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環雲湖五村抱團謀振興

本報訊(記者厲曉杭 通訊員卓璇 楊芝)清明假期,甬城氣溫大幅回暖,慈城鎮雲湖綠道人氣爆棚。資深驢友沈先生說:“年年來雲湖,風景年年都不一樣。這次來,發現村裡多了不少精品民宿。這真是鄉村振興的好樣板!”

公有村“初心講堂”與雲湖相距不遠,項目主體工程已經結頂,進入內部裝修階段;以“雲湖拾憶”為主題的環雲湖黨建示範區項目即將動工,建成後將實現全域景區化;寧波市兩新黨建學院也將落戶於此……從隱匿山間默默無聞的村莊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樣板區,雲湖畔的五個小山村緊緊地抱成一團,共謀發展“紅色經濟”,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美麗“逆襲”。

去年以來,慈城積極探索創設“環雲湖”黨建聯合體,抱團取暖,在南聯、公有、金沙等雲湖五村中播下了綠色發展、和諧共治的“種子”。“環雲湖”黨總支書記、南聯村支書傅海宏告訴記者,五村抱團成立“紅色聯盟”後,定期組織聯席會議,有啥問題就坐下來一起商量,事情更好辦了。

“環雲湖”黨建聯合體為雲湖五村綠色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面對因種種原因“卡殼”的進山道路建設、野山墳整治等工作,雲湖黨總支從農戶的親緣關係入手,跨村組織黨員、幹部幫辦落實,完成了相關地塊的野山墳整治。畜禽養殖影響雲湖生態,五村200多名黨員與村幹部一道,連續奮戰14天,做通了150多戶群眾的思想工作,拆除177個畜禽養殖場,結束了雲湖畔持續數十年的畜禽養殖歷史。雲湖黨總支還加強黨員聯管,每季度公開評比,全面實施黨員紅黑榜制度。

如何更好地發展“紅色經濟”,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雲湖五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雲湖黨總支邀請國內知名的景域設計公司為雲湖片區編制了“環雲湖片區五年發展規劃”。各村支部以“一村一特色,一地一風景”為發展思路,在廣泛協商的基礎上,明確了南聯村“水韻鄉愁主題村”、金沙村“紅色革命主題村”、公有村“紅色培訓主題村”、五聯村“茶文化主題村”等發展定位。

南聯村引進的“隱居”鄉宿項目引領村民走向富裕,公有村利用雲湖小學舊校舍修建黨章學堂,金沙村桃花嶺烈士紀念館項目已落實資金……在環雲湖黨建聯合體的統一引導下,雲湖五村正積極謀劃和推進重大支撐項目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