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怪癖,直接害死了秦可卿

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文中写到:“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

秦可卿的死,极是突然,甚是吊轨。先说说突然在哪。

因为在秦可卿死前,文中不惜笔墨对其病情进行描述,更有自秦可卿病起至去世,才占据短短几回章节,常常让人误以为,秦可卿是病死的。可作者分明是狡猾之人,不说在第五回就用判词告诉了我们,秦可卿是上吊死的,更通过一些极小的细节在暗示我们,这位东府大少奶奶的病,老早就好了。

尤氏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怪癖,直接害死了秦可卿

在第十回,太医张友士为秦可卿诊脉后,对秦可卿的病追源细论一番,并下了断论:

“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

在《红楼梦》里,张友士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位太医,连贾府的专用太医王太医多有不及,而且根据张友士论病时旁边嬷嬷的佐证,可知张太医非胡君荣之流,堪配名医一称。所以,张友士的话,可信。

而张太医为秦可卿看完病至秦可卿死亡,到底过了多久?

在张友士为秦可卿看完病后,凤姐来探视可卿,在宁府的后花园遇上浪荡子贾瑞,自此,便是一系列整治戏弄贾瑞,整整占据了第十一回和第十二回,贾瑞在王熙凤的戏弄下,两次夜冻于小巷之中,又遭一起尿液洗礼,患了伤寒,后兼外有债务之忧,内有相思之疾,文中列出一番病症后,写到:“诸如此症,不上一年,全添全了”。贾代儒开始求医问药。

紧接着又写到:“倏忽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贾瑞最终死于相思之疾。

尤氏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怪癖,直接害死了秦可卿

而贾瑞死后,文中紧接着写到:“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贾琏护送黛玉回苏州。

张友士看病的时候是九月半,这经历了“不上一年”,又“倏忽蜡进春回”,接着又到了冬底,可知秦可卿不仅过了次年春分,还熬到了第二年的冬底。所以,秦可卿的病,早早就好了。

这才是合府之人知道秦可卿死后,莫不纳罕的缘故,分明一个鲜活的人,如何说没就没了?而且报丧的时候仅是说“东府蓉大奶奶没了”,也不说个缘故,哪里怨得人纳罕呢?

那么,秦可卿为何突然死亡?

前文已说过,在第五回,作者已通过判词中的一幅画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秦可卿是悬梁自尽的,那么秦可卿为何突然要悬梁自尽?全因其与公公贾珍的私通被抓了个现行!

尤氏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怪癖,直接害死了秦可卿

虽然焦大醉骂时尤氏也在现场,但也许焦大素日是酒喝惯了,骂人骂惯了的,其言语似乎并不能引起尤氏的重视,全当了耳旁风,只有当事人秦可卿,听了这话如头上响了个焦雷,原就是个心重的人,回去日夜度量,乃至忧思成疾,肝脾受损,经血不能如期而至(与张友士的推断一致)。这越发令秦可卿胆战心惊,所以在王熙凤前来安慰时,秦可卿戚戚说道:“治的了病治不得命”,这命是什么意思?是不可抵抗的命运,秦可卿是被迫失身于贾珍的。

我们可以想象,秦可卿的病痊愈后,贾珍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位貌美风流的儿媳妇,经常逼迫秦可卿上天香楼与其幽会,谁料常在河边走,鞋子总有湿的时候,这一切最后被尤氏撞破的。

尤氏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怪癖,直接害死了秦可卿

虽然素日里,贾珍能将宁府翻了过来,尤氏也不敢吱声,但这尤氏似乎是有一种癖好,就是偷窥的癖好,说好听点,便是好奇心比较重。

在第七十五回,尤氏从荣府回宁府,在大门外,见那两边石狮子旁停着四五辆大车,早知是来宁府赴赌之人所乘,好奇心一时大发,便笑:

“成日家我要偷着瞧瞧他们,也没得便。今儿倒巧,就顺便打他们窗户跟前走过去。”众媳妇答应着,提灯引路,又有一个先去悄悄的知会伏侍的小厮们不要失惊打怪。于是尤氏一行人悄悄的来至窗下,听将起来”

一句“成日家要偷着瞧”,尤氏好奇心之盛,于斯可见一斑。而因为这个好奇心,直接害的秦可卿悬梁自尽。

秦可卿病时,尤氏尚未察觉其与贾珍的私情,还到处访医问药,对这位儿媳妇嘘寒问暖,璜大嫂子就是来寻事,也用言语化解于无形之间,不可谓不体贴。可在秦可卿死后,尤氏为何推病不露面?不过是因为她发现了这位儿媳妇和贾珍的丑事,在用行动表示抗议罢了,而贾珍理亏,更不敢苛责于她。

尤氏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怪癖,直接害死了秦可卿

那么尤氏是如何发现秦可卿与贾珍的私情的?我们可以想象,在某个夜里秦可卿与贾珍幽会于天香楼,而尤氏不巧出门见到楼上灯火通明,一时兴起,便来瞧个明白,谁料撞见了惊天丑事,贾珍逃遁,不想遗失了簪子,秦可卿慌忙中在更衣,但为时已晚,最后在自责、羞愤、愧疚中彻底崩溃,以一条白绫了却一生。

一段孽情,始于天香楼,终于天香楼,倒也算有始有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