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到了,你还记得哪一首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词?

青山红豆心


清明节即将到来,忽然想起了徐熥的诗:“人间春色太无情,不管音容隔死生。满地梨花坟上雨,一番零落又清明。”

这大概说的是江南的清明,四月芳菲已尽。而北方的天气只是刚刚有了暖意,四月芳菲还未盛开,枝头还没有花朵,带雨的梨花还要等待一些时日。

清明也是24节气中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民间有清明难得晴的说法。

北方的清明更常常伴随着大风天气。即使没有更多的花盛开,也能感受到清明特有的气氛。

清明是中国汉族等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天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

据说焚烧的青烟能传达生者对死者的思念。火化纸钱可以让先祖衣食无忧,不愁吃穿。

现在多数要去公墓祭扫。公墓设置定点的焚烧区。而郊外的孤坟荒冢又如何呢?

黄庭坚有诗云:“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同时诗人在清明节来临时,触景生情,也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人乞祭余骄妾妇”说的是古代,那些专靠到坟茔地里乞讨人家祭祀剩下的供品,以饱食终日,且炫耀于妻妾的人。

“士甘焚死不公侯”说的是拒官隐居,虽被烧死亦不甘心妥协于社会的正直之士。

一样人生,两种境界,暗含着诗人对介子推高蹈品格的肯定与赞扬。

介子推“割股奉君”,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

历代诗文家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清明节的来历和上巳节有关。上巳节在每年的阴历三月三,临水宴饮,曲水流觞。

上巳节是为了祭祀掌管爱情,生育之神的日子。

那时规定所有未婚男女必须去郊外河边相会,临河洗浴,祈福消灾,顺便公开谈情说爱。如果不去,将受到惩罚。

到了唐朝上巳节的风俗被淡化了,上巳节的一些风俗被移植到了清明节中。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临近,后人就把这三个节日归到了清明节这天。这样原来的官方盛会变成了祭祖,扫墓,郊外踏青等活动。

“曲水流觞”总会让我想起《兰亭序》。也就是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內史王羲之亲朋谢安。

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楔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成为千古佳话。

当时,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水中。

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据史料记载,在这次游戏中有11个人各做诗两篇,15人各成诗一篇,16人做不出十个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被人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称为书圣,《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

而这一儒风雅俗,流传到今天。

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文化类节目《诗书中华》。可以说是这一儒雅风俗的传承。

清明节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深远,缅怀已逝生命,是最有生机的节日,又一次迎接大自然的生机,扩大大自然的生机。

大自然到了清明节时更是生机勃发。从古至今当然还有很多描写清明节的诗篇,人们将一直吟咏这样一个有生机的节日。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24帧半


清明时节雨纷纷!很多人会想到这首诗吧,我也一样,清明节到来我好想念一个老人,我的爷爷。

爷爷去世那年,我还在读小学5年级,那一天中午,我吃完午饭准备去上学,刚走到门口路边就看到爷爷坐在石凳子上,手扶着拐杖想要站起来,尝试了几遍,可还是站不起来!

我在一边看着却不敢相信,往日健壮的爷爷怎么突然这样,我们偷枇杷果那个举起拐杖追着我们的爷爷,90岁了还一个人去放牛,回来的时候还扛着一大棵树回来的爷爷,为什么坐在石凳子上站不起来了?

“来孩子,来扶我一下”,爷爷的声音就这么苍白无力,我扶着爷爷消瘦的身体一步一步缓慢地回到爷爷的房间,慢慢地扶着他坐在床上,倒了杯水给他,喝完水后爷爷就躺下了,我看到爷爷休息我才去上学了。

没想到爷爷这一躺就永远没再起来了,放学后回家的我听到了爷爷去世的消息……我没哭,想哭却哭不出来,一滴眼泪都没掉下来,爷爷在床上被白布从头盖到脚,妈妈在旁边哭得厉害,跟我说爷爷走了,赶快叫一声爷爷。然后我也没叫,全身被白布盖着的爷爷只露出一只很是苍白的手,有的人不敢看,害怕。我却是伸手去摸了下爷爷的手,没有了血色的手很冰凉。

