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德国人:再富也要“穷”孩子

进入2019年,一个名叫蒂姆·海因茨的德国小伙开始了他的24岁人生之旅,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因为他的亲爸是拥有10亿欧元资产的德国某运输公司的董事长。但是,他却不我们想像的那么有钱,大学毕业后,他每个月只能从父母的财产托管机构得到最低的收入,这个收入仅能维持他最基本的生活费,其他得靠自己去赚。

富裕的德国人:再富也要“穷”孩子

德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富裕国家之一,富裕的德国人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他们大都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也许是太多的残酷现实让他们有了这样一致的理念:他们认为娇惯了的孩子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制力,长大后会要吃亏、会走更多的弯路,会很难适应社会;既然每个孩子早晚都要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与其让他们未来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多吃些苦,从小就让孩子在困苦中练就生活的能力和本领。

富裕的德国人:再富也要“穷”孩子

同样,德国大多的“富二代”也会慢慢适应了父母对自己的“苛刻”,24岁的蒂姆表示:“父母的钱,我无权拥有,也不想拥有。”德国“富二代”大多会认同父母对自己的“苛刻”,他们认为:父母不把钱用在孩子的享受上,而是用在父母和社会需要的地方,这是明智的;此外,父母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也就给孩子留下了奋斗的机会,孩子未来通过自己的获得了财富,会比从父母那里获得现成的财富更有意义。

富裕的德国人:再富也要“穷”孩子

有钱的德国父母是如何“穷”孩子的呢?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让孩子自己掏钱“买苦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一个教育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在德国每年的学生假期中,都会有一大批中小学生万里迢迢去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贫困国家和地区,这些年轻的中小学生去到这些地方后,既不是旅游观光,也不是勤工俭学,而是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以此来获得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精神等。

另外,这项活动的一切费用均由孩子自己出,在孩子的基本生活费中列支,需要孩子自己想办法筹措和使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自己掏钱“买苦吃、买罪受”。 据说,这项活动现在已经成了每个德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

富裕的德国人:再富也要“穷”孩子

2、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

“富不过三代”是我国的一个古训:下一代面对巨额财富很难保持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第二代可能还会守住现成,第三代就有可能要坐吃山空了。在我国很多有钱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也有人已经认识到,坐拥万贯家财不一定就是好事,但是,我国的有钱人大多却不会像德国人一样用这个道理来面对实际问题,至少不会像德国的一些富人一样如此认为:如果让年轻人轻易得到了巨额财富,就极有可能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

富裕的德国人:再富也要“穷”孩子

在我国,富有的父母常常会给下一代留下足够多的财富,例如金银珠宝、房产、股票、资产、积蓄等;而德国的有钱父母,大都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子孙,而是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财产都捐给慈善事业。同时,德国的绝大多数子女也非常“配合”父母的做法:不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遗产,他们相信真正的幸福是来自自己的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