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大族人家里,假如长子去世了,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利更大?

一双赶脚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突然想到了两件事,对于古代的大族家里,也有不同的情况。



赵匡胤也有儿子,但是他却把王位传位于兄弟赵匡义,大家都知道“斧声烛影”的故事,可能历史真相不可能再还原,我们都是在猜测和推断,但是通过这件事,还是可以看出次子比长孙的权利要大。


但是,我们又知道朱元璋把自己的皇位传位于儿子朱允炆,可见孙子在朱元璋的眼里比次子的权利要大,但是后来儿子朱棣不服,夺取了侄子的皇位,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所以认为,长孙和次子的谁的权利大,主要还是取决于两点,一是在爷爷眼里的位置,更喜欢谁更倾向谁,谁的权利就大。二是看次子和长孙谁更强势一些。如果不能驾驭自己的权利,那么有权也是形同虚设。


我是焱垚


古代大户人家可以娶三妻四妾,子嗣众多,虽然都是亲兄弟但不一定是一母所生,古人讲究长幼有序,也讲究嫡庶之分,无论是继承还是当家都要按照顺序来。


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家族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一定是嫡长子,嫡长子也就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孩子。


正妻就是明媒正娶的第一个合法妻子,正妻所生的孩子是法统以及血缘上最纯正、最合乎规范的接班人,在之后进门的都是侧室,侧室所生的孩子为庶出,较嫡子的身份就差了一层。



长子不一定嫡子,这种情况下长子的死对于家族权利影响不大。


表面上家产分配嫡子和庶子是一样的均等分配,但实际上嫡长子还是拥有很多优势特权的,在名位继承上也是嫡长子优先。


古代大家族的当家人一般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祖宗祠堂也是由嫡长子供奉,如果嫡长子早亡,那就要看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是否成年,如果嫡长孙也已成年,那理应继承嫡长子的所有权利。


至于族长人选可以让给年纪稍长一点的叔叔来当,毕竟家族事物错综复杂,有的大家族还有生意打理,年长一些的人处理起来更加方便。


如果嫡长孙未成年,那么继承家业的就由晋升的嫡次子来继承,所以无论是大家族还是皇室江山,继承人都必须是长子长孙。


皇室继承最有名的案例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不幸去世,当长子去世,别人都以为会传位给第二个儿子,可朱元璋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却给了长子的儿子。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王室严格遵循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当长子去世时,孙子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根据明代《大明律》记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官员享受世袭罔替有规定:


文武官员如果享受世袭爵位,必须按照继承顺序,首先是嫡长子孙、其次是嫡次子孙、接下来是庶长子孙、最后是弟侄。


也即这里的承袭顺序是先嫡后庶、先长后幼。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权利的向往都是趋之若鹜不择手段,每一个英年早逝的嫡长子都会引起一波争夺权利的暗流,有些人会在这变化中看到希望。


有书课堂


问:在古代大族人家里,假如长子去世了,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力更大?

这里问的是古代大族人家,也就是士绅阶层,说白了就是大家主,大财主,大户人家,问的不是皇室王侯。

所以回答就绕开皇室王侯,因为皇室王侯都有事实,也用不着我们来回答,朱元璋等皇帝们已替我们回答了。

过去的大户人家大都是一妻几妾的,妻生的子为嫡子,妾生的子就是庶子,如果分家,按规矩嫡子庶子应是均等的,如果继承名位,那就嫡子优先了。

大户人家的名位一般就是祖宗牌位和族长,祖宗牌位应该都是传给嫡长子供奉,那么族长也应由嫡长子继承。

如果嫡长子先于父亲逝去,那就看嫡长孙和嫡次子的年龄了,如果嫡长孙已成家,祖宗牌位就传给嫡长孙供奉,族长很可能就由年纪大的嫡次子继承。如果嫡长孙未冠,而嫡次子已成家,因嫡长孙要随母守节,那祖宗牌位和族长只能由嫡次子继承。

大户人家里的权力也就是处理和解决一些家族中的事情,这就要由年长一些的来承担。

祖宗牌位和族长于一人,这个人的权力就最大,祖宗牌位和族长分二人,二人同享权力,但族长的权力要大些。

但是不管怎样,在大户人家的爷爷故去时,嫡长孙的位置无人可替代,自古就有"头孙顶一子"的说法,摔老盆和引魂幡心须是嫡长孙的,幼小的都是被人抱着去完成仪式的,嫡次子只能居其第二而去抱灵位。





金苹果老楊


先确定长孙的概念。这里有现两个看法:

第一个观点:所谓的长孙指的就是老大的儿子!也就是说老大不管多晚结婚,只要是他生的第一个男孩,那就是长孙! 老二的长子不管是比老大的长子大或是小,通通不能算是长孙!

