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逐漸消失的山村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農村正在悄悄地消失,消失的讓人感覺恍惚。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攝影師張成林用兩年的時間記錄了山東淄博博山西南山幾個山村的 變化。他每週至少一次前往村子裡拍攝,如遇到特殊情況每週還會多去幾次。兩年的時間內他共計拍攝11.64萬張圖片。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之所以選擇龍塘村是因為這是一個沒有完全消失的山村,還有村民在居住,在這個末代山村,淄博當地的一些鄉土文化在這裡還尚留存。

龍塘村至今有400多年曆史,鼎盛時期,有128戶400多口人。現在僅剩9戶177位村民的在這裡生活。村中的一棵大槐樹見證了村裡的歷史。這17位村民的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最大的94歲。

近幾十年來村子的規模沒有發生什麼改變,從鼎盛時期到現在,村子都是在隨著時間慢慢衰減。人們的未來生活都是走出山村謀求生路,這裡已不再適合當下人的生活,簡單說這裡已不再養人了,而留下來的人除了對鄉土的眷戀,就是沒有能力走出去的留守村民。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攝影師每週一次或多次到龍塘村,記錄9戶17位村民的生產生活,從生老病死,到婚喪嫁娶,再到他們的信仰 、娛樂。所選的片子都是這兩年多來的村民日常生活、生產,攝影師儘量用平靜的視角、角度通過鏡頭記錄他們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可以預想到,這將是最後一批能夠延習農耕文化生活方式的一代人了。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1月22日|過年回家|

在外打工的村裡人,陸續帶著年貨回家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3月9日|放羊|

沈農遠放養歸來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4月13日|採香椿|

蔣旭順與老伴採香椿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4月13日|生日宴|

今天是蔣旭順老伴88歲生日,女兒回來給老人過生日,生日宴很簡單,一家人在一起吃頓水餃就算生日宴了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5月10日|日貨郎|

日貨郎王世順為村民送來生活物資。這些身居大山的村子裡沒有超市,王世順的到來,為走不出大山的村民帶來不少便利,他做這一行9年了,他說現在也不想做了,村裡人越來越少,有時油錢都掙不出來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5月31日|端午節|

蔣旭順的兒子和女兒回來陪父母過端午節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6月14日|看電影|

村民看電影,這是6年來村裡放的第一場電影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7月6日|打水|

清晨的晨霧還沒有散去,在晨霧中打水的村民,下地幹活的村民。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7月12日|村民體檢|

鎮衛生院為村民體檢。鎮衛生院每年都會來村子兩次,幫助村民體檢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7月26日|捕蟬|

這個時節是捕蟬的好時候,一個蟬可以賣到2角錢,也可以打打牙祭。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8月3日|農家生活|

沈氏靜怡的農家生活。陽光 、懶狗、一頓餐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8月9日|韭菜花|

劉氏在用石碾加工山韭菜花,她說這樣加工出來的韭花味道才純正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9月7日|磕玉米|

蔣旭堂老伴和孫子一邊嘮嗑,一遍磕玉米。而新碾出來的玉米麵非常香甜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9月13日|碾穀子|

劉同嶽用古法加工穀子,他說,用這種方式碾出來的小米味道才最純正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10月11日|碾小米|

劉馳勇和妻子在為在外工作的兒子碾今年的新小米,兒子說要送朋友。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10月18日|蓋房

村裡現在還保持這樣的傳統,誰家蓋房子村裡的勞力都會過來幫忙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11月23日|玩耍|

劉馳秀與外孫玩耍,享受天倫之樂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4年11月27日|換屆選舉|

當選的主任要請村民吃全羊 ,這裡的青山羊味道純正,是山村裡不可多得的美味,這也是村裡多年的傳統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5年1月15日|攤煎餅

蔣氏在攤煎餅,雖然現在物質生活水平豐富了,但村民還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攤上一些煎餅,主要是為了解饞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5年1月18日|回家祭祖|

馬上就是春節,在外工作的人們回家祭祖。

村子開始變的熱氣騰騰,充滿了鞭炮的硝石味道和蒸饅頭的好聞的麥香。年味,讓村子暫時充滿了生機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5年2月1日| 春節|

劉新玉在古槐樹前燃放鞭炮。這時候,是村子裡人最多的時候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2015年6月7日|拜佛|

劉新明每日都要拜佛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村子裡的白事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村裡的老人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村裡老人的日常勞作和生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村裡人屋子裡日常的擺設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常年無人居住的家,院子裡長滿了雜草,雜草透過門版的縫隙長了出來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卻棄山而去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眾號:taooli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