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青海是個神秘而誘人的地方,她彷彿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寶氣,平靜中顯出神奇風采。一望無際的草原,湛藍的天空,碧綠的大湖。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青海湖

​ ​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北面)、日月山(東面)與青海南山(南面)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西面是橡皮山。青海湖距青海省省會西寧市向西151公里,古代稱為“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 ​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面積約45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約為3200米,東西長106公里,南北寬63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湖水平均深約18米多,最大水深為32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炎炎夏日氣溫平均只有15℃。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青海湖景區5個主要景點分別為:青海湖鳥島景區、青海湖沙島景區、青海湖金沙灣景區、青海湖仙女灣景區、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原151景區),簡稱為“兩島”、“兩灣”、“一劍”。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傳說,1000多年前,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臨行前,唐王賜給她能夠照出家鄉景象的日月寶鏡。途中,公主思念起家鄉,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看見了久違的家鄉長安。她淚如泉湧。然而,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決然的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青海湖。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金銀灘

​ ​金銀灘,據說是因為草地上盛開一片片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小花而得名。對去過那裡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美麗的名字,一片美麗的草原,一個不會忘記的地方。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 ​金銀灘草原,位於青海省海北州境內。它的西部同寶山與青海湖相臨,北、東部是高山峻嶺環繞,南部與海晏縣三角城接壤(三角城是西海郡遺址,建於西漢王莽秉政時期),在這方圓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貫穿,這就是青海有名的金灘、銀灘大草原。藏民兄弟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熱土地上,有30多萬隻牛羊在這裡生息,是典型的牧區。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 ​金銀灘的黃金季節是7、8、9三個月,鮮花盛開,百鳥飛翔,尤其是百靈鳥兒的歌聲,動聽迷人。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這裡很美,美得足以讓你震顫;這裡很高,高得讓你感覺藍天和白雲伸手可及;這裡是一片碧草如茵的大草原。浮雲般的羊群,棕黑相間的犛牛,星星點點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叢中。不時有穿著藏服的藏民,騎著駿馬悠然地在草原上緩緩而來。遠處,山巒起伏,偶有雄鷹飛過的身影,蓮花般的蒙古包散落在白雲深處西部歌王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就誕生在這裡。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夏季是去那裡的最好時節。從青海省會西寧出發,可以乘坐火車,也可以選擇汽車,因為無論青藏鐵路,還是315國道,在去金銀灘的過程中始終是親密地並肩而行。穿越了蜿蜒的湟源峽之後,一片平坦而廣袤的草原幾乎是“跳”進了你的眼裡。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沙島

沙島,位於青海湖東北部,海晏縣境內,是湖中最大的島嶼,長約13公里,最寬處2.8公里,面積18.00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52米,高出湖面58米,頗象一個新月型大沙丘,是湖中沙壟突出水面受風沙作用堆積而成的,恰似一個新月新型沙丘漂浮在水面上,為湖中的一大奇觀。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 ​現沙島不斷擴大,其東北端已與湖岸相連成為半島,並圍成一個33平方公里的沙島湖。表面均由沙礫覆蓋,無植被,是魚鷗棲息繁殖地。它與湖東岸連綿起伏的沙山,構成青海湖區獨特的沙漠景觀,與藍天、碧水、黃沙混為一體,是優良的游泳場所。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沙島景區青海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南臨青海湖151景區,北依金銀灘草原和原子城,西望青海湖鳥島,與周邊知名景區有機銜接,是青海湖旅遊帶上新興起的一顆旅遊明珠。基礎設施齊全,旅遊項目豐富多彩。島內淡水湖泊星羅棋佈,金沙銀沙交相輝映,海鳥成群,綠草鑲翠,葦叢如畫,水天一色,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使人欣賞不盡沙漠綠洲的風韻,領略不完金色潔沙的奇特,是一個集觀光旅遊、運動娛樂、避暑度假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塔爾寺

塔爾寺(藏語稱“兗本賢巴林”,意為“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格魯,藏語意為善律,因該派倡導僧人嚴守戒律而得名;又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1357~1419)(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因藏語稱湟中一帶為“宗喀”,故被尊稱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西藏拉薩甘丹寺、西藏拉薩哲蚌寺、西藏拉薩色拉寺、西藏扎什倫布寺、青海塔爾寺、甘肅拉卜楞寺)之一。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聖地,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爾寺初建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32年的歷史,佔地面積600餘畝, 塔爾寺在建築佈局上的最大特點是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這裡的山形地勢,寺院建築分佈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 依山疊砌、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氣勢磅礴,形成建築形體有大有小、有繁有簡,建築格局有主有從、有陪有襯的風格,使總體建築群和各個單體建築有機組合,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景色壯麗非凡。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日月山

​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縣西南40公里,青海湖東側,海拔最高點為4877米,屬祁連山脈,既是湟源縣、共和縣的交界處,又是青海省內、外流域水系分水嶺和農、牧區天然分界線,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藏語叫日月山為“尼瑪達哇”,蒙古語稱“納喇薩喇”,都是太陽和月亮的意思。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日月山,是我國自然地理上的一條非常重要的分界線,是我國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分界線,也是青海省內農業區與牧業區的分界線。日月山東側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風光;西側草原遼闊,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體兩側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實屬國內罕見。日月山頂部由第三紀紫色砂岩組成而呈紅色,故古時被稱為“赤嶺”,藏語稱“尼瑪達娃”,蒙古語稱“納喇薩喇”,即太陽和月亮之意。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因山體呈現紅色,古代稱為“赤嶺”。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早在漢、魏、晉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北魏明帝神龜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雲自洛陽西行求經,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青海美食

青海是多民族聚集之地,因此菜餚和小吃麵點品種豐富,風味各不相同。青海菜特點是醇香、軟酥、脆嫩、酸辣,兼有北方菜的清醇、川菜的麻辣和南菜的味鮮香甜。少數民族的菜則有一種粗獷之美,主料多為牛羊肉。小吃羊腸面羊肉蘑菇片清蒸牛蹄筋​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青海:半邊人間半邊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