第二个观点:长孙和长子长孙是两个概念,大哥的儿子叫长子长孙,儿子不管大小,其年龄大的的孙子为长孙。以前大哥不结婚,二弟是不敢结婚的,但是大哥未生儿子二弟确可以先生儿子。

中国法律长孙的定义是长孙是年龄最大的孙子,不一定是长子的儿子.长孙在法律中没有特别的权利和义务,和其他同辈孙一样。

古代对长孙的定义嫡长子是正房所生第一个儿子(一定是正房)地位很高,嫡长子是一个家庭爵位财产土地的主要继承人,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如周朝,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皇位,而其他儿子则封为下一极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爵位,其他儿子则封为士,依此类推,很严格的等级制度,直至平民。 嫡长孙是嫡长子的嫡长子,最大的儿子的最大的儿子不一定是嫡长孙,因为在封建社会,嫡系和庶系是有完全不同的地位的,他们是兄弟关系,但是更是君臣关系。


泰山木32140178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首先长孙自然也要看是不是嫡长孙,如果不是嫡长孙的话,那么其顺位继承的资本根本就高不到哪里去。

所以说嫡长孙和次子之间的争夺才能勉强算是势均力敌的,毕竟这一套宗亲制度的理念对于古代华夏和周边民族的浸染太深了。

不过相对而言女真,契丹,蒙古等游牧或渔猎民族对这套概念是不如汉人那么看重的,尤其是在政权建立的早期进程中。

第一个例子,作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的金熙宗完颜亶和金太祖之弟金太宗完颜晟的争夺。

金太宗本来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磐继位的,但他毕竟只是个镇守后方会宁府的皇帝,威望不如自己的哥哥,而且诸如粘罕和完颜宗干等将领也声威颇盛,作为一个还残留着大量宗族社会传统习俗的新生王朝,金帝国的内部对于皇位继承的顺位资格并不是很在意,他们更加注重皇位继承者个人的资质,他们都崇尚英雄。


所以完颜亶的上位其嫡长孙的身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正是女真贵族派系之间相互斗争制衡所产生的一个结果。这么说吧,如果完颜亶小小年纪就展现出雄才大略的一面,或许就没有人愿意扶持他上台了,他爷爷金太祖死了,父亲也死了,那些叔叔们支不支持他还真没有像大宋那些儒士文官敢吱个声。毕竟女真统治者可不管你是不是士大夫,惹恼了就往死里打。大家都是更多为了利益。

完颜亶上台以后起初日子也不好过,在打倒粘罕派系后。前皇帝的儿子完颜宗磐势力愈发强大,甚至敢在朝堂之上用刀威逼身兼熙宗养父和太傅身份的完颜宗干。

相比而言,辽朝人就更不符合规范了,因为作为嫡长子的耶律倍由于老妈的偏爱而不得不让国给了弟弟耶律德光。


不过,后来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倒是成了辽朝第三位皇帝。

而元朝人也不是很在意这些说法,所以忽必烈是传位给了真金的第三个儿子铁穆尔。

综上所述,游牧民族而言,相对更看重个人能力,以及各自支持者所拥有的势力。汉族而言嫡长孙优势始终在。

而汉族传统则更加注重宗法制的规范,所以像宋朝太祖和太宗这样的例子是鲜有的,最多是像朱棣这样篡位。但我们也知道,朱棣虽然篡位成功,还是被方孝孺这样的儒生骂了个狗血喷头。传统宗法理念和儒家忠君思想还是非常根深蒂固的。


普鲁士之魂


1:传统观念,长房长孙(长子的长子又必须是第三代的老大)的位置更高,如果第三代老大不是长子的长子,则话语权比长房长孙降半级,实际会处在长子长孙和长孙身份之间的尴尬处境

2:长房长孙分家产参与儿子们同分,我爷爷去世分东西,就有人提议(例行提议,非临时提议)我爸兄弟4个加我大哥5个人参与分东西,我爸兄弟们当时无意见(放在现在估计行不通了),其它孙子木有机会。

3:在那个穷的,老子死了后代们穿不起孝服的年代,长孙和儿子们一起戴孝,其它孙子戴不起就没办法。

4:去年我四叔跟我告述,家族的一些公共事务因为说我大伯父不在了,应依次其他兄弟说了算,我告诉他,大伯父在时大伯父客观上有80%的决定权,其他兄弟三个有20%决定权,大伯父不在了,他长子有40%的决定权,其它三个兄弟有60%决定权,我四叔沉默良久,认可了我的说法。

实际上家族事务,我大伯不在,其它叔伯虽然有机会说话了,但是我大哥还是有一句话否决权,其它叔伯也只能牢骚抱怨。

3:家里我太爷、爷爷、我大伯依次是族长,大伯没了,我大哥(大伯长子)是公认名义上的族长,其它叔伯没有这种身份……

这是嫡长子传统在现在普通人家的现状。


神乎其技2015


这个问题有趣。

孙儿比儿子地位高,老子宠爱孙子天经地义。

中国式大家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死了怎么办?嫡长孙与次子哪个地位高?

