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榆林三遷”考

“榆林三遷”考

作者丨陳智亮

地方建置與毛烏素沙漠

秦朝之初,沿舊制在今陝北設上郡,郡址同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原伊克昭盟現鄂爾多斯市(河南地、河套、鄂爾多斯、新秦中)唇齒相依,關係密切,今鄂爾多斯市東邊的一部分曾劃上郡領轄。到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前轄地擴大至伊金霍洛旗和烏審旗一帶。之後朝代變更,直到清初,為“延綏榆鎮”與“榆林道及衛”屬地。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榆林衛為府,府下轄榆林等4個縣。現今榆林市12個縣區中榆陽區、橫山、靖邊、定邊、神木、府谷、佳縣,都處在毛烏素沙漠的南部邊緣。

陝北“榆林三遷”考

現在的毛烏素沙漠區域,史載從東漢始即出現沙跡,後因外來人口的增加,發生了過墾、過牧、過樵的“三過”問題,致使本來良好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沙化逐漸加劇,小氣候呈現出雨水少、風沙大、乾旱頻發的特點,土地沙化進一步向南部推進。這樣,就有了東西長400公里,南北寬12至80公里,面積達l4000多平方公里,分佈於伊盟南部和陝西榆林一帶的毛烏素大沙漠。

這一沙漠的發展過程,據榆林治沙所資料,大致是延續在唐、宋及其後的1000多年間,突出的有唐、宋、明、清四個時期。長城以北的沙漠化發生在唐、宋時期,長城以南60華里範圍的沙化則發生在明代及其後。現榆林市地方在1949年前的百年內,被沙化的土地達200萬畝左右,村莊、農田、牧地因此遭受重大損失,乃至被吞沒,大約在4000處以上。

過去三邊地區流傳的順口溜說:“柳桂灣颳了一場風,颳得白天點上燈,颳得喜鵲喪了命,颳得毛驢掉溝中,颳得磨盤翻燒餅。”上世紀五十年代,我一直在定邊縣工作,從耳聞目睹的事例看,那樣形容也是實在的。事實上,過去不但“三邊”地帶沙害嚴重,就連榆林城也難以倖免,曾不止一次有過“沙漫城垣,緊急排除”的事例,風沙甚於兵燹,使城中百姓惶恐不安。

陝北“榆林三遷”考

歷來史志文書記述的沙害事實,也舉不勝舉。史載:唐長慶二年(822年):“夏州大風、飛沙為堆、高及城堞”。今之無定河,即古奢延水,“因潰沙急流,深淺無定,故名。”北宋淳化五年(994 年),太宗趙炅以“夏州深在沙漠,危患關右”為由,發令“眾居民遷移摧毀州城”,毀後的城區殘跡至今明顯可見。當代有的學者考究夏州城(即統萬城)的沙害變化,用“八世紀大風積沙,九世紀堆沙高及城堞,十世紀深在沙漠”三句話,概括300年的說法,很有說服力。再加古詩:“憶昔沙場逞戰爭,傷心將士死長城,可憐白骨歸何處,月下悽風帶恨聲。”“漢家今上郡,秦漢古長城。”“有日天長慘,無風沙自驚。”從另一個側面,使人瞭解“榆溪塞”南遷的一些實際情況。

“榆林三遷”故事傳說

筆者自1947年夏從山西渡過黃河參加陝北解放戰爭,至今在榆林工作、生活已60餘年。其間因工作需要和個人愛好,對“榆林三遷”的傳說做了廣泛的調查研究。這個故事傳說,不外乎有以下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位於內蒙古河南地的“榆溪塞”,因受風沙的危害,向南遷移,最終落腳在“延綏鎮”屬下的榆林堡城,塞址由一變三,形成“三遷”說。

第二種說法是,“榆林三遷”指的是今陝北榆林城未建之前,在其地址以北的大沙漠中的榆溪地,已有一小城名“榆溪塞”(有的說小城就在現榆溪河上游,距今榆林城10裡的紅石峽地帶),因遭風沙侵害,向南遷移,中間一址就在紅山境內,然後再遷移到現在的榆林城址,也是因遷移留下三個地址,形成“三遷”說。

以上兩種說法在榆林周邊地區流傳已久,1994年出版的《榆林地區志》中,也將“歷史上曾有‘榆林三遷’的傳聞”收列,供考究探討。

秦代的“榆林塞”

作為邊塞城堡“榆林塞”,是秦始皇遣將軍蒙恬和長子扶蘇領監30萬大軍,以上郡為基地,守衛北部邊境打擊匈奴族勢力時,以河為境,樹榆為塞,累石為城,建築在已有的秦長城之地的一座城塞,漢時因之。《元和郡縣誌》等史志書,以漢之“榆林塞”和“榆溪舊塞”稱謂。《史記》衛將軍傳“按榆溪舊塞”註文內有《水經》雲:上郡之北有諸次水,東經“榆林塞”為榆溪,因而又名榆溪塞。“榆溪塞,隋初置勝州”。內蒙古《伊克昭盟志》載:隋、唐勝州榆林城故址,位於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所在地,黃河南岸的平臺上。“榆林塞”過去因黃河河道不穩定,有位於河西、河北幾說,往往使人難定實際位置。現在定於黃河南岸,是按新的資料分析,得到諸方共認的位置。秦與漢初的“榆溪塞”,到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因發生大旱災,局勢動盪不定,其地雜居的遊牧民族匈奴、西羌、烏桓、鮮卑等各自當政、爭奪地盤,有的走向反漢叛亂之路。漢朝執掌大權的曹操,忙於奪取更大統治權,無實力顧及北方地區諸多問題,只能做些平叛、撤併郡縣、重組行政區劃建制等治標不治本的事情。當建成新興郡後,也因效果甚微,不久又遷往今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境內。因此,大片地區被迫放棄,“榆溪舊塞”荒廢。

