种茶叶利润不会低于百分之十五或更高,还是看人卖。

第四种茶叶是茶尖和叶片或有杆无尖茶叶混在一起的,价格一般在一二百元左右,消费人群在普通人群,店家的利润一般是看人卖,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不等。

第四种茶应该算是普普通通的茶叶了,一般价格在七八十或更低,店家一般的利润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利润太高买的人会心痛甚至流失顾客。

总之现在的卖家太多对茶叶的利润也会有影响,如果是会做生意的卖家总体利润影响不大,如果是死板的卖家利润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大美诗城


我是这个行业的人,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是的!

很多人认为一片树叶就能卖这么贵?

里面有多少茶农对古茶树的情义,有多少良心制茶人对茶品的执着,有多少我们做茶人的坚持。

前些年假货坑害了很多消费者,到现在我们都能看到网络上的9.9元的“老班章”

这些卖假货的赚了钱就跑,到了最后苦了消费者苦了我们茶农,消费者说普洱茶假货多,我们世世代代种茶做茶,我们放弃不了啊

什么是暴利行业???如果有空到我们的丛林里来看一下就是最真实的了


一道集品普洱茶


其他商家暴利不暴利,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家开的确实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前期成本你知道多高么?有人来采茶,还得有人给炒。这不都得给钱?你知道流程有多少么,包装盒,邮费这不都是自己出,房租,水电费。什么的,成本很高的。一斤茶叶根本赚不到多少钱,尤其像我们这样不会坑顾客的,而且也不能坑。因为卖的是信誉。人家来一次,觉得不好,人家还会来第二次么?肯定不会啊!来的是熟人,有时候还会低于成本价卖出,好不。因为大部分是熟人。我们家的茶叶,都是自己亲自去采摘,整个炒茶的流程都在监督着,那些天我叔都是一块跟着上山,整夜不睡觉,看着。经常喝茶的人,看着图片就知道。这绝对是好茶。信阳毛尖,野生毛尖。有芽,有叶。哎,生意难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