历史上有一个小细节,也就是一个传说,深宫大院里流传一句话,叫做“抱孙不抱儿”。

为什么说《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剧呢?

有一个画面非常生动,明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未来的隆庆皇帝,有了一个儿子。

嘉靖皇帝亲自到他府上看看这个孙儿,还抱了抱这个小子,非常的欢喜,这个小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明万历皇帝朱翊钧。

这个事朝野非常震撼,老皇帝日理万机,活的比一些儿子都久,见惯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长久的修仙问道,怎么还这么重视一个孙儿?

明世宗隆庆皇帝朱厚熜是嘉靖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

所以他对父亲的到来也是诚惶诚恐的,不敢丝毫怠慢,而且各种吃醋,父亲都没抱过我,却来抱你这个小家伙,各种醋性大发,让人忍俊不禁。

所以,儿子孙子重视哪一个呢?

我觉得皇家一般都重视孙子辈,也不一定就是嫡长孙,康熙传位雍正,有人就觉得,雍正是命好,有一个讨康熙喜欢的儿子。

我觉得这方面的原因确实有的,当然还是四爷兢兢业业了。

如果不是忌讳父死子继的传统,皇孙年纪过小,康熙就把皇位直接交给乾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就是大明朝的开始便上演了“一出好戏”。

太子朱标早死,皇位继承人死了,这可难住了朱元璋,刀子杀蒙古人他眼睛都不眨,但是这皇族可都是他的血脉,他是穷怕了,不忍心让子孙遭难,动哪一个他都不忍心。

权衡利弊之下,他传位给长孙朱允炆,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也是因为这个,为以后的燕王反叛,骨肉相残埋下了伏笔。

很大程度上,老朱就是依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的,他觉得,这皇长孙比燕王晋王重要多了,正所谓,“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

但是燕王不这么想啊,我们给老爹拼死拼活的打天下,皇位给大哥也就罢了,好不容易老大死了,原以为出头之日到了,没想到便宜了一个小毛孩子,让我们服从一个男孩子,我可不愿意。

燕王等一群儿子哪个不是佣兵自重,死人堆里杀出来的,所以都不服气朱允炆。

朱元璋是估计错了,他小看了那几个能闹腾的儿子,特别是朱棣。

元代也有一个例子,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长子真金太子英年早逝以后,立了真金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继承人,虽然并没有明面上立其为皇太孙,但忽必烈却将原本属于真金太子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了铁穆耳,间接表明了传位给铁穆耳的意图。

铁穆耳之后长期在北方军队历练,拥有北方边军的支持。所以在忽必烈死后顺利继位,是为元成宗,在位十三年。而成宗这个庙号在庙号中属于相当不错的了,说明铁穆耳干的还可以。

个人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逸谦吧唧吧


按照西周时期周公旦主持制定并延续千年的礼仪制度,汉族家族上至皇族下至普通百姓,均要遵循“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继承宗法。长孙与次子哪个权力更大,答案分情况而定。如果过世的长子是嫡子,那么嫡长子这一系属于大宗,假如长孙是长子所生,那么长孙在家族中的地位高于次子。以明朝初年为例,洪武年间,太祖嫡长子皇太子朱标过世,朱元璋没有选择仍然在世的其他皇子做皇太子,而是选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皇太孙,后继位为建文帝。假如长孙非嫡出,次子反倒是嫡子,那次子在家族的地位和权力远高于长孙。假如长子次子均非嫡出,那正常情况下,因次子是长辈,长孙也没有优先继承权,次子地位较高。

