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陽明的名字說起,“守仁”與“致良知”: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從王陽明的名字說起,“守仁”與“致良知”: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陽明像 優元書院攝影

全能大儒王陽明"六家歸一"的傳奇人生,激勵著無數尋求事業成就的奮鬥者,但是王陽明心學的內涵卻超越了事功的範疇,要探尋其根本內涵,我們可以從王陽明的名字說起。

王陽明出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仙人腳踏祥雲送子,於是祖父王倫為其取名"王雲",這也餘姚的陽明故居,至今仍有"瑞雲樓"的原因。可是王雲一直到五歲還不怎麼說話,王家人急壞了。有一天一個僧人路過,看到王雲說:好一個聰明的孩子,可惜說破了。

在一旁的王倫猛然醒悟,莫不是自己起名"雲"字,洩露了天機?於是根據《論語·衛靈公》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的一段,給他重新起名叫做"守仁"。過了沒多就,小王守仁就能說話了。

史料記載中的這一段經歷,讓人感覺有些神奇。不過“守仁”的名字,的確與他後來一生的成就有很大的關聯。

從王陽明的名字說起,“守仁”與“致良知”: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仁"是儒家追求的核心價值

據統計,在儒家經典《論語》中,"仁"字先後出現了109次,是出現頻次最高的一個字。作為東方文化經典的代表,孔子並沒有象西方學者一樣歸約式地給"仁"下一個定義,而是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對話、討論不同對象的時候,多維度地呈現出"仁"的思想與精神內涵。

從字形字意思來看,"仁"既包含了從二人、多人的概念,還有人效法天地的概念,從字形上的升騰感又有崇尚、提升、昇華的含義。

從王陽明的名字說起,“守仁”與“致良知”: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仁"的金文、甲骨文、骨刻文和骨刻原圖

《中庸》把"仁智勇"稱為三達德,孟子把"仁義禮智"稱為四端,漢代儒家提出的"仁義禮智信"五常,都是以仁作為核心的價值,以仁為各項的基礎和前提,其他各項是從不同角度豐富"仁"的內涵。

孔子、孟子等儒家大師認為,仁是包含於人與生俱來天性中,同時又是需要不斷存守、涵養、擴充才能發展顯現的內在力量。

孔子所說"性相近,習相遠"、孟子說的"聖人與我同類",正是說人與生俱來的天性。而曾子的"三省吾身",顏回的"三月不違仁",則體現出自我修煉達到的境界。

從王陽明的名字說起,“守仁”與“致良知”: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吉安陽明書院陽明與弟子群像 優元書院攝影

"致良知"正是實現"萬物一體之仁"的過程

王陽明在闡述良知說的時候,引用了孟子舉的例子:一個人見到鄰家的小孩將要掉入水井,會有不忍之心,想要伸手援助,這個念頭自然出現的時候,甚至出現在任何利害關係的想法之前,這是人的天性。孟子由此認為,"仁"是本來是存在於心的。陽明所引用這個例子,正為了描述,這種"不忍之心"正是致良知的基礎,也是"良知"與"仁"的緊密關聯。

孟子認為以"仁、義、禮、智"四端,是使得人區別於禽獸動物的寶貴特質,但是需要人主動自覺的地去發展和擴充,不然就就頹廢枯萎了。陽明則強調,致良知就是把握住那一點"知善惡"的念頭,不斷下功夫,修心做事越來越清澈精純。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

在陽明提出"致良知"作為心學的核心理念之後,又特別地強調"萬物一體"。

《王陽明全集·年譜》有這樣的記載:蓋環坐而聽者三百餘人。先生臨之,只發《大學》萬物同體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極良知以至於至善,功夫有得,則因方設教。故人人悅其易從。

在晚年的家書當中,陽明又進一步強調了"致良知"和"仁"的一致性。

從王陽明的名字說起,“守仁”與“致良知”:如何做個大寫的人

餘姚中天閣陽明講學處 優元書院攝影

"守仁"和"致良知":隨時可行的修為

儒家追求和倡導一個立於天地之間的人的意義。《大學》中"修齊治平"的追求,正是通過"仁"的存守、涵養、不斷擴充來實現的。所謂"親民、止於至善"正是這個含義。在這個過程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正是在幫助他人中同時發展自我,由近及遠,推廣擴充到所有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修齊治平不是孤立存在或脫節的,而是相互關聯、同時發生作用的,無論是居廟堂之高或處江湖之遠,這幾方面是都同時存在,需要下功夫的,只是重點有不同而已。比較而言,我們常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卻似乎有點割裂來看問題,不是儒家精神的體現。

以王陽明為例,在貶謫龍場的時期,雖然當時政治生涯跌落谷底,連生存都面臨很多危機,但是他相當地人學習耕種、把中原的建造房子的技術教給當地人、用自己耕種的糧食救濟寡婦和生活有困難的人,並且積極做好自己驛丞的本質工作,還弘揚正氣,與"職場霸凌"作鬥爭,同時積極進行教學工作。

即使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中,也一刻沒有停止自己內在的“仁”的存守、涵養和向外擴充。

陽明以親身踐履,印證了孔子所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並不僅僅對古代君王適用,而是體現了每一個人只要有主觀意願,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實實在在地對我們所處的世界產生影響和改變。而在心學當中,陽明所說的"致良知"也有這樣的特點,陽明稱為"念念致良知",而陽明的弟子門人也認為,良知是"當下呈現"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守仁"也好,"致良知"也好,都是強調人們隨時可行的修為。

作者簡介:陳廣,博士,陽明心學與中國文化、管理學、心理學跨界學者;優元書院院長,優元私董會秘書長,長期兼任南京大學MBA/EMBA校外輔導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研修經歷,美國認證協會註冊心理諮詢師。願與你一起明心問道,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