晚上做白事,上山安葬了爷爷,回家后已经是凌晨5点了。我没有睡意,坐在楼顶上望着爷爷安葬那个地方,想起了还小的时候。

爷爷记性不好,门口前有两棵枇杷树,因为熊孩子多,偷枇杷果的。有时候我去摘都会被当成偷果的,爷爷本来是拄着拐杖走路了,一发现有人就举起拐杖追着跑,想到这里我居然笑了。

我没见过奶奶,我还没出生奶奶就不在了。爷爷一个人住,几个儿子每个月轮流送米和钱给爷爷当生活费。我有时候玩累了就跑到爷爷家,正好他一个人在吃饭,他看到我来就拉我过来帮我盛了一碗饭,台面上只有一个菜,一大碗的豆豉和几片五花肉,爷爷却笑得那么开心,不停地给我夹菜,把肉都夹给我了。我的记忆中,我应该不只一次跟爷爷单独吃饭了,每一次都能看到爷爷那开心的笑容,走的时候还给我几个水果,不是买的,那是他在山上摘的野果!

现在长大了,懂事了才知道爷爷那时候有多么的孤独,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住,所以我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会笑得那么开心。可惜那时候我还不懂事,不能孝敬爷爷,现在有能力可是也孝敬不了爷爷,希望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好好孝顺你,

爷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j疯华争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时间想起我身边的一件真事,还有这句诗。


左边是妻子的墓,右边是老人住的房屋。

一个老人为妻子守墓31年,并且住在坟墓里面,每日挨着妻子的坟墓睡以诉相思之苦。

这件事发生在湖北恩施也就是我的家乡,前几天见过这位老人听老人诉说过往事,很多媒体也报道过。

老人今年79岁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之前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取的是自己的嫂子,自己的二哥因为某些原因去世的早,但是这段婚姻没有感情,所以没过几年就离婚了,有一个女儿。

后来一直带着俩孩子上学,还带着自己哥哥的一个孩子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

后来过了几年,便遇见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自己学生,她身体不太好一直受肾炎的困扰,刚开始只是认识,后面开始书信往来,再后来感情越来越深,直到1986年两人便领了证,领证的时候她已经病很很严重了,基本属于卧床不起。

领证没几个月妻子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才22岁,老人说过这段婚姻有名无实,为什么领证就是为了名正言顺的给她料理后事和守墓。老人把家搬到了坟墓旁,刚开始就在坟墓旁搭一个棚子晚上挨着坟墓睡,把工作也辞掉了,所以40几岁就退休了,一直给妻子守墓,一直到前年也就是2017年,老人得了脑梗才不得已去县城接受治疗。

老人有一点钱就给妻子修墓园,一直到现在这个规模,并且自己的生活日常都在墓园里面。

上面是墓园整体的样子。

也许用这首诗形容老人的举动不恰当,毕竟苏轼是写给自己的结发亡妻,但是我觉得老人用31年的坚持诠释了比诗里面更加伟大和深刻的爱情。
这是老人墓园的大门,我上次还特意去参观过。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我听老人说自己简单的梳理一下,可能文笔不好见谅。我知道可能有一些人不赞同老人的做法,但是希望嘴上留德,毕竟老人这么大年纪了,而且老人这样的举动试问世间几个人能做到?


乡村双儿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我的父亲在前年这个时候被查出得了肺癌,一年多的治疗父亲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苦苦地支撑着。这期间父亲一直忧心忡忡的,他总念叨着说:“老大(指我)还没结婚呢,我就得了这个病,老大的命太轻了哇”;总念叨着说:“老二(我弟弟)家两个小孩,经济压力这么,我再也帮不上忙了”;总念叨着说:“你妈她记性不好,啥事都要来问我,我要走了,她问谁啊?”

