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杠精,但谈论“996”工作制的前提是:企业还“活着”

我不是杠精,但谈论“996”工作制的前提是:企业还“活着”

进入2019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不少地方和企业也惯例性的发布了招聘启事,让人意外的是,有些企业竟然公然将“996”工作制纳入应聘要求之一,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和谴责,但是,自那时开始,关于“996”工作制的新闻一直都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几天,网络传闻竟然有多达40余家IT公司都在实施“996”工作制,搜狗工作人员的“牢骚”更是被CEO猛怼,这一下让所有人都开始真正重视起这个问题了

大概浏览一下网络,抵制、或者说抗议“996”工作制的人占大多数,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做法过于苛刻、过于极端,甚至还有人把“996”和“ICU”给连起来解读,让人大跌眼镜!确实,“996”的工作制无论从法律上还是员工角度上来讲都是不合理的存在,但为什么还这么普及呢?因为企业有需求,因为企业有各自的特殊性,尤其是IT行业,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争分夺秒”一点也不夸张,而且每一个创新都可能会让自己处在领先位置

我不是杠精,但谈论“996”工作制的前提是:企业还“活着”

说完行业的需求,我们再来看待遇。众所周知,IT业的工资是出了名的高,高工资的背后肯定会有高付出,这是成比例的。而且在应聘的时候,这些要求也都是清清楚楚,要么放弃这个工作;要么就在接受工资的同时接受付出,这完全是你情我愿的。换言之,公司为什么给你开这么高的工资呢?这不就是对行业“特殊性”的一些补偿吗?不干也完全可以,可咱们既然干了,就不能一边拿着工资,一边骂娘,那样不地道。

企业又“996”的需求,而且已经进行了弥补,这么一来,加班为什么不行?有些朋友说“不能拿命换钱”,我同意,但是看看咱们的现实生活,都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多少人想加班去赚钱,还没那个能力。

“996”工作制于情于理都不合,这都是我们站在“打工者”的角度来看,换个角度,如果你开一家大型公司,公司需要员工加班,你宁情愿为员工的付出做出补偿,这个时候,你想听到“我不想加班”的话吗?企业愿意让员工不停加班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员工会有意见吗?他们什么都知道,但是他们为了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存活下来,不得不选择这样的工作方式。谈工作制的前提是企业还“活着”,如果企业倒闭了,别说“996”,“669”也没有,解散了就什么争议都没有了!

我不是杠精,但谈论“996”工作制的前提是:企业还“活着”

最后有两句话,一句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另外一句是“天高任鸟飞”。我对“996”持一个“中立”态度,不可能支持这种做法,但是考虑到企业需求,也不能盲目反对,希望大家也理性看待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