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宇
洪武二年,朱元璋秘密召见他的“诸葛亮”——刘伯温,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年,对现在的朝廷布局不太令自己满意。
这次谈话的内容,就是商量如何改组国家的中央政府。
朱元璋问了刘伯温三人,结果这三人都被坑了
明初承元制,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以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处理政事(明制,左丞相为尊,右丞相实际为副丞相)。而左右丞相之下,又设左丞、右丞,官职也和左右丞相一样都是以左为尊。
而此时的右丞相徐达正在北伐残元势力,负责国家大事的只有左丞相李善长一人。朱元璋先问刘伯温要如何改组,就是问他如何安排左右丞相和左右丞这四个帝国最高权力职位。
刘伯温第一个说的就是左丞相李善长,他乃开国元勋、劳苦功高,自然是不能动的;第二个则由朱元璋所提:亲信杨宪,此人是刘伯温的好朋友,是同一个利益集团,可即便如此,刘伯温还是实事求是地说:“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量,不能大用”;而第三个也是由朱元璋所提:同样也是亲信,且韬晦谋略不下于刘伯温的汪广洋。
而刘伯温依旧回答:“汪广洋比杨宪还要心胸狭隘”,接着第四个,就是日后引发大案的胡惟庸,他是李善长同乡,很得朱元璋欢心,不过刘伯温却说他“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初生牛犊,恐怕会弄坏车辕和木犁)。
那既然刘伯温对后面三个人都不满意,朱元璋就想让他来做丞相,可刘伯温深知急流勇退之道,坚决不从。所以最后朱元璋还是安排了杨宪三人入主中央权力机构:徐达、李善长继续留任,汪广洋为左丞,杨宪为右丞。
不过刘伯温的眼光确定毒辣,上述几人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在升任左丞的当月,杨宪被诛杀,“中书左丞杨宪有罪诛”;李善长于洪武四年退休养老;洪武五年,右丞相徐达也回家荣休;洪武十二年,升任右丞相,后被流放的汪广洋被处死;同年,跨级升职的左丞相胡惟庸被杀,并在数年后引发多达三万人被杀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被杀后五天,朱元璋下令废除中书省,也就是永永远远取消了丞相制度。并下令“子孙不许重设丞相,臣下有言复立丞相者,凌迟处死”。
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四人,其实都是朱元璋改制的牺牲品。为了废除中书省和君主集权,彻底改制,朱元璋必杀此四人,甚至可能还包括了徐达:至今还有不少言论认为,右丞相徐达也是由于吃了朱元璋送来的烧鹅,毒疮发作而死。
狐史首丘
如果说,历史上那个朝代的丞相最坑爹,那么必然属明朝的丞相!
中国的丞相制度,追溯历史可有上千年之久,于是才有了相权和皇权争锋,于是才有了于中央集权之下的权利制衡出现!
一般而言,存在制衡就有斗争,相权皇权斗争几乎贯穿中国历史各个较为开明的汉族皇朝!
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其实是从来不断的。
比如汉朝时候为弱化相权,施行的三公制度,就是将相权一分为三,比如唐朝时期的中书省和三省六部制度施行,将相权一分为六,还有宋代的枢密院设置莫不如此!
皇权和相权就如一对好基友一样,有时候互相需要有时候又互相嫌弃!
于明朝而言,其实也如此,明朝自朱元璋南京建国始,也施行丞相制度,不过时间很短,短到不过13年,就因胡惟庸案彻底废除丞相制,目的无非是朱元璋不想受相权约束而已。
原因很简单,他是劳模,他想掌控一切,于控制欲而言,朱元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控制欲最强皇帝。
而这段对话,就出自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对话中!
当时掌控朝堂的除了皇帝还有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中书省,设左右丞相,于朱元璋一朝而言,右丞相位置都很固定就是徐达,而这个左丞相则在存在的13年中不断变动。
从开国功臣李善长、到特务出生的杨宪到汪广洋,直到最后惨死的胡惟庸。
左丞相轮轴转,右丞相从不变!
原因也很简单,左丞相主管政治工作,对皇权威胁更大,右丞相更多是摆设。而且徐达更聪明,长期外派地方驻守,也不插手中央行政,朱元璋当然对他更放心!