直到去年秋天,父亲受不了癌痛的折磨,一个人悄悄的在一天夜里上吊自杀了。我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当我跪在灵堂前,回忆起父亲生病后的一幕幕,感觉一切都那么不真实。

看到这个问题中清明节这几个字,不禁又让我回想起去年秋天父亲走后,晚上守灵的时候。我跪在父亲的棺材前,过来帮忙一起守灵的亲戚邻居们在一旁打麻将,噼里啪啦的麻将声中偶尔夹杂着他们对父亲生前的回忆。学生时代背的陶渊明的《挽歌》突然映入脑海: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愿你在天堂里再无病痛和烦恼


大学物理教程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词,最著名的当然是杜牧的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了。


记忆中的清明节,总是和奶奶联系在一起的,每次到了清明节,我最想念的人就是我的奶奶啦。

奶奶是个小脚老婆婆,从小时候起,就记得奶奶老是在忙,在昏暗的灯光下调煤生火,去麻市上拧绳,在南屋的地上喂蚕姑姑;放学回来的路上总看到奶奶在路边拾铁,因为那时候我们这里有个国营铁厂;要不然就在碾房推碾,顺便去对门的马家院和另外的小脚老太太聊天;要不然还会在我们饿了时拿钥匙开了柜子给我们拿米虫蛀了的饼干给我们吃,在我们嫌弃地一哄而散时自己把饼干吃掉;七十多岁了坐在大门口做自己的装老(就是死了之后穿的)的衣服,那样的从容自然;八十多岁了鬓边的白发竟然又变黑了,满嘴的牙没掉一个;清冷的早上给要饭的老爷爷和他儿子一人盛了一碗饭吃,走时又用罐头盒子给了人家两盒子粮食,我那远方赶来的舅姥爷来了走时只给了人家十斤玉米;九十多岁上去世时,十月初四身体不舒服也不说,十月初六早上永远闭上了眼,没有拖累儿女一时一天。


我那可敬可亲可爱的奶奶呀,我好想你啊,在清明节到来之时,请接受我最最真挚祭拜吧。


昨夜长风69146218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我念母亲 。岁月匆匆、泣别母亲不觉又已三十多个年头了,冷冷清泪、她舐犊之情至今我还历历在目、仿佛如昨。 我记得、母亲在她迴光返照的弥畄之际、还紧握着我现在妻子的手、一直叼念着我孩子的名字。 是的、当时我儿细女细、正是我与生活拼愽抗争、为一家生计奔波最需要人扶持一把的时候、我最可亲、最可信赖的母亲正是在这个时候离开我们了。 我低声呼、轻声喚:妈!妈妈!可任我喚尽千声、她都不再应我了。我肝肠欲断、我百感交侵、我实难形容、我当时痛切难舍的心情、从不轻易流泪的我、我泪如雨下。

每年清明、我和妻子儿女都到母亲的墓前拜祭、墓地里、那嫩绿的枝叶满是露珠、犹如泪滴点点、饱含着深深的祭意、微风吹过草木婆姿、又仿佛是母亲见到我们的欢欣。 母亲曾经承受了数不清的艰辛困苦、用毕生的心血勤俭持家、养育儿女、在母亲博大的胸怀、我们享尽了崇高的母爰。 母亲虽有绿草相伴、花蝶相陪、也扺儿不能常拥母亲身旁悲憾、不能不勾起我们怀想联翩、思念无限。 失去母亲的痛、断肠穿心、怀念母亲之苦、伤感悲戚。对母亲的爱、更不只是三月清明、而是、时常涌入我的内心、并伴随我的一生、母亲始终给我两公婆和孩子们畄下永恒美好的记忆。 (摘自我的回忆录:"我的百味人生"


