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每個人都在追隨著自己的夢想,每一年,都有新的希望。怎樣夢想成真?很多國外心理學家們的觀點,與中國的思想家王陽明高度一致。


01 立志則事可成

王陽明極為重視“立志”,認為“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而且強調立志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還舉例說,孔子“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是讓志向堅定的過程花了十五年。

立志需要“誠”,陽明用“殺人需從咽喉處著刀”來強調“立誠”的重要性。當代心理學家也發現,當個體將目標內化為自我的一部分,並且不斷追求,就能獲得很好的績效。

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陽明自己少年時立志做聖人,經歷各種艱難曲折矢志不渝,即使是下獄貶謫後,也始終堅守這一志向,最終成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也達到“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六家歸一的成就。

02 努力可及的目標

陽明說,人之大病在“傲與惰”;階段目標要能激發熱情,有利於克服“惰性”。在志向、夢想的指引下,階段的目標應該是有難度的、付出努力才能達到的,但又是務實的

03 解開內心的糾結

設定“迴避性目標”往往讓人缺乏動力,例如“我晚上再也不吃甜食了”,因為它促使人進入狹隘的“戰逃模式”;而“接近性目標”會給人充分的動機和振奮感

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每天上班地鐵提前一站下車,步行5分鐘,振奮精神”屬於“接近性目標”,就比“堅決不吃甜食”的迴避性目標更容易實施,由此產生的成就感和身體、情緒的體驗,可以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正如陽明所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大部分的“知道做不到”是存在內心的糾結擰巴,在內心先把自己覺得擰巴的東西理順,

用能照顧到自己的感覺、情感的方式去做,更順應天道,更容易成功

04 立足小小的成功

把艱難的目標分解成很多個小的、更明確而容易管理的目標,逐步實現它們,就是在成功的路上。這個過程可以使你更加專注、充分地發揮你的潛能。

陽明先生平定寧王一役,在朝廷沒有派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僅靠招募義兵的方式,不到四十天就讓寧王苦心經營二十幾年的叛亂灰飛煙滅。陽明“以萬餘烏合之眾,破十萬強寇”的作戰指揮可謂出神入化,其過程也是從一個個階段的小勝利開始

稻盛和夫說:“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如此而已”。專注當下,認真走出小小的每一步,成功自然呈現。

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05 心上練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內心不斷預演可能面對的場景和行動,能增加成功的幾率,提高績效。陽明練習書法的例子,則不僅給我們這方面的啟發。

陽明年輕時覺得書法不夠好,就趁著新婚之後不太繁忙的時間,勤練書法。一開始只是簡單臨摹字帖,後來改變方法,在熟讀各種名家字帖後,寫字不急於落筆,而是在心中凝神靜思,“擬形於心”,再落筆紙上。

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書聖王羲之故居

這樣練習一年半載之後,陽明書法大為長進。有書家評“王羲之以字掩人,陽明以人掩字”。

06 儀式感不可缺少

王陽明是軍事大家,領兵打仗往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他打仗儀式感很足,不僅僅在戰前喜歡向對手發佈告諭,而且頻繁誓師,以平定寧王一役為例,僅僅是攻打南昌之前就多次誓師,哪怕是打一場小仗,也儀式感十足。

這是儒生的繁文縟節嗎?當然不是,陽明知道,那是士氣和戰鬥力的關鍵

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有人研究兒童的成長髮現,生活中有充分儀式感的兒童,往往表現出自律能力強、承受挫折能力強等優勢。

在成年人中,能堅持鍛鍊(包括靜坐),或預留特定時間從事自己興趣愛好活動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工作效率,那也是每天給自己的儀式感。當我們面對起伏的情緒、各種紛亂的打擾,儀式感有利於振作我們的意志力和保持好的狀態

07 激勵機制

對於個體而言,給指向目標的行動予以獎勵,例如享受美食,給自己買一個禮品,或者一次旅行,可以讓疲累的身心“滿血復活”。

對於組織而言,激勵的作用在於把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緊緊聯繫在一起,而且保持高昂的士氣

08 足夠的資源投入

讓有限的資源傾斜到你的戰略方向,當然,與此同時可能需要有“戰略性的放棄”,也就是

在那些與戰略關聯很小的領域削減甚至徹底取消資源的投入

09 尋求支持

奮鬥中的追夢人容易產生孤獨感,支持系統就十分重要。很多時候人們僅僅是從正面的回饋和關注,就能提振信心。這與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發東西得到點贊多,就心情好是一個道理。

追夢的路上,學王陽明“心想,事成”

特別重要的支持者,可以是你的主管領導,也可以是你的家人,當然你的朋友也很重要,有時候他們甚至只是默默陪伴或和你一起喝酒吃飯,就足夠對你形成實實在在地支持

我們都是追夢人。路再長,夢想就在前方。願你心想,事成。


作者簡介:陳廣,博士,陽明心學與中國文化、管理學、心理學跨界學者;優元書院院長,優元私董會秘書長,長期兼任南京大學MBA/EMBA校外輔導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研修經歷,美國認證協會註冊心理諮詢師。願與你一起明心問道,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