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了这么久还是松不下来?这七大秘诀送给你!

第一,做好热身工作

根据练拳的先后顺序,一开始的热身对于放松是必不可少的。打拳前拉拉筋,活动活动关节,全身上下依次动一动,这些都有助于身心放松。遗憾的是,这样简单的运动常识却没有得到许多练习者的重视,原因在于许多练拳者虽然知道如何热身,却并不看重其作用,即使热身,也常敷衍了事。殊不知,身都热不好,练拳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甚至可能伤身体。

第二,要思想入静

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于心静。两者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是辩证关系。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常做这运动具保养养五脏功效

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第三,要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

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统纲。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太极拳练了这么久还是松不下来?这七大秘诀送给你!


第四,要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

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

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第五,要动作轻灵

“听之至细,动之至微”,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身体不能“硬邦邦的”。落脚不“扑腾扑腾”的响。

第六,要“慢中求功”,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

演练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躁,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仅不以"速度取胜",而且还应"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便身心放松,没有紧张的心理和情绪;才能不用僵力、拙劲、犟劲,使肢体像春风杨柳一样,绵绵不断地向前行进。

太极拳练了这么久还是松不下来?这七大秘诀送给你!


第七,要适量运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实效,不要负重锻炼

如果运动过量,身体不仅不会感到轻松,反而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伤。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运动量。初学者要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老年人和体质较差的对高难度动作不要强求,不要与年轻人攀比,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延年益寿。

放松对身体的好处——

(1)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新陈代谢,使血压、血糖、胆固醇、血脂得到很好的调节,防止或延缓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发生。

(2)长期练习太极拳,由于在练习时要调整呼吸,从而使膈肌和腹肌的运动增强,使肺组织保持一定的弹性,还加强了胸廓的活动。使肺活量和气体交换量明显增加。

(3)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关节得到锻炼,减慢肌力的衰退速度,保持关节的灵活性,还可以减少或推迟骨质、韧带等的硬化、钙化退行性变化的发生。

(4)坚持练习太极拳对神经系统也有好处。由于练习时动作连绵不断,呼吸要匀、细、深、长,要求大脑高度集中进行指挥,可以锻炼大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使其反映迅速灵活,准确协调而不易疲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