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主最常见的几个“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莉所当燃


相比较来说,国人接触汽车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这两年来才开始出现购车热潮。因为对汽车的了解少一些,总会出现一些"怪象",有时候觉得有些好笑,有时候又为车主捏一把汗。这里并没有黑农村的意思,本人也是农村人。说说自己身边的事儿吧,不是绝对,只是反映一部分消费者,就当是唠嗑,跟大家闲聊一下。

同事小王去年买了一台帕萨特,那是一个欢喜,毕竟这是小王的人生第一辆车,是与媳妇儿奋斗多年才换来的。不过小王选择的是1.4T最低配车型,大概17万左右的样子。其他同事开玩笑问小王,买家里还存款不?小王说,买了这车家底就空了,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然后同事打趣:其实预算不多,买个高尔夫或者速腾家用就够了,像我们这样四海为家的建筑工人,一年也开不几回。小王说,这车配置确实不好,不过好在看上去很大很场面,并且大众牌子,知名度高啊。

因为用车的情况并不多,首保前才跑了1500公里。小王说,才跑了1500公里就去保养有点太浪费了。同事说,实际汽车对咱们来说可有可无,确实用的比较少。小王说,现在人家都买汽车,不买汽车就感觉低人一等,也是内办法啊。实际上,攀比跟风的问题很严重,甚至有人去贷款选择高价汽车,后期使用频率比较低,往往也会后悔。

自从买车以后,小王天天逛淘宝、拼多多,各种各样的汽车装饰品各种买。今天话10块钱买瓶香水放中控台,明天花20买川佛珠挂反光镜上,再过一天各种拉花上扯身。最终一台商务车,被打造的不伦不类,尤其是车门贴上两个孩子的拉花,真心不协调。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所谓的改装,"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最后整成了大花猫。

个人简单总结一下,国人购车"怪象"包括,一味儿的求大,甚至是攀比跟风;各种各样的廉价加装,甚至不切实际;过度保养,爱车胜过爱自己;等等。当然以上情况也代表不了所有人,只是把自己身边遇到的情况跟大家聊聊。不过随着国人接触汽车的时间不断变长,购车也会更加理性,相信这些"乱象"也会越来越少的。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CMC车友会


国内车主有几种常见的怪现象,而且很多情况都是认知方面的错误和误区,但是他们自己却不以为然。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会说:别人都这样做呀,有什么问题么?我有时候挺想问一句:别人口中说的一定正确吗?还是那句话,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领域和东西,如果刚开始的认知出现错误,那就会一步错,步步错。如果真想听别人的建议,一定听要问业内人。

怪现象一:车窗贴太阳膜,颜色越深,遮阳效果越好

很多车主买把新车买回家之后,第二天就去把车窗贴上太阳膜,第一是想达到遮阳防嗮的效果,第二是想增加车内的私密性。这个想法没问题,但是在选择太阳膜的时候,却存在很大误区。大家觉得颜色越深的太阳膜,遮阳效果越好。所以恨不得选择那种颜色犹如黑炭一样纯黑色的廉价太阳膜,但是却忽略了重点,那就是透光率问题。

好的太阳膜未必颜色深,遮阳效果也跟颜色深浅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太阳膜的颜色太深,会直接影响车内的透光率,紫外线进不来了,光线也进不来了。在晚上或者周围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很难通过车窗看清楚外面的东西,所以极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劣质的太阳膜,还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危害身体健康。



怪现象二:真皮座椅加座套,真皮方向盘,加方向盘套

有些朋友的汽车很高档,车内座椅和方向盘所用的真皮材质,也是上等材料,可是偏偏有些人要额外多加一层座套。你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会说:加装座套会保护真皮座椅,而且方便打理,比较卫生。此时我又弱弱的问一句:难道那些用化纤材料的座套,会比真皮与肌肤的贴合感舒服?还是觉得卖车的时候座椅是崭新的,然后卖给别人用,自己心里比较爽?