那么题目中朱元璋问刘伯温时候的政治背景到底如何就值得深究了!
当时情况是,李善长是中书省最高领导,左丞相,百官之首,不过在他任职时间内,以李善长为首的淮泗集团开始越发壮大,势力越来越强,隐隐有掌控朝局的实力。
这政治格局,当然让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不满。虽然他也是淮泗集团出生,但是当上皇帝的他,就不再是政治势力的带头人而是国家的掌控者!
面对这样形势,其实朱元璋问刘伯温意见是有意为之!
为的就是让刘伯温出头扶持出一个可以与淮泗集团对持的新集团出现。
让他们内斗,自己好控制,目的明确!
不过刘伯温面对这样的诱惑,并不上套,原因很简单,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这也是后来刘伯温得以善终的原因!
那么他是如何说这个问题的,面对朱元璋提的三个人,他分别给了段评语!
朱元璋第一个问的是杨宪。
这人私下里是刘伯温好友,也是刘伯温浙东集团的人,和刘伯温有师徒之名。
面对这样一个候选人,刘伯温的回答是:
“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量,不能大用”。这话何解:其实就是告诉朱元璋,你能不害人不,这杨宪,虽才华出众,但因为长期从事特务工作,养成尖酸刻薄性格,让他上位就是害他,他上台最有可能,就是和李善长为首的淮泗集团激烈斗争,你希望如此你就让他上吧!
刘伯温的话中有话,朱元璋那有不明白,于是他又问了另一个人,就是才智谋略不在刘伯温之下的汪广洋。
而刘伯温的回答,也简单明了
“汪广洋比杨宪还要心胸狭隘”。这样评价的目的,不过是告诉朱元璋,这个人不是不合适,而是不和时!
这话何解,原因不过是,心胸狭隘之人都无党羽,他要做什么,没有人帮衬,斗不过淮泗集团,所以他不是好选择!
朱元璋一看,这也不行,于是就问了第三个人,胡惟庸!
刘伯温的评价很精辟:
这胡惟庸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就是说,胡惟庸,才干不怎么样,太幼稚了,如果他上台,这丞相制度估计要被玩坏!
朱元璋见这四个人,除了李善长刘伯温没评价,其他都评价了,都不适合,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于是就最后问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刘伯温自己!
作为最了解朱元璋心思的刘伯温,那有不知道朱元璋想法的道理,你不就是要废除丞相制度吗?
如果我拉杆子上架,最后等着我的不就是去官革职,甚至被杀吗?
于是态度坚定的辞去了这个任命,不仅如此还要求退休养老避过这场政治斗争!
事情果如刘伯温所料,这三个人按照评价顺序一个个上台!
首先,是李善长的退休,这就是朱元璋布局的第一步,让淮泗集团的首领回家休息,目的除了让他们群龙无首失去主心骨之外,还可以让他们更加膨胀,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李善长一走,上台的就是这肚量不大,又不属于淮泗集团的杨宪。
肚量不大,决定了他的行事作风那是风风火火,睚眦必报。不属于淮泗集团则让他成了朱元璋的打手,去进行政治斗争!
那知这杨宪斗争过头,引发众怒,最后被淮泗集团集体反击,最后弄出个罪名,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杀了!
引发众怒后一个丞相就被杀。
这再次证明了淮泗集团的强大,而政治斗争的胜利也让淮泗集团众人更加膨胀!
于是朱元璋又用了下一个人,那就是更不适合当丞相的,肚量更小的汪广洋。
可是这汪广洋也不傻啊。
看见前任杨宪,一出手就是杀招,最后斗争过头,自己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那有不吸取教训的,于是上台之后那是谨小慎微,一点把柄都不留,反正就是不做事!
这朱元璋一看,我让你上去斗,你跟我无为而治,我要你又何用?
于是当了丞相没多久,就给个由头,将汪广洋给流放了,估计这汪广洋也没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结局,这就是不懂帝王心思的祸啊!
不过就算他懂也活不长,因为打手还是要死!
汪广洋也不顶用,那么谁才最合适,还是让胡惟庸上台吧,他能毁灭这个制度!