用户锦上添花朝朝有瑜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了,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在之前都没有什么感触,因为至亲至爱的人,在我近30年来离开我的就是在2018年3月份,离我而去的奶奶,他以93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因为外公外婆和爷爷,都是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都有想你,一离开,只有奶奶,从小在我的印象中都很深刻。记得小时候,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分了家,奶奶单独居住那个时候,奶奶在家里面养了很多鸡鸭,我们很多堂兄弟姐妹读书的时候都要往他那里经过,他都会给我们煮鸡蛋或者是鸭蛋吃,放学的时候还留我们在她那里吃饭。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他会把丫蛋蛋弄来泡,或者是用来包成咸蛋,或者是用来包成皮蛋,那个时候都喜欢吃他家的蛋。至于现在我,都很少再吃鸡蛋,那些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吃的比较多吧,当然,奶奶还带着我走亲戚,记得在小的时候家里面都非常的穷,能走亲戚就意味着能吃好的,所以说对奶奶的感情非常的深刻。之前到清明节的时候,都没有太思念或者是太想念的亲人,但是,现在今年是奶奶去世后的第1个清明节,家里面的堂兄妹或者是长辈们早就回家给她老人家挂了纸,做了清明,但是,说实话,在这个节日,我还是非常的想念他,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天堂是否安好。

虽然我们不是大词人,大作家,但是对亲人的想念和思念,我们一点都不比他们用那些美妙的词语描绘出来的差,我们的感情更真实,更实在回忆更完美。





贵娱圈


大概就是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吧。可惜今年的4月5日没有天阴没有小雨,绚丽的阳光让人想到生机勃勃的向日葵花。死相对于生,死亡即重生,这一世的苦难不堪痛苦随死亡而终结消逝,再后来,大概就是赤裸裸的重生吧。

我的父亲死于癌症,眼睁睁地看着他挣扎断气,体内的积液血液从七窍中流出,生前痛苦不堪死后更是狼狈不堪,如此悲壮,与病毒同归于尽。父亲刚走的那段时间,我总喜欢驻足在他经常经过的地方,虽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再也不可能会遇到他,但还是莫名其妙地寻找,因为父亲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因父母离异,父亲把他的爱都给了新家庭的小女儿,相对于她们,他留给我的回忆太少太少,依稀记得的只有他爱读书,出过书,得了癌症,死得很惨……

于是清明时节缅怀故人的时候我在想,要好好地陪女儿长大,让她记住我多一些,否则,以后的清明时节她努力地回忆也拼凑不出我的模样,那才是真真的悲哀了。


原上草和小小草


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常年在外,爸妈也在一起陪伴, 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回老家去给我的奶奶上上坟,每每想起都分外愧疚。

奶奶小时候最疼爱我,现在依然记得一直到上大学时还把我当成只有几岁的小孙子看待,放假回去看他走的时候一直把我送到几公里外的路口,后来爸爸告诉我,看我走远后奶奶一直在抹眼泪。

2011年一场意外瘫卧在床,由于年龄太大不适宜手术,只能躺在床上受着痛苦的煎熬。期间回去看了多次,一看到奶奶我就大哭,可奶奶反倒安慰我说她没事。

至今最让我遗憾的是奶奶走的时候我还没有赶到家,没有送奶奶走完最后一程。

如今工作在外,清明时也无法回去祭奠,在远方也只能在自己心底默默的怀念,默默的祈祷她在世界另一端过的更好,你的孙子还没有忘记你。


图南传媒


第一想到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0点一过去给外公上坟。外公是2016年走的,那时我大肚子,没去送一程,接下来我又生孩子,又要照顾小孩,导致我一直没能去给他上坟。今年孩子稍微大一点了交给了婆婆管,于4月4号十二点一过也就是4月5号0点到达墓地。对着外公跪拜,求他原谅我现在才来。听着不远处有人在哭,哭得惊天动地,肝肠寸断。我们这有习俗,头三年的新坟要早点上,我想他们这位亲人肯定是刚走不久。或许还年轻,才会让她如此肝肠寸断惋惜不已。现在很多人会不知足,还有些人遇到挫折缓不过来,我想说,其实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身体健康,人生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