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醉美徐坊

「夜读」醉美徐坊

「夜读」醉美徐坊

醉美徐坊

位于大山怀抱的小村庄徐坊,宁静、清幽,有一种令人无比陶醉的美丽。

在我看来,此村特色的确不少,首先是水井多且与众不同。除村民自家打的压水井外,村中还有三口井,一方一圆一梯形,各具特色。圆井位于村西,水清澈见底,可能是因为许久不用的缘故,井底长出了青绿的水草。井沿很低,井水也浅,只要拿个水桶,伸进去一挽,便可轻松挽起一桶水来,根本不需用井绳。井旁长有一棵高五六米的苦楝树,树皮暗褐色。深秋时节,苦楝树的叶子基本落光,结出的果实已变黄,一大串一大串缀满了枝头。地上也落满了苦楝子。这树栽种于房前屋后,在春夏之交会开出淡紫色花朵,有一股淡淡的香。圆井西南面山脚下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在阳光照射下,也给井增添了一股秀雅之气。

相比较于圆井,那口长方形的石井就显得有些“暴露”了。此井位于一条过村小溪的中下游,据介绍名叫漕井,是村民凿出来的,井底铺有石板,井四周也是用长条形石板铺架的。石板上长满了淡绿青苔,映照出井水一片幽绿之色,看不清井有多深。井旁向坡的一面长有还魂草,这种草对环境的要求极高,而它出现在此井旁,是不是说明村中自然环境没有遭到过污染和破坏?

梯形的那口井非常神奇,听村口的老婆婆说水质非常清甜,甚至有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时会特意装些井水带回去喝。此井位于几户人家屋后的山坡上。走一段通往山上菜园子的路,一口天然的小井便呈现在眼前。确切地说,这口井如同我小时候在田野里见过的“泉水沟”,即四周既无井沿,也无任何铺设,井旁长有凤尾草(也叫井栏边草)。看到有陌生人前来水井边探看,一位老人向我们夸赞此井的神奇——井水清甜可口,且长年不会干涸。老人热情地从家里拿来水勺让我们舀水喝。颇为奇怪的是,对于一喝矿泉水便会肚子疼的我来说,喝这样大半勺井水居然没有任何不适,可见井水之天然纯净。

村内村外野生植物繁多,其中不乏中药材。名字有些恐怖的蛇灭门草,结出的果实形似长条豆荚,村里人说是用来给烂嘴巴的小孩子清洗口腔用的,而熟知植物药性的李老师说,这种草尤对各种毒蛇咬伤有独特疗效,因蛇都怕所以取名“蛇灭门”。鱼腥草长在一片菜园的竹栅栏外,一大簇地生长着,摘下来凑近一闻,一股浓浓的鱼腥气扑鼻而来,这种草最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从梯形井下来,见到一种墨绿色植物,蹲下身想摸一摸其宽大的叶子,谁知友人告知是荨麻,其茎叶上的蜇毛有毒性,人或动物一旦挨着碰着会如蜂蛰般疼痛难忍,然而此草却是治风湿疼痛、小儿惊风和荨麻疹的良药。

沿途有溪水叮咚相伴,一路发现有叶片粗糙的盐红木,还有细密的蓼草开着粉紫的小花,虽不张扬,却也让人不能无视它们的存在。绿色的伞莎草,如同美女撑着一把花伞娉婷婀娜非常的有型。鸭趾草开着深蓝色的花朵,将花揉碎有蓝色的汁液流出,可用来做纯蓝墨水,字迹可保存久远。

该村不大,却有五六个姓,以宁姓居多,村人淳朴热情。进村的时候,住在村口的一媳妇利索地从树上捅下几个柚子,并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吃。我们一边美美地吃着,一边和她婆婆聊天。老婆婆家姓宁,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外出打工,小儿子留在家乡做泥工,平常的日子在展坪街上居住,照顾一对儿女读书。老婆婆因为八十多岁了,腿脚不灵便,便一个人留了下来。小媳妇极为孝顺,几乎每天往返一次,给她送药或带菜。因为村小已经撤销,大多数人搬到街上陪孩子读书,村中只留下了十几个老人居住,村子显得有些冷清。有一户人家养了上百只鸡,说是很多城里人都愿意买他家的鸡吃,因为放养的鸡不喂饲料吃的是杂草和虫子,鸡肉更鲜嫩,所以鸡也能卖个好价钱。经过村中时,遇见正在收拾地肤草的张老伯。张老伯背有一些弓,八十好几了还不闲着,力所能及地干一些活。他说自己种了三分旱地的地肤草,等把草晒干扎成芒帚,可以拿到街上去卖,赚点钱贴补家用。我还了解到村妇詹银凤拾金不昧的故事,当时她的儿子准备结婚家里急需用钱,可她捡到一万元钱后不为心动,想都没想就还给了失主。

这是一群多么勤劳淳朴的乡亲啊!

文章介绍

本文为抚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黄红梅作品,写出了徐坊之美,不仅景致美,人心亦美。徐坊的美好是社会的梦想,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人与村之间的祥和。

朗读者简介:

「夜读」醉美徐坊

陈成,抚州临川广播电视台《临川新闻》主播,抚州市春晚、临川区春晚主持人,参与主持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城市一对一》。

朗读者:陈成

组稿:抚州市作家协会

合作单位:抚州市全媒体中心

美编:胡嘉慧

「夜读」醉美徐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