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提名拖拖拖 藍綠嚇自己也讓柯文哲偷笑

2020大選提名拖拖拖 藍綠嚇自己也讓柯文哲偷笑

2020大選提名拖拖拖 藍綠嚇自己也讓柯文哲偷笑

國民黨中央上月借舉辦“恭祝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祭典名義,讓“太陽們”吳敦義、王金平與朱立倫公開合體,營造大團結聲勢,但提名作業並不順利。本報資料照片

藍綠2020提名最近不約而同面臨“卡關”。民進黨本來悠哉悠哉,認定只有蔡英文爭取連任,卻不料殺出程咬金賴清德挑戰蔡英文。國民黨則是在參與初選者紛紛表態後,競選態勢丕變,韓國瑜聲勢水漲船高,讓黨中央在初選和徵召間舉棋不定。兩者的提名期程,都可能因此延後。

表面上看,藍綠的情況,都是因黨內變數而起,但實際上更深層的因素,是藍綠兩黨都有太多的政治算計,不但想推出最強棒,還要等最佳對戰組合。比如說,柯文哲到底選不選?柯文哲參選,對誰比較有利?若柯文哲不選,變成藍綠對決,是否用最簡單的對戰組合就好?

藍綠的算計,還有一個是“黨內團結”因素。民進黨當權派的的想法是,蔡英文是現任者,黨內挑戰現任者等於自我否定,更會造成黨的分裂。至於國民黨,則是說好的初選要收回,是否真能服眾?如果逆了韓粉的意,是否不利整合?而黨內盛傳的“以韓製朱”是否存在,當然又是另一個話題。

這些內在外在因素,看來千頭萬緒,很難理出什麼必勝原則,所以也造就了提名卡關的現狀。但實際上,這些考量是不是真的這麼重要?又或者說考量了就能找到完美的解決辦法?恐怕未必。

就以“柯文哲因素”為例,藍綠可能都想拖過柯文哲宣稱的“五六月大限”,揭曉自己是否參選,再決定提名人選。但問題是,對柯文哲而言,所謂的承諾不值半毛錢,在不像兩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他就算拖到九月十月才宣佈,兩黨也拿他沒辦法。考量柯文哲因素,意義不大。

至於所謂的最強人選或團結問題,不管初選辦不辦,提名的是誰,本來就難以找到兩全的方法。國民黨若徵召韓國瑜,可能就觸怒王金平;不徵召,則可能觸怒韓粉。至於提名誰必勝必敗,倒也未必。民進黨也是類似情況:真的搓掉賴清德,維持表面的團結,卻埋下不滿的種子,就真的比較好嗎?其實也未必。

把問題想複雜,就會有複雜的決策。但從決策來看,任何決策都比不做決策好。藍綠把提名和初選搞成這副德性,除了讓柯文哲偷笑外,真的能有什麼政治利益嗎?只是自己嚇自己,把原本可以用來打選戰的時間用在內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