于是,淮泗集团当时领军人物胡惟庸上台了,这胡惟庸就是一个职场初哥,人虽然聪明,但是于政治斗争一途而言,其实并不聪明。
他一看自己集团越发坐大,就越发的张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他有点飘飘然!于是就开始不断作死,不断培植势力,不断拉帮结派,最后一个利益集团诞生,而且开始威胁皇权!
上帝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
而这就是朱元璋要的结果,那就是让他们疯狂起来,最后一网打尽!
随后就是著名的胡惟庸案出现!
被提拔到最高位置的胡惟庸,并不了解朱元璋,也不懂朱元璋到底要的是什么。
或者说他懂,但是也不得不为之!
最后,在狂妄中犯下错误,然后被安下谋反的罪名,凌迟处死,和他一起陪葬的还有那无数丞相制度的支持者,无数淮泗集团的中坚力量!
三万多人头颅滚滚,见证了丞相制度的毁灭!
其中最可惜的就是李善长了!
一个在家安度晚年的人,最后也因为一句错话,成了刀下亡魂!
胡惟庸案之后,扫荡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势力集团“淮泗集团’的朱元璋下令
“子孙不许重设丞相,臣下有言复立丞相者,凌迟处死”。而对所有丞相都有谏言的刘伯温,则在家乡安静的看着这一切!
直到寿终正寝!
而和所有丞相都是同列的右丞相徐达,也在家安静的看着这一切!
直到寿终正寝!
烧鹅之说,子虚乌有,别提野史!
刘伯温并没有害他们,只是他知道朱元璋的心里,仅此而已!
阿斗不傻
朱元璋问刘伯温:“咱决定改组中书省,你觉得咋样啊?”
刘伯温答到:“应该改组,应该改组······”
朱元璋说:“咱选了三个人,你听听,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刘伯温赶紧说道:“不,我请皇上不要征求臣的意见······”
话刚说到这儿便被朱元璋打断道:“不成,咱一定要听听你的想法。”
刘伯温遵旨后,朱元璋接着说道:“第一位是杨宪,第二位是吏部尚书汪广洋,第三位是中书省的参知胡惟庸。”
这三人显然在刘伯温眼里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为何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杨宪虽有才能,但是却无宰相的气量。汪广洋偏狭浅薄,连杨宪都不如。至于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气量也有,但是却是一个恩怨必报,心性暴躁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控制,所以也不能担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万苦定的人选,没想到却被胡惟庸三言两语给否定了,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不痛快,便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谁能担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认为还是李善长比较适合。”
(······)
对于刘伯温的进言,朱元璋感到大为诧异,但同时也对刘伯温生了嫌隙,特别是当朱元璋说要让他担任相国之位时,刘伯温百般推脱,称自己担任不了这个职位,自己只能归隐田园,回老家养老。换句话说,刘伯温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还待在朝中,不仅没有什么好的地位,反而最后还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刘伯温的心思,心里便更讨厌他了。
但是后来我们也知道,朱元璋所说的这三人,最后下场基本上都很惨。刘伯温认为的李善长下场同样也悲惨。
首先来说杨宪,洪武元年(1368年)的时候担任中书省参知,洪武二年迁升为左丞。但是此人在担任中书省执政时,便大肆罢免原来的官吏,只任用其亲信,不仅如此,还杀害了御史官刘炳。当然了,最后他也为其行为买了单。后被李善长劾“放肆为奸事”,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其次便是汪广洋,此人本事元朝时候的进士,文笔很好,朱元璋还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甚至还将其比作刘备的诸葛亮,刘邦的张良。可见其深有谋略。后来明朝建立之后,汪广洋也官累自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时候,也被朱元璋赐死了。
而最后这个胡惟庸就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已经对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终结。
他们都是些开国功臣,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呢?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权冲突”。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独裁君主制下,如果个人乃至以个人为中心的集团(朋党)的权力和皇权形成对抗,或者威胁到皇权的正常运转的话,那么,为了巩固皇权,独裁者们便会将这些个人也好,集团也罢都会给铲除干净。反过来,皇权的巩固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如果其他外在权力将皇权置之度外,甚至会形成对抗关系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就必须将这些障碍清理干净。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这些人的个人原因!
方圆文史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分别是惨死的三兄弟!
唯一意外的是刘伯温,作为大明第一智囊在这场谈话中,始终没有正确的揣摩到朱元璋的心思——他自己都不明白这场谈话也决定了自己的生死!
