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手机行业追求高瓦数快充技术?

赵仁斌


如今手机上的快充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从最开始几瓦的充电功率提高到了几十瓦,甚至上百瓦,实际上这也是手机厂商的无奈之举,在电池材料迟迟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只能在充电速度上下功夫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造成了如今手机行业追求高瓦数快充的现象。



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

我们大部分人最开始接触手机快充应该都是从OPPO的宣传语中听来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宣传标语至今听来仍然具有不小的吸引力,在智能手机耗电量日渐增加的状况下,为了提高续航能力,快充显然是最有效的办法。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些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快充初期。智能手机的发展对电量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高通公司的QC 1.0快充方案随之诞生,5V的充电电压不变,只将充电电流从原来的1A提高到了2A,有效提高了充电效率。

二、快充发展中期。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快充技术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分支,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高通QC 2.0为代表的高电压小电流方式,一类以OPPO的VOOC闪充为代表的低压大电流方式。两类中各有优势,前者由于电流不变,只是提高了充电电压,还可以使用原来的线材和充电接口,兼容性较好。后者由于充电电压不变,提高了充电电流,这就需要对充电时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以适应较大的电流通过,充电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手机发热问题也得到有效控制,但此类兼容性较差,只能使用原装的充电器和数据线。



三、快充高速发展期。随着Type-C接口的普及,低压快充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由于Type-C接口具有良好的特性,可以支持两面插拔和更大的电流传输,低压快充以效率高、安全和发热低的优势逐渐占据了主流,但仍不能达到最高40W的充电功率,比如华为和OPPO的低压快充都是22.5W的充电功率。


随着另一项黑科技的加入使40W功率变为了现实,这就是电荷泵技术,简单来说,这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来实现直流电压变换的技术,目前各家的大功率快充不管是双电芯还是单电芯方案都有着电荷泵的身影,所以电荷泵对于大功率快充的发展功不可没。

总的来说,在如今手机越做越轻薄的趋势下,为了让手机能够快速回血提高续航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充电速度,所以厂商们才不得不钻研各种快充技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电子维修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甚至于现在我们对于手机有了强烈的依赖感。而对于智能手机,随着功能的不断更新,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同样耗电量也大幅度提高,一般的智能手机只能正常使用一天,甚至对于重度使用者来说一天也很难保证,所以怎样提高续航能力一直都是手机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增加电池容量势必会增加手机的厚度,失去手感,所以大部分的手机厂商会把重心放在充电速度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超级快充的概念。当年oppo的一句“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宣传语火了,也提高了oppo的品牌影响力,所以oppo手机也渐渐成为了国产手机的巨头之一,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充电速度还是非常需求的,哪家的手机充电速度更快,就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销量。所以每个手机厂商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提升手机充电的速度。




张老头科技


一般而言,瓦数越高充电速度越快,对于一些整天要用手机的人群来讲是福音,而对平常的手机用户不用非得是高瓦数快充。本来快充就对手机有伤害,充一次手机缩:短一次命。我倒觉得可以在现有无线充电的技术上再向前一步,用我们自己的手做电源向手机输送电能以达到手拿手机的时候随走随看充电,不必为了有限的电量在身上各口袋上放充电宝及快充器材,这样完全可以一身轻松,走的逍遥自在。希望各手机厂商或研究机构早日联合研制出来,造福于民,否则又得送钱给外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