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傷害我自己的——《黃帝內經》教會我的事

《我與<黃帝內經>》徵文分享。作者:談佳賓

是《徐公解夢》開啟了我與徐大夫、與《黃帝內經》的不解之緣。

我從小體弱,經常感冒發燒。機緣巧合,偶然一次在亞馬遜網站上購書時,發現《徐公解夢》評價頗高,作者徐文兵也很受歡迎。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開始網羅所有徐大夫的作品,終於讓我遇到了《中醫太美——黃帝內經》這一對話節目,我聽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中醫的奇妙世界裡。

回顧往昔,對自己的無知無覺深感懊惱,徐大夫在《黃帝內經》節目裡提到過,想出一本書,叫《我是如何傷害自己的》,要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對養生的誤解彙集成冊,那我就拋磚引玉,聊聊《黃帝內經》如何糾正了我的養生誤區。

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曾幾何時,我也是健身房裡的常客,在私教的帶領下,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下班以後其實已經很累了,但是每每看到汗水浸透了衣衫,感受力竭所帶來的痛苦,都讓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有了效果,直到有一天終於出了問題。那是一個三九嚴寒,對健身頗有自信的我短褲赤膊在沒開空調的房間裡自己訓練。當時的我非但不覺得寒冷,反而渾身發熱,像打了雞血一樣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我在強身健體的信念中放飛自我,上海的陰冷嚴寒似乎也對我望而卻步。結束後10點就睡了。可怕的是,第二天我怎麼也爬不起來,那種疲勞不同於以往。就感覺渾身酸乏,呼吸沉重,每講一句話都要先用力吸一口氣,不然就發不出聲音。整個人出氣快,吸氣費力,真有種氣若游絲的感覺。

其實對於運動,我的認識一開始就是錯的。“運”和“動”根本就是兩碼事。我只知道“動”,根本沒有“運。”“動”是訓練自己可以用意識控制的肌肉,比如三頭肌,胸肌。但身體裡還有很多不受自己控制的部分,比如你無法控制心跳,無法控制放屁等,對於這些肌肉的訓練,就是“運”。“運”的方式偏安靜,比如站樁,而健身房裡的所謂健身,其實僅僅是“動”,所以健身房應該叫健體房。

同時,在“動”的過程中,我只顧按照健身教練的指導,一味追求對外在的塑形,卻忽略了對自己身體的傷害。首先在下班之後已經身心俱疲,眼裡佈滿血絲,在這種氣血不足的情況下強行健身,將有限的氣血引向四肢,使得臟腑缺少滋養和休息;其次,汗水和脂肪都是寶貴的精,盲目追求減肥減脂是在損耗身體的先天和後天之本,健身房的教練就提到過他們最怕感冒,因為體脂太低,很容易受寒。他們形體再好,內在已經空虛;再者,汗如雨下,這在講究閉藏的冬天,更是自殘不息的行為;最後,冬三月,水冰地坼, 無擾乎陽,要無洩皮膚,我倒好,光著膀子玩命運動,以自己微不足道的陽氣對抗大自然的嚴寒,如同螳臂當車一般自不量力。

收聽《黃帝內經》後,現在每天下班練習八段錦,站樁,還找了一個師傅學太極拳。在體力精力不錯的情況下,適當練習啞鈴,慢慢增加肌肉力量,慢慢培養氣血,滋養臟腑,養精蓄銳,以“運”為主以“動”為輔,從內而外地提高身體素質,避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有人說中醫是偽科學,覺得西醫更靠譜。《聖經》創世紀6:3 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人的壽命最高可以達到120年,這一點和中醫的天年不謀而合,但似乎從來沒有人質疑過《聖經》不科學。所以,我認為,不是中醫不科學,是科學不夠發達,還無法窺得中醫的奧秘。

不知不覺5年過去了,徐大夫沉穩的聲音依然經常伴隨著我。每次聆聽都會深深感嘆古人的知覺,他們把那種對四季陰陽的感受落在紙上,造福後代,而要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通過像《中醫太美——黃帝內經》這樣的節目,像徐大夫這樣的名醫,來詮釋前人的智慧,點醒我們的知覺,從而將中醫這一博大精深,彌足珍貴的文化代代傳承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