偶然一次机会朱元璋和刘伯温闲聊,朱元璋请教刘伯温谁更适合当我的丞相?
按照刘伯温明朝第一谋士的位置来说,朱元璋问他这个问题也很正常。刘伯温也回答的很随意,首推李善长,这属于迎合朱元璋念旧的情怀,后来朱元璋反问杨宪怎么样,刘伯温觉得杨宪小肚鸡肠不适合,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刘伯温实话实说,汪广洋还不如杨宪。朱元最后问到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说胡惟庸年轻后生,用不好会起到反作用!朱元璋笑了笑说,那么你当丞相怎么样?刘伯温以自己嫉恶如仇,身体不行就推辞了,没有得到答案的朱元璋很不开心!
看似简单的聊天内容,却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事调动
当局者的刘伯温还没有明白,朱元璋选择和他讨论的是确定国家二把手,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明朝成立后,继续使用了元朝的官员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也不断的在朱元璋手底下暴露。
最典型的淮西——浙东的党派争斗,这种争斗的结果已经不是单纯的为了地盘大小,工资多少,拿多少好处来比拼,而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伙,有意组织个人独立势力。这些已经形成对朱元璋统治的威胁,强势的朱元璋怎么能够容忍?他已经心存改革体制的想法,只是朱元璋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抗衡明朝所有官员,他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和人选,原本指望刘伯温给他出人出力,可惜刘伯温反而把他得罪了。
聊天后产生的官场效应,神算刘伯温也没想到朱元璋的大手笔
朱元璋和刘伯温聊天后,反而和刘伯温对着选择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做了丞相。不要觉得朱元璋是在意气用事,相比上面三个人刘伯温原本是最好人选,作为浙东的老大,脑子又好使,政治新星更具备冲击淮西集团的能力,可以和李善长、徐达等元老一叫长短,在此消彼长的消耗中达到朱元璋巩固政权目的。
刘伯温推辞不干,这三个人分不同时宜登上明朝中书省丞相。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没有深厚的政治资历好控制,这就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事情就和刘伯温说的一样,杨宪得志后,忘乎所以,被朱元璋杀掉。汪广洋却不作为,直到胡惟庸提拔为左丞相,汪广洋已经完全被压制,朱元璋看着汪广洋这么不争气也赐死,胡惟庸最出名了,明朝四大案的始作俑者之一,把李善长也拉下马,一起带着全家人头落地。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刘伯温也莫名其妙死掉,应该和朱元璋有很大关系。明朝的政治风暴最终随着这三个人死,支离破碎,淮西浙东也烟飞灰灭。
朱元璋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选择破而后立,让官员感受宰相分权危害,彻底消灭了威胁他统治的任何阻力,把大权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中。随后朱元璋就宣布凡是朱家子孙不得再立宰相!从此大明只有朱元璋说了算!朱家的子孙说了算!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我不是易中天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个了不起的皇帝,他的一生还是非常辉煌。朱元璋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朱元璋从放牛娃到乞讨要饭度日,行足入僧后到起义军。最后统领千军万马,成为明太祖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叫来刘伯温故意说你来当丞相,刘伯温当时推辞了,“因刘伯温功高盖主等等……”朱元璋随即说:杨宪实合当“总理吗?”丞相,刘基“刘伯温”说:杨宪才能出众,心眼小,不适合这个高位,朱元璋又说:汪广洋如何,刘伯温说:此人度量太小,还不如扬宪,更不适合当丞相。朱元璋最后说出胡惟庸,刘伯温也坚决反对。最后还是胡惟庸位居丞相。其实朱元璋心目中早已定了谁当丞相。后来杨宪,汪广洋两个人都以各种原因作死,均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处死。所以三人先后都死得非常悲惨。其中胡惟庸最惨,以谋反罪珠灭九族,受害人最多……
平安1134256707
这三个人分别是: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第一任宰相是李善长,他病了退下来之后,朱元璋先是对刘伯温说,你能不能来做?刘伯温闲云野鹤,不想被这些俗物纷扰,于是就拒绝。然后朱元璋问你觉得谁合适?刘伯温明白朱元璋是一个有主意的君王,断不可直接举荐,于是推脱说:“谁做宰相是国家大事,臣不敢妄加定论”。朱元璋说:“你看杨宪怎么样?”杨宪是朱元璋的检校,就是情报人员,这个人锱铢必较,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而且没有器量,宁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这个刘伯温当然觉得不可。朱元璋又问汪光洋怎么样?汪广洋善于处理杂难事务,但太过忠于义气,没有太多的主见,不敢得罪人。刘伯温觉得他也不行。朱元璋又问: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算到胡惟庸有异心,不堪为用。但不敢明说。最后胡惟庸做了宰相。胡惟庸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做事异常谨慎,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和信任,但内心里一直记恨着刘伯温,又一次刘伯温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带他找太医去探望,胡惟庸借此机会杀了毒杀了刘伯温。在这个过程中杨宪、汪广洋都知道,但都密而不语。最后这件事被朱元璋发现了,细丝及恐,这些人跟着自己革命,什么事情不敢做,要是把自己的江山又革命了咋办?给他们一一按个谋反的罪名杀了!