当然,世事无绝对。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家族甚至是十分显赫的大家族也会一时出现庶出地位高于嫡系的情况,但往往非长久之计。如孔子嫡系子孙衍圣公,在第70到72代衍圣公孔宪培时期,嫡系的衍圣公反倒每天到非嫡系的长辈“十二府”请安,衍圣公大权旁落。究其原因,主要是第68代衍圣公早亡,其年长的兄弟实际掌握大权,继位的衍圣公因年幼,对叔祖辈请安,由此形成惯例,延续至第72代衍圣公时期,但孔宪培的夫人于氏入门后,对此很是不满,因于氏是乾隆朝大学士于敏中之女,且与皇室关系密切,甚至还有传言其是乾隆皇帝之女下嫁孔府,于氏遂上报朝廷,朝廷下令严查,权力重归衍圣公,孔宪培的两个叔祖父因此受到革职圈禁等处分。


沧海拾遗录


针对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利更大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继承权来说明。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中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这个家族中的长子为嫡出;第二种是这个家族中的长子为庶出。在第一种情况中又有两种可能,一是长子去世前家族还没有指定继承人;二是长子去世前已被确定为继承人。下面就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社会家族的继承制度。

在古代社会里,遵照宗法继承制度,继承时以嫡长子为先,如无嫡长子,则在直系子孙中依次确立继承人。嫡长子的身份确定准则为:如只有一妻而无妾,则以长子为嫡;如一妻多妾,则妻之子为嫡,妾之子为庶,是否为嫡长子看年龄。

由此看来,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原则在各朝也有相应的法律来支持,比如唐朝,嫡长子病亡或有罪,立嫡孙;无嫡孙,立嫡子同母之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不立嫡长者,徙一年。

所以,古代社会家族中的继承次序为(从高到低):嫡长子、嫡长孙、嫡子、嫡孙、庶子、庶孙。

其次,我们分别讨论一下长孙和次子的权利问题。

第一种情况,假如此家族中的长子为嫡出,也就是嫡长子。他在去世前并没有被确定为继承人且其子还小,按上述说法应该是嫡长孙来继承,但这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因为嫡长孙因太小而不能管理家族。

那么,这种情况下,继承人肯定会在其他嫡子中选年长者,如果这个家族中的次子也是嫡出,那人选必然是他,其权利也大于长孙。如果这个次子是庶出,而且还有其他嫡子存在,那他根本没有希望成为继承人,其权利自然不如长孙。

第二种情况,这位长子为嫡长子且在去世前被指定为继承人。这种情况完全按照宗法制度进行,即由他的儿子(嫡孙)来继承。那么,不管你次子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没有资格来继承,作为继承人的长孙权利自然大于次子。

第三种情况,假如长子为庶出且家族中无嫡子与嫡孙。和第一种情况一样,如果未确定为继承人且儿子很小,则次子权利大于长孙;如已被确定为继承人,则长孙权利大于次子。

第四种情况,假如长子为庶出且次子为嫡子。这种情况当然是次子权利大于长孙。如长子、次子都为庶出且有嫡子,那么长孙与次子无所谓谁的权利大谁的权利小,因为他俩根本没有权利。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古代的继承制度,虽然规定很细致而且颇为严格,但在具体执行中也有多般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因地制宜的。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封建家族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能更好的维护家族稳定。

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正是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总结。题主说的这个问题很笼统,没有说出嫡庶之别,因此存在很多种可能。但不论什么情形,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野史也是史


长孙的继承概率大点。

首先,古中国是宗法制社会,父子相承,而非兄弟相袭。小宗要保证大宗,确保大宗子孙延绵。如果次子继承,那长房子孙怎么立足,是要剥夺长房子孙的继承权吗?

接着谈下,古代长子死后,却传给次子的例子。梁武帝萧衍一直活到80多岁,因此他的长子昭文太子于梁武帝之前就去世了,但昭文太子却留下了好几个成年的儿子。梁武帝舍弃长孙而立次子为太子,因此侯景之乱时,各地藩王虽集20万大军于建康(今南京)台城附近,但都各怀鬼胎,盼着也能兄终弟继,自己继承大统。于是梁武帝饿死台城,简文帝(即梁武帝的次子)成为侯景的傀儡,侯景虽然被梁元帝(原梁湘东王)所灭,但梁氏经过侯景之乱和宗室自相残杀,最终元气大伤,没有几年就灭亡了。梁武帝的例子成为后世帝王的殷鉴,明太祖在考虑传孙还是传子也有所借鉴。

最后谈下古代最常见的,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自然是明太祖传皇太孙(太子朱标庶次子)而没传给儿子。其他例子还有南宋孝宗太子(今西湖太子湖埋葬的两太子之一)死后传给太子之子,但可惜太子子孙都夭折,所以才传给皇三子即宋光宗。元世祖真金太子早于忽必烈去世,元世祖于是传给自己的孙子,真金太子的三子铁穆耳。

综上所述。一般都是传长房孙子而非传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