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中的灵动

试卷讲评中的灵动

试卷讲评中的灵动

龚平芬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上下工夫,追求艺术性强、逻辑性强、科学性强的诗化的评价语言,打造灵动的生命课堂。所以看似复习的试卷讲评也得需要语言的灵动,方法的灵动,情感的灵动。

一、课前准备与要求的灵动

试卷讲评课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因此,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 数据统计。

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必须做好统计工作。2、分析比较

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比较,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确定重点。

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1)认知试卷。(2)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50%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3)教师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考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如对大、小阅读题(自然科学类文章、文言文、文学作品)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本类型应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文体的作文命题,也应有不同的基本审题方法或构思方法的指引。

二、讲评策略的灵动

1、分工协作法 一套科学的试卷总是有梯度和区分度的,先易后难。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不能面面俱到。那些容易的第一卷中的选择题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讲;老师只需讲深讲透试卷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即可。这样,将“跳一跳就摘得到桃子”一类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既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摸清楚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疑难点,教师接下来的讲评自然会省时高效。

2、拓展延伸法 讲评试卷时,若只是讲讲答案,就题论题,那知识学生系统不起来,收效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试卷时,找出出错率最高的题目,汇总梳理。这样,教师就可以从题库中挑选一些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有的放矢地练习,进而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3、学生讲解法 试卷讲评时,教师也可以尝试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来讲。学生为了讲清讲好,事先必然会主动请教老师同学,广泛查找资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此一来,课堂气氛也往往会一扫沉闷、压抑而变得异常活跃、灵动。试卷讲评,不一定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应让学生像平时课堂上那样说起来、动起来。

4、归纳概括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试卷讲评,教师不能眼睛只盯住答案,也不能局限于一题一项的分析,而要重在方法的点拨、原则的解说、步骤的概括。通过一道题让学生掌握一类题。正如《论语》所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试卷讲评的情感渗透灵动

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唤起双方心理的“共鸣”和“共振”,在教育管理中起巨大的相互调节作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己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予的教育,学生接受性最强,效果最佳。在试卷的讲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 功能,具有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鼓励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获得数学学习的良好品质。

(一) 在试卷讲评的情感渗透应该注意的问题

1、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成功体验是这节课的前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机会获得好的成绩,这样他才能对语文这门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才会有持续不断的进步,最终形成他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要有有力的帮助,让学生感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同时又可以达到。这节课实际上也是教师平时教学的一个缩影,教师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对学生的评价是很有感染力的。例如“真的谢谢你,你说出了老师的心里话”,这是对学生多高的评价和鼓励。

还有对小组组长的任命,也有独到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所以才有那位学生的真心的话语:‘你真的很优秀,我为我的不服气向你道歉”。成功的体验是学生继续发展的动力,肯定你的学生,给他们微笑的眼神,给他们鼓励的话语,利用语言的暗示艺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适度放松,同时辅以无声的体态语,如微笑、使劲儿点头、翘大拇指、紧握学生的双手等。学生的成功得到老师的肯定,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升华为渴望学习的情感。

2、情感要真实

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教师要有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冰心老人说过一句话“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种真挚的爱在平时的师生交往中就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也从中有体会。在这节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正是这种真挚的爱打动了学生,学生也有对教师的真诚的爱,这是爱的赞歌。

(二)试卷讲评课的一些误区

1、无轻重,无主次。表现在试卷讲评时按试题的先后次序,一二三四、ABCD,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花气力,平均用时间,结果是该讲的地方没讲,不该讲的地方却讲个没完。

2、重过程,轻方法。教师在试卷评析时,往往把着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正确的应怎样解答,忽视了为什么错?这样的题应从那方面去思考等,教师缺乏方法指导。

3、唯“标准答案”。有的教师由于试卷出自别人现成之作,评讲前又没有认真分析,没有亲自做一遍,照着标准答案讲,由于某些标准答案并不标准,结果误导学生。有的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十分接近,不能帮助分析指导,不去挖掘解题过程中的闪光点,而是一概而论打入冷宫,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讲评课后要采取的措施灵动

1、纠正错题

要求学生根据答案,针对答错的题目写出对题目的正确理解,解答过程等。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和答疑工作。

2、考试小结。

要求学生做好每次考试小结。小结的内容包括本次考试的准备情况、答题情况、得分情况、出错原因,认清自己是识记不牢还是理解不到位,是表达不规范还是题干隐含意义挖掘不清,是教材知识迁移不够还是阅读思维方法欠缺,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还是心理上过度紧张导致的临场发挥不佳,所得分是实力分还是运气分,等。

3、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针对答题时出现的错误,查找相关资料,自主选择相关试题进行巩固练习,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掌握了。若又出错,仍要继续查找原因。我们应让学生永远记住: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同错误进行斗争并战胜错误的螺旋式上升的渐进过程。

总之,试卷讲评中如果注意了准备、策略、语言等的灵动,学生会喜之,正确对待之,自然会让学生的学习成果锦上添花。

(中国创新教育杂志选编 胡本枝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