美天梦
朱元璋一直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曾经打算让刘伯温接替李善长当宰相,但被刘伯温拒绝了。朱元璋也没有强求他,让他帮忙参考一下谁比较适合当宰相。
朱元璋首先说的是杨宪,杨宪与刘伯温同属浙东集团,并且关系很好,认为刘伯温会同意,刘伯温却拒绝了,认为杨宪是有丞相的才能的,只是他没有丞相的器量,器量小。朱元璋其实心里也有数,于是他便继续询问,问汪广洋人怎么样,适合当丞相吗?刘伯温曾跟汪广洋有过接触,知道此人度量极少,比杨宪还要小上不少,自然更不适合当丞相。最后朱元璋说出了胡惟庸,刘伯温依旧反对,但最终胡惟庸还是位居丞相。
其实从这番对话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早就心有所属,他特意把胡惟庸留在了最后发问,便是已经准备让胡惟庸当丞相了,只是想在最终宣布之前再征求一下刘伯温的意见,但意见归意见,最终决定权依旧是在朱元璋手中。
最后三人的死其实各有各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朱元璋想废除丞相制度,一直容忍胡惟庸,直到他犯下大错,才站出来说丞相制度如何不好,为废除丞相制度做铺垫。至于汪广洋与杨宪都属于度量小,很容易得罪人,容易自己作死。
品史君
这个问题应该从君主与臣子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刘伯温说这三个人是否能当丞相,是以臣子的角度向君主举荐人才,他首先考虑的是这三个人的政治才能和任职资历,而不太去关注这三个人在朝廷的政治影响力。而朱元璋不一样,他是大明江山的建立者,负有捍卫家族利益的重任。他首先考虑丞相人选是在政治上是否可靠,是否会给大明江山带来政治风险,然后才考虑丞相的行政能力。就比如说刘伯温本人,以他的才能,相信没有谁敢说他不配当丞相,但是刘伯温至死都没有当上丞相,正是朱元璋在政治上对其不放心的一种表现。从刘伯温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杨宪、胡惟庸还是汪广洋,才能都不如自己,自己尚当不了丞相,那他们就更没有能力当了。但是朱元璋可不这样想,你刘伯温聪明绝顶,我想不到的问题你都心知肚明,怎么放心将丞相的重任交给这样一个人呢?杨宪、胡惟庸、汪广洋三人不一样,他们虽然才能不如刘伯温,但是朱元璋能将他们掌控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反正朝廷大事都是朱元璋本人说了算,丞相能力差点,并不影响大局。至于这三个人最后都惨死,是因为他们争权夺利,触犯了法律,动摇了明朝长治久安的根本,故而朱元璋要将他们处死。相比较众多被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这三个人是罪有应得!
云南王国栋
一把手创业的时候需要部下聪明,建功立业,守成时当然不需要这么多聪明的部下了!
HLJ
读了两遍,读懂了题目,无聊的题目,需要读两遍。心不在焉。朱元璋有他的考虑,至于详细是怎样,鼠辈少去猜,无异于做梦。
我猜,问句是表,内含才是焦点。我猜,两个是有原因的,相似,那一个则是巧合。好了,不猜了,浪费时间,我是说时间用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