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偉強:攻項目抓環境促工業經濟健康發展

2019-04-08 14: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胡穎

城西新區在我市“一城兩翼”的規劃中應運而生,誕生之初便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如今,更是義不容辭地擔當起推動我市工業經濟向好、向穩、健康發展的重擔。同時,今年年初,城西新區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今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各村也已陸續拉開美麗鄉村建設的序幕。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城西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偉強,他以三個關鍵詞明確了今年的三大方面工作。

關鍵詞一:克難攻堅

今年,我們制定了《城西新區2019年度克難攻堅項目及責任分解表》,共梳理出28個亟需攻克的項目,其中包括市重點工作、新區重點工作、民生實事以及人居環境整治四大塊內容。為加快項目建設,我們優化了內部結構,將新區分為李店片、花川片、梅壟片,成立了攻堅項目建設專責小組,每一個項目都標明解決措施、責任單位、分管領導、責任領導以及攻堅人員和完成時間。目前,已經完成打通花溪路東路段、330國道南移政策處理、安德電器徵地政策處理等攻堅項目。

我們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城西新區經濟工作的“牛鼻子”“生命線”“主引擎”,通過落實項目建設領導包辦制、終身秘書服務制、重點項目日報制、督辦檢查制、定期協調製,進一步提高項目服務效率,創造“高新速度”。始終圍繞加快小微創業園建設加壓奮進,加快規劃、招租、建設進度,使小微園儘快形成經濟增長點。同時,加大簽約項目建設考核力度,所有簽約項目都要明確開工時間,明確進度目標,明確完成時限,倒排工期,強力推進;加大開工項目建設考核力度,以考核項目開工率、投資到位率和投產率為重點,實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報,形成“信息項目抓跟蹤,跟蹤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的良性循環。

現在,我們在貫徹落實既定思路的過程中,還面臨諸多亟需破解的難題和工作推進過程的諸多障礙,但我們會盤活黨政幹部一盤棋,以重點領域、重點難題的突破為切入點,找準具體可行的途徑辦法,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新氣象、新變化。

關鍵詞二:工業發展

城西新區是我市“一城兩翼”的主體部分,城西的工業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市工業的發展。我們以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為載體,踐行“一線工作法”,做深做細“三服務”活動,做到信息暢通、政策貫通、服務聯通,當好企業的服務員,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激活發展活力。

新的一年,城西新區主要以搭平臺、抓招商、引項目為主抓手。具體來說,主要是搭建好農業裝備高新區、農業裝備科創園、電商物流小鎮、中小科技創新企業園等平臺,為企業搭建起發展空間新格局,以及搭建好招商引資信息化平臺,進一步優化投資項目,健全獎勵機制,吸引客商前來投資。同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實實在在地繼續招引一批優質項目。3月中旬,農業裝備科創園便已經完成與眾興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簽約儀式。此外,還要對標省內先進,加快趕超發展,爭先進位。

關鍵詞三:環境整治

就目前看來,城西新區面臨著道路最破、垃圾最多、廣告最亂、赤膊牆最多的現狀,亟需脫胎換骨。也正因如此,前不久,我們召開了規模龐大的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以高要求、高標準、全覆蓋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

說起環境差,這其中存在一定的客觀因素,但主要原因還在於各行政村對民生福祉的考慮不夠,對環境整治、提升的投入不足,百姓的習慣也還未養成。今年,我們主要以農村生活汙水、垃圾處理和風貌提升為主攻方向,以“三無、四化、五清”為主抓手,涉及農村改革、赤膊牆整治、汙水垃圾治理、廁所革命、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由點到面、由面到全域推進,全面整治、全民參與,同時工業區的環境也將進行大整治。

目前,在書記質詢會、環境整治提升會等推動下,城西新區各村黨員幹部帶頭先行,短短半個月,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效就已經有所體現,相信過不了多久,城西新區全域面貌將會有較大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