1993年所出《榆林歷代詩選》中,選用隋朝要員楊素的《出塞》詩裡有:“歷覽多舊跡,風日慘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絕四鄰”的語句,據考證就是描述了當時“榆溪舊塞”的情況。《伊克昭盟志》在“河套略說”裡邊,凡提到勝州榆林、新興郡兩地名時,都少不了加註“榆溪塞”幾個字。

陝北“榆林三遷”考

除此之外,還要說明綠色長城“榆溪塞”同城池“榆溪塞”的區別,以澄清同名亂用混為一談的說法。古史書《延綏鎮志》在綠色長城“榆溪塞”延伸到的地方,都把“塞”字變通為“地”字,並說:常樂堡距城30裡,漢榆溪地,又名岔兒河,這樣說就使人一目瞭然。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在其所著《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對榆溪塞作了這樣的解釋:“所謂榆溪塞,乃是種植榆樹形同一道防線。榆溪塞的培植始於戰國末年,是循秦長城栽植的。戰國末年的秦長城,東端始於內蒙古托克托縣黃河右岸的十二連城,向西南延伸越禿尾河上游,過今榆林、橫山縣北,再向橫山山脈之上西去。西漢時這條榆溪塞經培植擴展,散佈於準格爾旗及神木、榆林諸縣之北。”這就把兩個同名不同實的地理名詞完全劃分清楚了。數年前新華社的一則消息說:“綠色長城在古代的冷兵器時代,具有一定的軍事防衛能力。因此,使匈奴不敢飲馬於河。”進一步說明了它的軍事戰略價值。

“榆溪舊塞”的變遷

隋朝時,已進人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突厥勢力逐漸強大,於西魏廢帝元欽元年(552年),在漠北基地建立突厥國,首領稱可汗,稱霸一方。開皇三年(583年)突厥內亂,分成東西兩個部分。不久東突厥同隋朝講和,被安置在後來的綏遠省的白道川,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陰山、大青山河套地帶。其後西突厥又發生內訌,有的降隋得到安撫,有的輾轉到漠北後蓄勢以圖再起。文帝在河南地榆林縣所在地,建立州級機構,先用“新興”二字為名,旋定為勝州。到煬帝大業初年(605年)改為榆林郡。唐朝將勝州和榆林兩處地名合二而一叫勝州榆林郡,下轄3個縣,榆林為其一。所以要加榆林二字,是因多年以來朝野馳名的“榆溪舊塞”影響深遠而複用。

遼在立國之初,就從都城臨潢(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附近)發兵,攻佔唐地勝州榆林,隨即棄城,挾持榆林居民往黃河之東的茂名安一帶定居。其後,又在托克托建立東勝州,這就是《遼史》說的“晉割代北來獻復置”的那個州,亦是清初《綏德州志》所記之河外榆林。遼時的東勝州共轄12個縣,分佈在黃河之南的有榆林、河濱兩縣,五代至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時消失。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軍北伐,戰將徐達等分路進軍,鄂爾多斯地區是目標之一。8月間,偏將湯和佔領元皇室封地察汗腦兒(在今內蒙古烏審旗),敵要將虎臣被捉,東勝州遂落人明軍之手。次年在州所在地設東勝衛(受延綏鎮領轄),建立軍事指揮使,領兵5600人。衛下有分支機構,初分左、右、前、中、後五個衛所,後經調整、遷址,保存下來的是左、右兩衛,分別駐在黃河之南的十二連城和黃河以東的托克托。

陝北“榆林三遷”考

當時,明軍同敗北的元朝殘餘勢力的拉鋸戰很激烈。到明永樂元年(1403年),元軍難以支持,暫時退往漠北,明統治者產生了輕敵思想,把東勝左衛遷到南部。古《讀史方輿紀要》中有“永樂元年見之元遠遁,移治東勝左衛於延綏,棄河不守”的記述。今《明清時期的榆林城市發展與環境變遷》也有“東勝衛在永樂元年從托克托南遷”之說。不過,因為兩說均未指明遷落的地名而造成考究上的難題。後查《米脂縣誌》載:洪武四年(1371年)(實為二年l369年)置綏德衛,千戶劉寵屯治縣北境(今榆林一帶),榆林莊出現。永樂元年(1403年)設“榆林寨”。但是這個寨很難理解。再查《陝西名勝古蹟》在榆林縣下記載,永樂元年(1403年)置榆林塞。還有《延綏攬勝》記載:明成化六年(1470年)蒙元敵軍竄入榆林塞(初為榆林莊、正統中築城),朱永將軍逐之於雙山堡、開荒川,“初置榆林衛於榆林塞”,應該肯定遷落原榆林莊,併成為榆林塞,才解開這個難題。

陝北“榆林三遷”考

東勝左衛原處在明朝邊防前沿,南遷後只留右衛。因兵力減弱,戰鬥力不強,“支糧則有,調遣則無",很難適應戰爭需要。所以在後來邊疆形勢越來越惡化的情況下,禦敵防線便無法維持,不得不退卻。當遇到敵方集中數萬蒙兵,分別由瓦剌、韃靼、兀良哈三個部族的首領也先、阿羅出、毛裡孩指揮,向南進犯,而且又遇風沙等大災害,明軍作戰失利,特別是在敵方勢力最大的首領濟農控制河套以後,明朝朝野議論紛紛,分成棄套與復套兩派,鬥爭十分尖銳,朝中出現了決斷難處、多議不定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