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賣糧食過地磅時怎樣才公平公正?

迎客松


農民賣糧食過地磅時怎樣才公平公正?

每到農民賣糧食的季節,總是會出現農民被坑、被糧販子騙的情況。據說2018年末,在農墾寶泉嶺管局有個收水稻在地磅上做手腳被人發現了,掏了十幾萬才走,要不就扣人、扣車。所以,農民賣糧食過地磅的時候千萬要小心。

1、灌袋子裝車。這種灌袋子裝車現在已經很少了,畢竟有裝糧炮車的存在。在灌袋子的時候建議自己準備一個機械磅秤,而不是那種電子的磅秤。畢竟電子的磅秤也容易受電子設備的干擾出現重量上的差異,而機械的磅秤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了。這樣,您只需要找兩個人幫忙記錄灌袋子的數量,您盯著磅秤就可以了。

2、網上購買一個反信號干擾的設備,可以幾個朋友或者親戚合夥購買一個。在拉糧車上地秤之前,就開啟反信號干擾的設備,可以屏蔽那些攜帶地磅干擾器的糧販子的信號控制。

其次是也可以通過更換地磅測重的方式來減少做地磅的手腳。一般來說測重的地磅都是在鄉鎮,而且可能會有2-3個,都稱量一遍,看看檢測重量的差異如何。數量最小的、差異比較大的,可能是糧販子做的手腳,也可能是地磅擁有者自己做的手腳都有可能。

3、裝完糧食去上地磅的路上,必須跟著拉糧車,防止拉糧車半路做手腳。比如說車身兩側安裝兩個大鐵箱子,空車時裝滿石子、水等比較重的東西。裝滿糧食之後半路沒人跟車的情況下,半路把石子、水等放出去。通過空車加重、滿車減重的方式來剋扣農民的糧食。這種做法在我們黑龍江衛視的《新聞夜航》欄目有過報道。

賣糧食,都是大額資金的交易,自然會讓很多人都盯著。所以,裝車、稱重、結算等方面都要小心謹慎,防止有人在某個環節做手腳。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農民辛苦一季,收的糧食都想賣個高價,多賣點錢。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地磅集載重量大,靈敏度高,去皮方便的優勢正逐步取代傳統的“工農兵”老式衡量器。

近期經常可以看到黑心商販使用電子干擾器坑農的報道,鄉親們在賣糧食的時候也要多個小心了。那麼怎樣才能在交易中公平公正呢,小角這裡說幾點見解:

1,選擇信譽度高的交易經紀人

經紀人主要的臉色就是在農戶與糧食商販之間牽線,輔助交易。選擇信譽好的經紀人,他們會一碗水端平,在過地磅的時候,更加註意地磅的精準性和重量記錄。

2,多找幾家做對比

問問鄰居在哪家地磅稱重的,準確度如何?有口碑的基本就能公平公正了。

3,自己檢驗一下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測自己體重,進行核對。或搬一件500毫升的純淨水,整件稱過以後,再兩瓶兩瓶的往下拿,觀察數字顯示。如果誤差不多,就能基本公平公正。(配圖來自東方IC)



新農人視角


關於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問,不是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而是如何讓農民感覺到公平公正?

因為不管你如何做的公正,農民始終會擔心被做手腳,因為這種事情確實是存在的。那麼,農民是如何排除這樣的顧慮的呢?那就是貨比三家,至少先在另外一個地磅過一次,然後再到準備賣糧的地方過一次,如果差距不大,農民就放心了!我身邊的好多農民都是這樣做的。

而且,商家們都也明白這點,彼此都是認可這個做法的,所以農民們去過地磅,不管是不是賣到他這裡,他都會免費幫忙過磅,這也是商家們的默契。既然是商家的默契,那商家們肯定會事先溝通好的!

所以,能不能做到公平公正,關鍵並不在農民怎麼做,而在商家怎麼做,商家的人品決定了農民是否能獲得這份公正。

總之,任何事想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虛做假,並不在於怎麼做,而在於由誰做,“人”永遠是決定性因素!


原本良食


沒有公正的,最有良心的也的少幾十斤!!

多的就沒有數了!

今年我們這邊賣玉米有的一畝八九百元,有的三四百元!

我每年都是賣一千三四!!

盯磅盯緊了說你小氣,不盯吃死你!

還有這幾年的糧價,農資價,!

你說農民咋活???


用戶54719095417


現在農民賣糧食過地磅都很有一套的,首先他們會找自己知道重量的東西進過磅,覺得磅稱確實無誤,才會答應


北方的郎161765506


地磅有很多模式,不同模式下稱的重量都是有差的,別覺得地磅是高科技,連稱磅的人都不會調。而且還有解碼器,用搖控控制重量,要說怎麼防止別人地磅做手腳,還真的沒辦法,誰的稱,誰說的算。


農家小蘭子


農民賣糧食過磅時應選擇計量儀器檢測合格並且有報告資質證件單位進行。如發現計量不符可以打質檢工商部門電話進行投訴處理。


湘西北的山裡哥


現在的收糧食的基本上沒有騙人的,至少我們這邊沒有


河北小蝦米


自己賣過的東西,先在家裡稱一遍,用統一規格的袋子裝多少包,計劃好,整齊規範,這樣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萬丈紅塵行


可以用自己買的秤來秤重量,不要用買糧食的人的秤,小心有貓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