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导 语 :每个人都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身上贴着各色标签,在生活里跌跌撞撞地摸索存在的意义,追寻人生的价值。如何拥有悦享人生的力量?如何让现实贴近理想?答案就在这里。

1.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说:“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要承受外界的强迫,而且要适应内心的必然。事实上,自由永远是相对的,没有绝对自由。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绝对自由是会让人非常难受的,它会使人产生一种在太空中失重的感觉——早上不用早起,中午叫个外卖,下午刷剧刷到天黑,旁边没孩子、没父母、没老公、没闺蜜、没团队,自己想睡就睡……第一天你也许会觉得非常自由,但假如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过这种生活,你一定会难以忍受。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人如果不赋予自己社会角色就会失去存在感,因此也无法享有绝对自由。自由来自于什么?它就来自于外在强迫与内心必然的共存状态,而高级人生就是把外在的强迫转化成内心的必然。

2.生活是一份承受,需要从容应对

像我这种老出差的人,其实经常受到外在的强迫。有次我出差去上海,前一天就制定好了计划。我打算下午飞过去,晚上跟朋友们吃饭。第二天上午,悠悠闲闲地晚点儿起来,享受一个很美好的早餐,然后再约一波朋友喝喝茶,下午讲课,然后晚上再回北京。

这是一个完美计划。朋友也约了,票也都买了。然而,等我到了机场,就听到广播说虹桥机场因为暴雨被淹,我的航班被延迟了。没办法,我只能呆在北京机场等。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从下午的四点、五点,等到晚上的六点、七点直到九点,广播再次传来“噩耗”:飞不了了。我一想,这一“飞不了”,北京机场要挤压多少旅客?如果回家等着坐飞机,恐怕连讲课都耽误了。所以我就赶紧改买了第二天的高铁票。

我周围有很多人为此感到很沮丧,对我说:你看,你安排好的时间表全给打乱了吧?那些特别美好的、约着朋友一起玩儿的行程都没有了。但我自己那天还是挺高兴的,因为我想,从机场回到家不过九点多,家里老小也都没睡,我回家该干点儿什么就干点儿什么。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出差坐车、坐飞机的时候,我一般都会自带茶、咖啡,再带上三四本不同的书,还有笔记本和音乐耳机。我准备好这些东西,在高铁座位上布置一个自己的小世界,有音乐、有茶、有书、能写字,就像把自己的书房搬到了高铁上,这有什么不好呢?

有时候,我甚至会带插电的卧香炉去出差,小小的香粉放在卧香炉上,蒸腾出轻柔的香氛。抵达异地的宾馆后,每晚我都会插上这个小小的青瓷卧香炉,静享一份奔波中的安宁。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其实有了这一切,那次被临时打乱的出差之旅就已经足够好了。车开四个小时也罢,五个小时也罢,既不耽误看书,也不耽误写字。高铁上又不像飞机上没有信号,也不会耽误处理事务,所以我丝毫没有抱怨飞机延误带来的后果。

当外在给你一个强迫的力量时,你要能把它变成内心的必然;你要具备这样一种能力:把你与生活的关系变成享受,而不是忍受。其实,生活给我们的东西绝大多数可以用一个中性词来应对,叫做承受。生活就是一份承受,需要我们从容应对。

3.把外在强迫转化为内心必然

犹太裔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当一个人拥有自我评价的平衡,同时就会对别人也拥有了体谅和包容。故乡维也纳被纳粹攻陷的时候,他自己已经是一位年轻而卓越的精神病科专家。

当时,他已经拿到了美国签证,可以带着怀有身孕的新婚妻子搬去美国,脱离纳粹的控制。他在维也纳的一个教堂里非常痛苦地思索,走还是不走?后来他做出了决定,不走。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第一,他无法带走他的父母。他知道纳粹来了以后,最早被杀的是老人,他虽然不能拯救他们的生命,但可以陪伴着他们,让他们没有恐惧,而是在有亲人陪伴的安详与骄傲度过最后的时光。

第二,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卓越的医生,有资格给很多人开出健康证明。当时,纳粹那里凡是有病的犹太人都被直接送进了焚尸炉,而维克多·弗兰克利用自己的医生身份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很多人。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三年后,维克多·弗兰克孑然一身走出集中营的时候,他的父母、妻子和他没出生的孩子都死在了集中营。极端的痛苦之下,他写出了著名的心理学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其核心就是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追寻幸福。

维克多·弗兰克说,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救了很多人,也陪伴了家人。弗兰克置身于纳粹统治下的残酷环境,依然决定了自己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在高压的外在强迫之下,他仍然拥有将之转化为内在必然的能力。

4.收获幸福,要让想法与办法靠拢

维克多·弗兰克曾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让我们在承受中思索,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让享受的东西多一些,让忍受的东西少一些?叔本华说过:“人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很多痛苦都是源于想要的太多、能做的太少,也就是有想法、没办法。那么,人要怎样才能幸福?

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魔法:享受心态过生活

第一是降低想法,第二是增加办法,而最好的境界则是让想法与办法靠拢。修正想法,提升办法。在琐碎无聊的生活里,我们要学会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的意识,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想法,把想要的和要做的有机结合;学会接受自我和世界,谦逊包容待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