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五子良将里,谁的武力值最高?

历史政治风云人物


曹魏的五子良将是正史上的说法,那就按正史的记载来分析了。问题是历史上很少出现武将单挑之事,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来对比各人之间的武艺,只能凭借着他们事迹上的勇武程度以及对人口中的描述来判断了,比如关羽和张飞就常常被提及。而且,在冷兵器时代,判断武将武艺是否高强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弓马是否娴熟。所以,大飞熊认为,五子之中,论勇猛和被敌人忌惮的程度,张辽毫无疑问排名第一,其次是张郃,乐进,徐晃,于禁。



第一,张辽,《三国志》里五子之中,唯一一个提到武力过人的名将,先后在何进,董卓,吕布军里历练过。只有武艺高强的人,遭遇敌人才越发有勇气。比如,张辽讨伐叛贼陈兰时,由于陈兰拒险而守,山路陡峭崎岖,众将一筹莫展。张辽却说:“这是一对一也,只有打赢的人才能前进。”在跟随曹操讨伐袁尚时,路上遭遇敌人,还是张辽却曹操奋击,最终都取得胜利。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合肥之战,张辽带着八百人,把骑兵优势充分发挥,先登杀数十人,斩二将,直接差点冲到孙权面前。由此,张辽成为孙权最为恐惧的敌军将领。



第二,张郃,此将最善于机变,自不必说。张郃原本出身袁绍手下,在和公孙瓒的突骑作战中,立功甚多。如果不是弓马娴熟,武艺不凡的话,张郃何以能成为河北名将?张郃进入曹操阵营后,又常常作为夏侯渊的副将,在关中关西和“西凉军”作战,要知道“西凉军”几乎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800部曲以少胜多打败公孙瓒的鞠义部,就是出身西凉。虽然张郃在巴中被张飞打败,可是毕竟那是张飞,加上地形不利骑兵展开。尽管如此,张郃依然也是五子中,最让蜀汉头疼的名将。




第三,乐进,作为曹操早期的陷阵校尉,几乎每战先登,武艺果断不差。而且,乐进是以胆烈著称,毫无畏惧,即便面对关羽,依然破走之,当然这里可能带着其他客观因素,不能说乐进武艺比关羽高。乐进是五子中,最早去世的一位,事迹比较少,这也可能和他长期先登入城,损伤了身体有关。



第四,徐晃,和演义中不太一样,徐晃在正史上,性格比较保守稳重,这点和于禁有些相似。而且,徐晃后期存在感不强,所以排名较低。《三国志》记载徐晃,性约畏慎,常常派斥候在大老远观察敌军,然后再料双方胜负。但是,这不代表徐晃武艺不强,正史上文丑就是败亡在徐晃的攻击下,关羽北伐时,也是徐晃打败了关羽(突然袭击),解了曹仁之围,并斩杀了投降关羽的胡修,傅方。



第五,于禁,早期的于禁也是常常作为曹操的前锋先登,不过都是和乐进搭配,于禁更多还是以主帅,威重闻名。虽然这不能证明于禁的武艺就不高,但是由于记载比较少,只好放最后了。

另外,《三国演义》里的于禁,也是五子武艺最差的,和马超单挑不到十合落败,用弓箭射马超,却误中李堪。出入比较大是徐晃,演义中和张辽各有千秋。张郃前期战绩缺乏说服力,后期成为一流的大将。乐进的武力,大飞熊认为演义中低估不少。


大飞熊骑士


个人认为,五子良将武力值排名由高向低应该是张辽、乐进、徐晃、张郃、于禁。

我们先看下五个人各自的战绩。

1.张辽

张辽有古之召虎之称。在白狼山之役中,张辽率军突击,大破乌桓军队,并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在与东吴的战斗中,亲自带领八百精锐将士,冲进东吴的军营中,斩杀了数十名士兵和两名将领,把孙权逼到一座较高的山岗上。在突围时,为了就还在包围中的魏军,又返回杀入敌阵,东吴军队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拦,威震逍遥津。

注意,这个时候东吴阵营有吕蒙、甘宁、凌统、蒋钦、陈武、宋谦、徐盛、潘璋、贺齐等大将,都没有拦住张辽。



2.乐进

乐进属于那种专门冲锋陷阵的将领,每次出征都冲在最前线。《三国志》: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乐进最为出色的一战就是在官渡之战中把袁绍的大将淳于淳给斩杀了。后来乐进跟着曹操在黎阳这个地方打败了袁绍的儿子袁谭和袁尚。而当时的乐进把他们的大将严敬给斩杀了。



3.徐晃

徐晃比较直观一点,与“虎痴”许褚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跟右臂带伤的关二爷打了六十回合。根据《三国志 徐晃传》记载: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说明徐晃还打败过袁绍的大将文丑,虽然不是斩杀,但也足以说明其武力值之高。



4.张郃

张郃以巧变著称,在进攻东吴政权的江夏镇时,独自率领几路大军渡过长江,夺取百里洲上的吴军堡垒。在街亭击败马谡,使得诸葛亮的北伐大计功亏一篑。



5.于禁

于禁其实最受曹操器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他跟随曹操讨伐黄巾军时,斩杀了趁夜偷袭的黄巾军首领黄邵;讨伐袁术时,斩杀其四员大将;张绣降而复叛偷袭曹营时,只有于禁约束部下,且战且退,才将损失降到最低。