关于卫生和清洁的问题,座套就更不如真皮座椅方便了。无论是化纤材质还是那些所谓的羊毛材质座套,里面所滋生的细菌要比真皮座椅更多,而且稍微掉上一些彩色或者油性液体,反而更难清洗。而且现在大部分车型都带有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但是加装上座套之后,这两个功能就如同形同虚设。

岩哥的观点:目前很多车型在出厂的时候,配置就已经足够用了。比如:目前大部分车型都采用了绿色隔热玻璃,如果不是为了车内隐私考虑,完全没必要贴太阳膜。座椅不仅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而且还配备了通风和加热功能,所以一旦加装座套之后,这些功能会完全失效。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和点赞!


岩哥侃车


用车“三大怪象”个人所见

其一在于汽车装饰(过渡爱车)

原车皮革座椅以人造革为主,其耐磨程度远超任何座套或坐垫,但总是有人乐此不彼的为座椅套上一层又一层。汽车太阳膜绝大部分人了解存在甲醛和苯超标问题,但为了保护隐私还是得贴一张。

屋子里乱七八糟车子里铺上地胶一尘不染,皮肤划破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内饰有些划痕就像“切肤之痛”;买一台新车总得放盘鞭炮图个吉利,然而还有因防鞭炮引燃车辆的案例。作为一个资深爱车人对这些行为不能理解,虽然大家都是赚钱不易买台车爱惜一些总没有错,但买车的目的首先是便利出行提高生活品质,并不是让汽车成为“心病”。


第二大“怪象”为有车不用以及没有购车实力的人总会有车

这种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出现但确实以农村车主居多,很多家庭倾全家一年的收入购买一台汽车,但除了逢年过节会开一开其他时间都是“封车状态”;一年中的360天可能都不会有机会用车,不过出于攀比心态即使不用也会买。

而没有购车能力的人总会有车这点不好评价,大部分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和储蓄并不足以汽车消费,但出于婚俗或者其他原因哪怕负债也会买一台汽车;似乎房和车成为了年轻人想要走到另一种生活状态的必备品,只是这种状态是否健康见仁见智了。


第三大“怪象”是汽车保有量巨大但并且有成熟用车文化

汽车保有量逾2.2亿台,其中家用车的保有量比例也很高,理论上有如此大的保有量不论是改装车行业、汽车维保行业、车主DIY能力甚至车库文化都应该形成了;在成熟的用车文化环境中一台汽车应该有青年期、壮年期、成熟期、稳定期直到几经易手最终淘汰,这一个完整的周期也许是20年也许更长。

但是超过10年车龄的老车都很难看到,大部分都锃光瓦亮平均不过6~8年的车辆,哪些老车去哪了?答案也许都明白,这种“怪象”似乎并不是主观为之,也可以怪的可以接受,前提是怪的成本不应该太高。


其实所有的怪象追根究底只有一个字,猜一猜吧。



天和Auto


这个还真不少,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针对国内,或许国外也是呢。

举几个例子吧。

座椅套


这个就比较讲究了。在买车的时候会问“你这个车他是不是真皮座椅啊,不是的不行啊”。买车的时候都希望挑真皮座椅,因为坐着舒服,透气,有质感…各种好。

买完之后,套上各种各样的座椅套…

这个美其名曰保护座椅,那买真皮座椅的意义在哪呢。还有,这个是有安全隐患的。


方向盘套

这个其实有的时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买的车方向盘可能手感不怎么好,或者有人就想用真皮的,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个最好用缝上去的,不能去直接套上去的,也不能用比较滑的。毕竟安全最重要。


挂件和摆件

大部分车主喜欢在中控台挂上各式各样的挂件,平安福,玉啊等等。中控台上摆小佛的,摆香水的,还有摆棺材的(见棺发财?)。

这些东西最好不要放,因为一旦出现事故,或者紧急刹车,那些摆件挂件可能就是让你受伤的原因。


排气管改装

这个就比较偏改装了,我觉得不仅仅是国内,国外也不少。不仅仅是部分车主,大部分车主应该都想改。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六!哈哈。

