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伤害我自己的——《黄帝内经》教会我的事

《我与<黄帝内经>》征文分享。作者:谈佳宾

是《徐公解梦》开启了我与徐大夫、与《黄帝内经》的不解之缘。

我从小体弱,经常感冒发烧。机缘巧合,偶然一次在亚马逊网站上购书时,发现《徐公解梦》评价颇高,作者徐文兵也很受欢迎。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网罗所有徐大夫的作品,终于让我遇到了《中医太美——黄帝内经》这一对话节目,我听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中医的奇妙世界里。

回顾往昔,对自己的无知无觉深感懊恼,徐大夫在《黄帝内经》节目里提到过,想出一本书,叫《我是如何伤害自己的》,要将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对养生的误解汇集成册,那我就抛砖引玉,聊聊《黄帝内经》如何纠正了我的养生误区。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曾几何时,我也是健身房里的常客,在私教的带领下,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下班以后其实已经很累了,但是每每看到汗水浸透了衣衫,感受力竭所带来的痛苦,都让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有了效果,直到有一天终于出了问题。那是一个三九严寒,对健身颇有自信的我短裤赤膊在没开空调的房间里自己训练。当时的我非但不觉得寒冷,反而浑身发热,像打了鸡血一样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我在强身健体的信念中放飞自我,上海的阴冷严寒似乎也对我望而却步。结束后10点就睡了。可怕的是,第二天我怎么也爬不起来,那种疲劳不同于以往。就感觉浑身酸乏,呼吸沉重,每讲一句话都要先用力吸一口气,不然就发不出声音。整个人出气快,吸气费力,真有种气若游丝的感觉。

其实对于运动,我的认识一开始就是错的。“运”和“动”根本就是两码事。我只知道“动”,根本没有“运。”“动”是训练自己可以用意识控制的肌肉,比如三头肌,胸肌。但身体里还有很多不受自己控制的部分,比如你无法控制心跳,无法控制放屁等,对于这些肌肉的训练,就是“运”。“运”的方式偏安静,比如站桩,而健身房里的所谓健身,其实仅仅是“动”,所以健身房应该叫健体房。

同时,在“动”的过程中,我只顾按照健身教练的指导,一味追求对外在的塑形,却忽略了对自己身体的伤害。首先在下班之后已经身心俱疲,眼里布满血丝,在这种气血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健身,将有限的气血引向四肢,使得脏腑缺少滋养和休息;其次,汗水和脂肪都是宝贵的精,盲目追求减肥减脂是在损耗身体的先天和后天之本,健身房的教练就提到过他们最怕感冒,因为体脂太低,很容易受寒。他们形体再好,内在已经空虚;再者,汗如雨下,这在讲究闭藏的冬天,更是自残不息的行为;最后,冬三月,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要无泄皮肤,我倒好,光着膀子玩命运动,以自己微不足道的阳气对抗大自然的严寒,如同螳臂当车一般自不量力。

收听《黄帝内经》后,现在每天下班练习八段锦,站桩,还找了一个师傅学太极拳。在体力精力不错的情况下,适当练习哑铃,慢慢增加肌肉力量,慢慢培养气血,滋养脏腑,养精蓄锐,以“运”为主以“动”为辅,从内而外地提高身体素质,避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觉得西医更靠谱。《圣经》创世纪6:3 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 人的寿命最高可以达到120年,这一点和中医的天年不谋而合,但似乎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圣经》不科学。所以,我认为,不是中医不科学,是科学不够发达,还无法窥得中医的奥秘。

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徐大夫沉稳的声音依然经常伴随着我。每次聆听都会深深感叹古人的知觉,他们把那种对四季阴阳的感受落在纸上,造福后代,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通过像《中医太美——黄帝内经》这样的节目,像徐大夫这样的名医,来诠释前人的智慧,点醒我们的知觉,从而将中医这一博大精深,弥足珍贵的文化代代传承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