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兼教育學家——杜威

約翰·杜威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兼教育學家——杜威

杜威

1859—1952,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學家,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涵蓋邏輯學、認識論、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哲學、美術和宗教。他的學術著作頗豐,僅目錄就達125頁,主要代表作有《民主與教育》《哲學的改造》《人類本性及行為》《經驗與自然》《確定性的追求》《藝術即經驗》《人的問題》等。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國講學,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演講數十次,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胡適曾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兼教育學家——杜威

教育本身即生活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及青少年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他說: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髮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汲取”。教育就是要給兒童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

他強調說:“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在他看來,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兒童去吸收或接受,而是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和壯大。杜威認為,教育過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對此,他特別反對把從外面或大人那裡獲取的強加性目的或先入為主的想法作為兒童生長的正式目標。

思維的重要性及如何去正確的思維?

在《我們該如何思維》中,杜威給我們詳細闡述了進行思維時的不同過程,首先——明確思維和思維訓練的問題,說明什麼是思維以及思維訓練的重要意義;其次——要了解邏輯探討的意義,明白隸屬邏輯上的概念判斷、推理、具象與抽象思維、經驗與科學思維等方法對人的大腦和心靈的幫助和作用。最後——要學會一種“思維訓練”,包括如何從活動、語言、觀察、課堂教學等方面發揮兒童及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以及如何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視角。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兼教育學家——杜威

思想的起始及存在的意義

杜威的倫理學理論認為,思想並不是一種消極的活動,不是從一些沒有問題的絕對真理去作推論,而是一個有效的工具與方法,用以解決疑難,用以克服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或疑惑。杜威說,思想總是起於一種疑惑與困難的情境;接著就是研究事實的真相,並提出種種可能的假定以解決起初的疑難;最後,用種種方法,證明或證實哪一種假定能夠圓滿地解決或應付原先激起我們想法的那個疑難問題或疑難的情境。

在此思想基礎上,他總結出了兩個系統化的結論。

第一個是,人和社會的進步,靠的是積極地運用智慧以解決一些真實而具體的問題,是在這種實用工具或解決問題的大框架下慢慢發展和完善起來的,而不是什麼主義或口號,問題得到解決才是最好的,最實用的。

第二個是,在合理的思想過程中,所有的理論,所有的學說,統統不能看作是絕對的真理,只能看作是有待考驗的假設,有待於在實際運用中加以考驗的假定;所有的理論或學說都只是幫助人類知識的工具和材料,不能看作是不成問題、不容考據的永遠都對的僵硬教條,這樣會窒息人類的思想進步和自由。

杜威名言:思維的目的在於獲取信念和知識。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兼教育學家——杜威

信念的欺騙性

杜威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信念是假的或錯的,是帶有一定的欺騙性的,危險之處就在於,對於這些假信念,我們往往是不假思索或沒有依據的就加以接受。當我們說“人們曾經以為世界是平的”或說“我以為你曾從這房屋旁邊走過”時,這都是表達一種信念,一種認知。信念是人們持有的、確認的、默認的、經過了證實或未經過證實的見解。信念的根據可能是充足的,也可能是不充足的。但人們有可能並未考慮信念的依據是否存在,未去真正驗證這些信念的真假或對錯,就接受了某種見解,使之成為自己的信念。

未曾想過信念是否正確、真假就接受下來,這樣的思維是不自覺的,是從某種方面——我們自己也可能不知道是從什麼方面——傳遞而來。它們從某些朦朧不清的方面,通過我們也許不曾注意到的渠道(比如親朋、好友、同事,周圍人群),不知不覺之間就被我們接受下來,成為我們的思想的一部分。形成這種見解的原因包括傳統、教誨、外界所得或模仿——這些信念有些來自某種權威,有些則是來自投其所好、遂其心願的心理,來自一種譁眾取寵的虛榮,更多的是來自一種媒體的宣傳或外界的道聽途說。

這些信念、見解往往帶有先入為主的特徵,是他人的偏見或主觀臆斷,而不是先弄清它有無實在根據再經過判斷而形成的信念。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受到這種信念的毒害。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兼教育學家——杜威

對人的經驗的深化和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杜威在對待經驗上,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他說,經驗是一個單一、動態、而為完整的有機整體。經驗並不是可以割裂的,經驗是相關的,不僅與產生經驗的情境相關,而且,經驗自身就是一個綿延不絕的發展歷程。

經驗在發生的先後順序上是相關的,不僅是相關,而且還是處於繼續不斷地成長的。

經驗是具有擴張性、生長性、相關性與變動性的。比如一個人對“水”的經驗或概念,是隨著他接觸水的各種情境的不同而變化的。有的人對水的感覺是這樣,有的人對水的感覺卻是另外一個樣子;剛開始他對水的感覺是這樣,後來他對水的感覺又有了新的發展和認識;同樣是觀照對象(即水),可能給當事者帶來的感覺會出現很大的不同,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對水的認識也會有所不同。水的概念,是從與水的各種交互行動中得知的,這些交互行動,有的是直接參與其中(親身體驗),有的是間接的獲得(道聽途說),這充分說明了經驗的變動性和綿延性。

我們對生活日常中的概念的誤差或理解上的偏頗

對於概念或語言理解上的誤差,他又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傳統上一般人說到一個詞語,往往會誤認為這個詞語自身是固定的,殊不知從一個變動的歷程上來看,實際上這種理解的過程是一種活動的過程。例如:“健康”並不是一個靜態的、固定的名詞,而是具有發展與變動成分的名詞。要健康,就得從事各種活動,比如健康檢查,熟讀有關健康的書籍,培養健康有關的各種習慣,實踐各種健康的活動,攝取營養的食物,選購食物等等,這些都是活動,是一個歷程,不只是一個靜止的、認知的健康名詞而已。它實際上是串連在一起的一個發展的歷程,一個人對健康的認知與理解,實際上一直處於變動和發展的歷程中,只有這樣才更能得到落實而變得具體化、可操作化。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兼教育學家——杜威

所有的知識或信息都只是一種工具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衝突、疑慮、不安、不確定的時空環境。個體處於這樣的環境,自然有待於提高認知來袪除生活中所出現的不安、疑慮、衝突,進而促使自己的生活或時空環境趨向於確定與和諧。這就是提高個體認知的由來,及探究或困惑產生的根源。因此,知識或一切外在的信息僅是解決這些疑慮問題的一種工具而已。

想通過邏輯或現實考察獲得知識或有用的信息,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知識——從邏輯思維過程而來的——首先是來自一個不確定的情境,即一個人的內心能夠感覺出一種迫待解答的困惑,心情緊張,急欲知曉實際的情形的渴望。從困難情境或處境的感受上,這個人迫切需要確定出此困難情境或處境背後的原因,以便釐清和剔除與該困難問題不相連的各項事務,繼而最終確立一個可作解釋的假設。根據這一假設,再擬訂一個可能的解決途徑,從這個可能的解決途徑出發,決定出可以採取的方法或步驟。最後試驗這些方法或步驟的可行性及其預期達到的結果。

我們所有的知識或信息都是一種獲取再進步、無限接近真理的工具。知識不能被看成為一個預先建立好的絕對真理,因為知識是個體與環境的情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不同的情境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不同的個體也會得出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因此,知識或外在的信息僅能作為一種參考,無法完全套用在任何一種現實情境之內。所以,在知識及經驗這一範疇下所得出的所有觀念、規則、結論或規範等,只能作為一種有限的條件的確定,而不能視作是一成不變的解決問題的固定方式。

一句話言之,問題在變,時空環境在變,我們的思維和認識也得跟著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