这个改装没有啥说的,好玩,有范,运动!大部分车主都应该喜欢,而且装在不同的车上有不同的效果。我还见过四排气的五菱呢。




国内大部分车主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也不能说谁对谁错谁不懂啥的。不能说别人啥,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大嘻唧


国内车主们的怪象,就是盲从、跟风导致的——不管是买车还是购车。

  • “懂车才买XXX”系列

这种情况最为严重,诸如懂车才买奇瑞,懂车才买法/德/日/美系车,涵盖各种品牌各种阶层,各执一词蔚为大观-----在头条中碰到的这种系列的问题最多,不得不说“盲从”太过可怕。

一般这种现象,无非就是各家车企恶意竞争的营销策略,通过各种著名车评人、水军带起节奏,不懂车的人便“三人成虎”,也不去了解到底是为什么,就跟着不懂装懂的口嗨,非要认为某车销量好是大家都智障,盲目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

  • 大众烧机油系列/本田买车送机油系列

不管懂不懂车,好像如今略带嘲讽的说上一句“大众烧机油”或者“CRV不是送机油吗”就好像显得自己很懂车了----------但实际上这么说的人却是最无知的。

笔者在太多回答了说过这些问题的原理了,但效果甚微。因为很多人就是为了黑而黑,甚至还言之凿凿某朋友某亲戚就是这样巴拉巴拉,甚至很多丧心病狂直接说自己就这样(烧机油/涨机油),但很显然都是杜撰的--------连烧机油、涨机油是怎么涨的怎么烧的都弄不明白,不是跟风装逼还能是什么?

  • 跟风加装精品的

很多时候,车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精品装饰。

比如真皮坐椅还要加皮套的、纺布坐椅改真皮的,这些操作是真没必要:真皮加坐垫你还要真皮干啥?织布坐椅加坐垫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改真皮?

又比如中控台上放香水的,后视镜上挂佛珠的--------您就没考虑到急刹车的时候这些玩意甩出来砸您一脸吗?


以上,国内车主基本上的怪象就是源自于跟风,很多东西只要稍加思索就完全能想明白不是那么个事儿,但是就是不愿意去想,只会认为“那么多人这么干,我这么干准没错”.......可笑又可怕。


无聊到巅峰


都是无奈之举啊。

方向盘加套,那种手缝的,是因为当时买车的时候4S店送的套的那种,我往下扒的时候把方向盘的蒙皮刮破了,就搞了个手缝的弄上了。

座椅套,裤子后面的扣子把皮座椅挂了,也是破了,再一个,打孔的皮座椅那些孔不好收拾,还有就是熊孩子老穿着鞋上去,也是懒的收拾弄的。

太阳膜,颜色不深,就是单纯的为了少晒点,防窥。


戈壁滩的男人1


这是人家的车,想咋整就咋整。你没事瞎操心,浪费时间!


手机用户77714705266


各有需求吧,比如方向盘套,冬天拔手,得套个带毛的吧,夏天烫手,得套个什么冰丝的吧。座套,现在一般标配都是真皮座椅,那东西冬冷夏热,冬天得弄个暖和的吧,夏天得换个透气凉快的吧。摆件就有点多余了,无非给车里增加些小气氛,不是那么单调。所以说事物总会有它出现的道理。


虫虫爸31097570


我一直用的方向盘套,因为觉得方向盘有点细用起来不舒服,套着用起来很舒服😌


大海海464


1.真皮座椅要加座套,加隔热垫。

2.方向盘加个毛绒外套。

3.后视镜上要挂佛珠或者平安符,仪表台上要摆卡通小零碎,或者摆一瓶香水,殊不知这些都会增加安全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