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漢族內部影響最為深遠、也最為特殊的一支民系。歷經一路動盪,流離他鄉的客家人,不管走多遠,都不忘傳承中原的文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帶有明顯的華夏特色。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客家藍衫


客家人的傳統服飾被稱為客家藍衫,以樸素而名,顏色多以黑、白、藍為主色調,其布料也大都為藍色和黑色,早期傳統的客家服飾的開襟形式主要有“大襟”、“琵琶襟”、“對襟”三種。藍衫與漢服一脈相承,又與嶺南本土服飾相融,這是客家遷徙文化的見證。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大襟”是衣襟彎曲向右開口一直延伸至右腋下,然後順著肋邊與小襟重疊扣合,是早年漢族婦女服裝的主要開襟形式。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對襟”就像古建築的大門兩片對開的形式,通常為一般男性的外衣或大褂的開襟樣式。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琵琶襟”大多用於背心類的服裝或者冬裝,男、女、老、幼均有使用。


透過藍衫,可以看出客家人節儉、樸素、勤勞又包容的性格特質。如果說,文化來源於生活,而服飾代表著生活,客家藍衫無疑是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這是客家文化千年歷史中的典型符號和圖騰象徵。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正在製作客家藍衫的客家婦女

眾所周知,客家婦女是中國傳統優秀婦女的典範,她們勤檢持家,是家庭生活的支柱。客家藍衫的“實用耐穿美”,更承載著客家婦女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早期客家人普遍生活在山區,物資匱乏的情況下“靠山吃山”,只能利用耕田種地得來的農作物來維繫家裡的口糧,也有作為家裡主要收入的來源。藍衫正是客家人艱苦勞作的一個側面反映。客家婦女長年出入山野田園勞作,穿大襟衫行動較為方便,耐髒耐洗而又不顯得張揚。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舊時客家婦女身著客家藍衫出入山野田園勞作

藍衫在過去是客家人的常服,不僅居家休閒的時候穿著,走親訪友也是身著藍衫,甚至在重大節日,比如“墟日”,也能看見客家人身穿藍衫。與中原服飾相比較,客家藍衫並沒有明顯的等級分,服飾上比較少紋飾,常見的是壽字紋或其他寓意吉祥的圖案,這也表明了客家人對上天的敬畏與敬仰。同時,客家傳統服飾並不像少數民族那樣絢麗多彩,崇尚的是“簡潔樸素美”。


客家藍衫:一種穿在婦女身上的客家文化


▲當代客家婦女身著客家藍衫進行客家山歌表演

經過千年的洗禮,藍衫的基本樣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體現了客家人在服飾上一直沿襲著傳統風格。可以說,客家藍衫不僅是一種服飾的代稱,更蘊涵客家精神。客家人民不畏艱險、吃苦耐勞等精神是在客家人經歷了數次大遷徙中逐漸形成的,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也正因為如此,客家人民一直秉持著“不忘根,不忘本”的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