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地名——建始

湖北省建始县位于湖北省鄂西南山区北部,地处巫山山脉和武陵山脉的结合部。县域版图形似蘑菇,东接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西临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在历史上就曾是“川楚咽喉”,现在又成为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的行经之地,横嵌在中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通向大西南的门户。

最古老的地名——建始

建始建县时三国版土

最古老的地名——建始

禀君与白虎

建始历史悠久,上古是廪君国属地,该地原住民土家族,崇奉白虎,即使到了二十世纪,“虎”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也可说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建造新房,必在大门顶上安装雕刻的木虎;大门门环,必用黄钢铸造虎头;男女婚嫁,必在正厅方桌之上铺放虎毯;生了小孩,必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现县城东南方的弓箭岩的得名,也与廪君有关。弓箭岩原名鳌背山,鳌背山因吸收天地灵气,有了生命,山体不断北移,将堵塞大河东南河口,河口西部的大片土地将成为一片汪洋,百姓将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土家始祖廪君为镇住鳌背山,在鳌背山西北侧放置了一把神弓,该山从此改名弓箭岩。但这时还没有建始之名,从唐虞到东西二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这片土地在不同的时代隶属于不同的分封王、诸侯,到了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260),“建始”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才正式出现在历史典籍中。据《三国志·吴书三》(卷四十八)记载: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260)春三月,以会稽南部为建安郡,分宜都置建平郡”,此时,建始所在区域为吴国属地,属巫县,这从清同治版《建始县志》对建始关隘的叙述可看出,“石乳关又名石耳关,在县(建始)西北一百二十里,与奉节恩施交界,三国时吴蜀分界处,武侯曾至焉,今呼十二关。”吴置建平郡时,分巫、秭归地而设立了建始县,这在清代史学家洪亮吉的《三国疆域志》中也有记载:“分建始是分巫、秭归之地而立。”又据《晋书·地理志五》载:“建平郡:吴、晋各有建平郡,太康元年(280)合。统县八,户一万三千二百。巫、北井、秦(注:或应为泰)昌、信陵、兴山、建始、秭归(故楚子国)、沙渠。”(中华书局《晋书》1974年11月第一版第二册第四六五页),建始当属吴之建平郡;又据清道光丁酉版《施南府志》(卷二·沿革)记载:三国(吴)荆州下设建平郡,建平郡下辖三县,即沙渠、信陵、建始。根据这些古籍记载,可推测建始建县时间为公元260年,“建始”这个地名至今已有1750余年的历史。

建:《说文解字》释义“立朝律也”;《广雅》释义“立也”,引申为“建立、创设”。始:本义为“开端、最初”。二字合为一词,最早见诸汉成帝刘骜年号。查阅西汉皇帝年号,用“建”或“始”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建始”为汉晋时期的常用吉祥语。“建始”这个县名既包含“建县伊始”之意,也寄托了在三国魏晋战乱频仍时代能够“新政祥和”的寓意,“建始”这个县名历代传承,直至今天。

最古老的地名——建始

公元260年,建始建县,治所驻地于现在的三里乡槐子坦村州基山下的棉花坝。棉花坝距今县城所在地三十华里。是群山之中的一个约1平方千米的平坝。两条大路穿过平坝,一条为盐大路,自玉峰口、经槐子坦、到棉花坝、过河水坪、上高店子、经由石门河到巴东、再由水路到夔州(奉节);另一条是西北大道,从玉峰口、到槐子坦、经棉花坝、到中坦坪、经由茅田到奉节。这两条大道被称为盐道、茶马道、棉花道。站在坝中看山,东有蛤蟆山,西有乌龟山,建始县治所选址于此,就因此地是风水宝地。建县200余年后,北周建德三年(547),在棉花坝同时设立业州、军屯郡、建始县三级政权机构;业州属益州总管府管辖;业州下辖一郡,即军屯郡;军屯郡仅辖一县,即建始县。三级政区同地,三级治所同城。一直到北宋初年,建始县治所才迁址,迁于烟墩山下今县城所在地。

“建始”是一方古老神奇的土地,在这方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有中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建始直立人遗址”,200多万年以前,建始直立人就是从建始丛山中的巨猿洞站立起来,走出建始,走向中原,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建始直立人遗址,或许可以挑战“非洲人类起源学说”,撑起“亚洲说”;或许也可以说,建始直立人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遥远的源头。

最古老的地名——建始

在这方古老神奇的土地上,除了建始直立人遗址,在业州镇杨柳池村二组犀牛洞、高坪镇石垭子村一组大岩洞、小水田村洞槽山洞等地多处发现大量更新世文化堆积;在清江淹没区景阳河段发现了商周遗址;在高坪镇青里坝村、景阳镇革塘坝社区、三里乡河水坪村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青铜双虎钮錞于等;在高坪镇广福桥村、红岩寺镇土鱼河村发现了宋代村落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唐砖宋瓦。

还有那巴王命名的照京岩、以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拒敌布防的工事而命名的八卦梁子、八阵图,以北宋杨家将活动而命名的杨扎营、观斗山等等名称,又无不从地名来历的角度印证了建始的历史悠久、古老神奇。

最古老的地名——建始

建始这一方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县境内共有文物遗址118处,其中“建始直立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阳天主堂、花果坪化石产地、石柱观、五阳书院、头坝堰崖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始丝弦锣鼓、建始喜花鼓《黄四姐》、建始闹灵歌、建始南乡锣鼓、建始武丧、建始花坪桃片糕制作技艺”等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始曾氏锻造技艺、建始根雕、建始皮影戏、建始土藏‘石牌湖酒’酿造技艺、建始龙坪高腔山歌、建始十姊妹歌、十弟兄歌、建始石工号子、建始五句子山歌、建始陪十姊妹、建始绕棺(靠丧)”等入选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搜集:黄继波 谭高峰 张伟 撰写:邱晓平)(编辑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