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地區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陝北在歷史上曾是邊睡要塞,該地區的行政區劃有著悠久的歷史沿革。據史料記載,夏商時代陝北在雍翟族境內周代為白翟族部居住地,戰國時陝北中部和北部屬趙,南部屬於秦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陝北屬於上郡西漢時仍為上郡,屬於朔方刺史部以後各朝交替設州府,

明代屬於陝西布政使司,改設延安府和榆林衛。清代仍為陝西布政使司,設延安府、榆林道民國初期屬於陝西省榆林道,以後廢道設置專署。之後陝北地區是陝甘寧邊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建國後該地區的行政區劃多有調整和變更。

陝北地區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延安地區行政區劃沿革

1950年2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同年5月1日撤銷陝北行署和原轄的綏德、榆林、黃龍三個分區,所轄各縣分別劃

陝北地區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歸榆林、綏德、延安三個專署,延安地區屬於延安和綏德兩個專區管轄,即延安專區的延安、延長、志丹、吳起、富縣、 甘泉、宜川、洛川、黃龍、黃陵、宜君等12個縣;綏德專區的子長、延川2個縣。1956年10月,綏德專區之延川、子長改屬延安專區,於是延安專區管轄增至14個縣。1958年12月,撤銷延川、安塞、甘泉、富縣、宜君、黃龍、吳起縣,轄地併入延長、延安、志丹、子長、宜川、洛川、黃陵7縣 。1961年9月,延川、安塞、甘泉、富縣、宜君、黃龍、吳起恢復縣級建置,延安專區仍轄14縣.1969年9月 30日,改延安專區為延安地區。1972年3月,成立縣級延安市,與延安縣分設。延安地區轄1市14縣。1975年8月 , 撤延安縣,轄地併入延安市,延安地區領1市13縣。1983年10月,宜君縣劃歸銅川市。延安地區領延安市及延長、 延川、子長、安塞、志丹、吳起、甘泉、富縣、洛川、宜川、黃龍、黃陵12縣 。1996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延安地級市,撤銷縣級延安市,設立縣級寶塔區。

榆林地區行政區劃沿革

1949年6月1日, 榆林城和平解放,設榆林分區,管轄榆林、定邊、靖邊、橫 山、神木、府谷6縣。1950年5月,成立綏德、榆林兩個分區專員公署,榆林分區轄有榆林、神木、 府谷、橫山、靖邊、定邊6縣,綏德分區轄有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子洲、子長、延川8縣。1956年10月,撤銷綏德專區,將所轄綏德、米脂、蔑縣、吳堡、清澗、子洲6縣併入榆林專區,子長、延川併入延安分區,至此,榆林專區管轄榆林、神木、府谷、橫山、靖邊、定邊、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子洲12縣。1958年12月,撤銷橫山、子洲、清澗、吳堡、佳縣、府谷6縣,將橫山大部分轄區併入榆林縣,將佳縣併入米脂,子洲、吳堡、清澗併入綏德縣,府谷併入神木縣,全區共有定邊、靖邊、榆林、米脂、綏德6縣 。1962年,將所並各,縣恢復原制,1968年將榆林專員公署改為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為一級政權機構。1979年改為榆林地區行政公署,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88年9月2日, 榆林縣改為縣級榆林市,榆林地區轄 1市11縣,即榆林市,神木、府谷、橫山、靖邊、定邊、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子洲縣。2000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榆林地區,設立榆林地級市,撤銷縣級榆林市,設立縣級榆陽區。

陝北地區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