以上只是答主自己的个人意见,欢迎各位提出不同意见。


历史伶俜者


按照正史中的记载,应以张辽、徐晃二人武力较高。再次为乐进,胜在小巧灵活。张郃更胜在狡猾多智。于禁胜在治军有法。

星火辰分别说说:

一、张辽。张辽出生雁门,并州边疆战事频繁,多出猛将,吕布就是个例子。张辽最初是吕布的手下,其武力本就不错。后来屡屡承担曹操军先锋的任务,事迹颇为详细。逍遥津一战,张辽封神,其他四人无人能与之相比。

二、徐晃。徐晃同样是并州人,只不过比吕布、张辽的家乡要靠南些。他很可能与关羽早年有些联系,毕竟都是河东人,后来在曹操帐下时还处得不错。需要说明的是,徐晃的老上级张杨恰恰算是吕布的朋友,也属并州军,可见并州将领的勇猛是普遍的。徐晃的武力好像有些不太稳定,不过毕竟把受伤的关羽干败了。

三、乐进。乐进跟随曹操较早,其实最初地位比张辽、徐晃要高,只是过世的也比较早。乐进的武功显然比较灵动,善于以巧取胜。但他真实的单挑记载不多,就见斩杀了淳于琼。

四、张郃。张郃其实深通兵法,行军作战狡诈。要论勇力,应该比不上上面三人。于张飞相争,被张飞打败,主要是因为张飞占据地利的原因。

五、于禁。于禁打仗其实不错,可惜因为天灾的原因,被水淹七军,他又苟且求活,落下污名。于禁治军颇为严肃,动不动就要行军法,至于说武力,却是表现得很少。


星火辰


和《三国演义》给大家的印象不大一样,大将单挑的事其实很少,而在五子良将里武力表现最好的是张辽和乐进。

五子良将是指张辽、乐进、于进、张郃、徐晃五人,《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里将这五人在一起列传,并且评价“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以又叫做五子良将。

张辽的武艺在逍遥津里表现的最为出色,孙权带兵十万围攻合肥,张辽招募八百勇士主动出城攻击,自己披甲持戟,率先冲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吓的孙权逃到高处持戟自守,最后张辽带着士兵冲杀一番从容突围而走。这一表现堪称勇猛,在整个《三国志》里也是极其少见也难怪白马之战时曹操会让张辽和以万人敌著称的关羽一起作为先锋。

另一个乐进在《三国演义》里出场次数不多,表现更是平平,和凌统打个平手还被甘宁一箭射倒,在五子良将里属于戏份最少最不起眼的甚至还不如在樊城向关羽乞降的于禁。但是在正史里,虽然乐进身材短小,在战斗中却是勇猛无比,在衮州之战、徐州之战、平定河北等多次战斗中,乐进屡次作为先锋破敌有功,在五子良将里以骁勇果毅闻名。

其他三人中,徐晃、张郃以带兵作战迅速果断多变出名,而于禁是以威信高、稳重、善于治军出名,在勇武一项上相对逊色,所以在武艺上表现不如张辽、乐进。


不沉的经远


武力值最高,徐晃。前期手持开山大斧,威风凛凛,与虎痴许褚大战五十余合,胜负难分,后期更是与关羽大战八十余合不分胜负;

统帅值最高,张辽。带两面和心不服的李典乐进,打得孙权躲被窝里不敢哭出声来;

排兵布阵值最高,于禁。宛城全军溃败之际,外挡张绣军,内肃青州军,稳住了军心;

单挑值最高,张郃。唯一一个与五虎上将都交过手的人,明知打不过,却敢于亮枪,练级的起点极高。五虎后,打遍蜀汉无敌手;

攻城能力值最高,乐进。号先登将军。不过演义里没见过。


雾都湿气


如果说勇那就是夏侯惇,困为他把箭伤敀眼睛吃了,但谋不好。如果说忠那就是典韦,因为他在张绣的埋伏下帮助曹操逃跑自已生亡,也和夏侯惇一样谋不好。武就是乐进,许晃,张辽。如果说第一那就是张辽,因为他有勇有谋有忠,毫无疑问,张辽是第一。





三国英雄涿鹿评论者


曹魏的五子良将指张辽、于禁、乐进、张合、徐晃五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我们分别看下五位将军的武力值:

张辽
于禁



乐进
张合

徐晃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武力值排名1.张辽2.徐晃3.张合4.乐进5.于禁。是不是跟我们平常的想象一致?


靖远0204



路遥lgy


个人认为是张辽,五子良将中就武力而言首推张辽和乐进,于禁侧重于练兵,徐晃是统兵有亚夫之风;张郃则是军事能力较强,识变数,正如三国杀里面技能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道,变幻万千,张郃的用兵能力很厉害,一度使得刘备,诸葛亮等人忌惮武勇方面提及较少。

三国志说张辽武力过人,且临阵斩蹋顿,合肥之战八百破十万,还力斩二将,将士被围困返身救援并突围成功,这些足以证明其武力高强;

乐进胆烈,骁勇,攻城每先登,斩将淳于琼和严敬,武力既宏,这些足以体现其勇敢和武力


烟雨朦胧下的烟火


这个得看是游戏出厂时候的数值还是自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