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企圖另立中央,開除毛周張聞天博古黨籍甚至通緝他們

誰企圖另立中央,開除毛周張聞天博古黨籍甚至通緝他們

誰企圖另立中央,開除毛周張聞天博古黨籍甚至通緝他們

1937年3月,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說出了“張國燾在分裂紅軍問題上做出了最大的汙點和罪惡。左路軍和右路軍的時候,葉劍英把秘密的命令偷來給我們看,我們便不得不單獨北上了。因為這電報上說:'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當時如果稍微不慎重,那麼會打起來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666頁)這就是後來稱之為“密電”。

1951年8月編輯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一版,在對“巴西會議”的註釋中,有這樣的敘述:“這時,張國燾率領一部分紅軍和中央分裂,不服從中央的命令,並企圖危害中央。中央在這次會議上決定脫離危險區域,並率領服從命令的紅軍向陝北前進。”(《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根據1952年8月第一版重排本,1966年改橫排本第501頁)這裡的“企圖危害中央”、“脫離危險區域”,就較“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大大地跨前了一步。

“文革”前後,時任瀋陽空軍副司令員的呂黎平說得更為具體:“密電”是他親自參與譯出的;“密電”內容性質更明確,即“武力解決”;還回憶了“密電”的全部文字;同時也把當年收譯和送交“密電”的全過程作了展示。

20世紀80年代,除了前面呂黎平“譯電”的呂氏“密電”之說外,又出現了一個賀俊楨“破譯電”的賀氏“密電”之說。譯電和破譯電是兩種不同的渠道。譯電是內部的通訊,破譯電是對敵方的電訊偵察。這就是說,按他們的說法,這兩種途徑中雙雙獲取了張國燾“武力危害中央”“密電”。

南下過程中,張國燾另立中央,遭到抵制,威脅要槍斃朱德,甚至殺了朱德的坐騎,撤換朱德的警衛,開除毛周張聞天博古黨籍甚至通緝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