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中国有多少年轻人——穷得只剩房?

在如今,房价高涨。在很多人的眼中,甚至把“有房”与“无房”作为阶层的划分。然而,无房的大多是“穷人”;有房的就一定是“富人”吗?

悲哀!中国有多少年轻人——穷得只剩房?

仅作配图

有多少年轻人,因房而穷?

年轻人,是购房的主力军,同样也是消费贷款的主力军。据了解,在贷款人群中90后的占比接近50%,在贷款的额度上也十分惊人,人均债务甚至超过了12万。

年轻人成为消费贷款的主力军,是否就意味着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挥霍无度呢?当然不是,因为大多数年轻人贷款并不是为了吃喝享乐,仅仅是为了这个字——房。

在房价高悬的时代里,房,成为了80后、90后的梦魇。为了买房,需要一个家庭花光积蓄付首付,需要一个刚步入社会或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背负二十甚至三十年的房贷。

一套房,犹如一个动力十足的“抽水机”,不停地抽取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同时抽取的还有年轻人对梦想的执着,对生活的激情。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钱本位”思想比较浓厚,也是时势造就。

最悲哀的穷,或许就是守着“销金窟”!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房子就是一个“销金窟”(对于炒房者来说,或许是“吸金石”),微薄的工资源源不断地往房子上填。

房子,在社会上是财富的象征,是不少家庭最值钱的东西,但是,这个值钱的东西却锁死了不少人的消费能力,让人的生活品质大打折扣。因此,不少家庭尤其是年轻人的家庭,往往穷得只剩下一套房。

那么,果断放弃这个“销金窟”,去过潇洒的人生又如何呢?

然而吗,要清楚的是,房子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具备居住属性。说一个很现实的事情,如果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要结婚,房子往往是婚姻的基础;如果想让自家的孩子就近上学,或者上一个比较心仪的学校,往往需要房子这个“准入证”。

房子成为了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东西,致使其有恃无恐地保持着高“贵”的姿态。而年轻人,要买这个奢侈必需品,就往往付出一些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穷,最悲哀的穷,“让人羡慕、自己清楚”的穷。

房子,最不合理的商品,本是生活必需,却兼具奢侈属性。有多人因为它而“穷”,而又有多少人连“穷”的资格都没有。希望房子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渐回归居住属性,成为每一个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