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逐渐消失的山村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农村正在悄悄地消失,消失的让人感觉恍惚。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摄影师张成林用两年的时间记录了山东淄博博山西南山几个山村的 变化。他每周至少一次前往村子里拍摄,如遇到特殊情况每周还会多去几次。两年的时间内他共计拍摄11.64万张图片。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之所以选择龙塘村是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完全消失的山村,还有村民在居住,在这个末代山村,淄博当地的一些乡土文化在这里还尚留存。

龙塘村至今有4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有128户400多口人。现在仅剩9户177位村民的在这里生活。村中的一棵大槐树见证了村里的历史。这17位村民的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最大的94岁。

近几十年来村子的规模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从鼎盛时期到现在,村子都是在随着时间慢慢衰减。人们的未来生活都是走出山村谋求生路,这里已不再适合当下人的生活,简单说这里已不再养人了,而留下来的人除了对乡土的眷恋,就是没有能力走出去的留守村民。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摄影师每周一次或多次到龙塘村,记录9户17位村民的生产生活,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再到他们的信仰 、娱乐。所选的片子都是这两年多来的村民日常生活、生产,摄影师尽量用平静的视角、角度通过镜头记录他们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可以预想到,这将是最后一批能够延习农耕文化生活方式的一代人了。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1月22日|过年回家|

在外打工的村里人,陆续带着年货回家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3月9日|放羊|

沈农远放养归来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4月13日|采香椿|

蒋旭顺与老伴采香椿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4月13日|生日宴|

今天是蒋旭顺老伴88岁生日,女儿回来给老人过生日,生日宴很简单,一家人在一起吃顿水饺就算生日宴了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5月10日|日货郎|

日货郎王世顺为村民送来生活物资。这些身居大山的村子里没有超市,王世顺的到来,为走不出大山的村民带来不少便利,他做这一行9年了,他说现在也不想做了,村里人越来越少,有时油钱都挣不出来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5月31日|端午节|

蒋旭顺的儿子和女儿回来陪父母过端午节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6月14日|看电影|

村民看电影,这是6年来村里放的第一场电影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7月6日|打水|

清晨的晨雾还没有散去,在晨雾中打水的村民,下地干活的村民。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7月12日|村民体检|

镇卫生院为村民体检。镇卫生院每年都会来村子两次,帮助村民体检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7月26日|捕蝉|

这个时节是捕蝉的好时候,一个蝉可以卖到2角钱,也可以打打牙祭。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8月3日|农家生活|

沈氏静怡的农家生活。阳光 、懒狗、一顿餐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8月9日|韭菜花|

刘氏在用石碾加工山韭菜花,她说这样加工出来的韭花味道才纯正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9月7日|磕玉米|

蒋旭堂老伴和孙子一边唠嗑,一遍磕玉米。而新碾出来的玉米面非常香甜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9月13日|碾谷子|

刘同岳用古法加工谷子,他说,用这种方式碾出来的小米味道才最纯正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10月11日|碾小米|

刘驰勇和妻子在为在外工作的儿子碾今年的新小米,儿子说要送朋友。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10月18日|盖房

村里现在还保持这样的传统,谁家盖房子村里的劳力都会过来帮忙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11月23日|玩耍|

刘驰秀与外孙玩耍,享受天伦之乐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4年11月27日|换届选举|

当选的主任要请村民吃全羊 ,这里的青山羊味道纯正,是山村里不可多得的美味,这也是村里多年的传统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5年1月15日|摊煎饼

蒋氏在摊煎饼,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了,但村民还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摊上一些煎饼,主要是为了解馋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5年1月18日|回家祭祖|

马上就是春节,在外工作的人们回家祭祖。

村子开始变的热气腾腾,充满了鞭炮的硝石味道和蒸馒头的好闻的麦香。年味,让村子暂时充满了生机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5年2月1日| 春节|

刘新玉在古槐树前燃放鞭炮。这时候,是村子里人最多的时候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2015年6月7日|拜佛|

刘新明每日都要拜佛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村子里的白事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村里的老人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村里老人的日常劳作和生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村里人屋子里日常的摆设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常年无人居住的家,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杂草透过门版的缝隙长了出来


有人借山而居,更多人却弃山而去



易向,一种类文艺的生活方式(微信公众号:e_xang);

易象读书,阅读就是一种修行(微信公众号: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众号:taooli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