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最大的失職,就是沒有教孩子如何認識“死亡”

如果要用一部動畫電影向人們講述一個面對死亡的故事,很難再有比《尋夢環遊記》更活潑、感動和輕鬆有趣的;極致的想象力貫穿於電影的所有細節中,儘管影片有很多可愛的畫面,但故事中飽含的真實情感依舊催人淚下。

中國父母最大的失職,就是沒有教孩子如何認識“死亡”


死亡是每個人在成長中必將面對的話題。避而不談只會增加死亡的神秘感,引起孩子不恰當的想象,甚至是對死亡的極度恐懼;過度修飾可能美化了死亡,讓孩子以為死後的世界很美好。所以,和孩子討論死亡是必要的,當孩子正確理解死亡,他才能更加尊重和愛惜生命。

既然不迴避,那家長又該怎樣和孩子談論死亡?匈牙利心理學家納吉等將兒童對死亡概念的年齡模式分為4個階段,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程度不一,應該有差異地與孩子談論死亡。

第一,3歲以下的兒童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常會產生分離焦慮。

第二,3~5歲的兒童不瞭解死亡是普遍的、不可逆的,他們認為死亡是短暫的或可以復活的,甚至認為自己更乖一點,死去的家人就會回來。

第三,5~9歲的孩子已經瞭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終點,會用擬人方式來看待死亡,比如他們會認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

第四,9歲以上的孩子已能正視死亡。

這時家長應該嘗試著去告訴孩子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結、銘記關心、照亮彼此,才是生命的意義。我們要感謝逝者在以往為我們帶來的歡樂。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像逝者一樣照亮他人的生活,才是對他們最好的銘記。


中國父母最大的失職,就是沒有教孩子如何認識“死亡”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通過合適的方法去與孩子溝通這個話題呢?

藉助童話故事

19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聲稱,如果孩子感到了恐懼,而不告訴他這種感覺,或者讓他控制這種感覺,都是錯誤的。恐懼是合理的,這沒有什麼可迴避的,孩子通過用恐懼的複雜性和強度,將可感知的危險降低。

那麼家長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幫助孩子呢? 貝特爾海姆在《童話的魅力》(1976)中提出了一個清晰簡單的解決方案:故事。貝特爾海姆認為,“通常情況下,他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這些情感,或者他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表達:對黑暗、某些動物的害怕或對身體的焦慮……”

童話故事的優勢恰恰在於,他們採用的符號法與其親身經歷產生共鳴。因此,孩子能夠更加直觀地投入情緒和感情,也就能夠更好地直面未知的死亡。

把關注點放在“人”上

家長平時應該引導孩子關注小動物、植物,把動植物當成一個生命體,並注入情感。當動物病死,植物枯竭,讓孩子試著對它們說:“謝謝你們曾經的陪伴,讓我的生活很開心。”讓孩子在面對動植物的生與死中,漸漸地領悟到人的生老病死也是自然規律,從而在面對親人、朋友離去時,懂得處理自己的悲傷,釋放情緒。此外,作為父母,也要積極面對生命、快樂地活著,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正面教育為主

很多孩子根本從沒想過自己的親人過世是什麼概念,如果消極方面直接說出來,容易對心理弱小的孩子造成衝擊。這主要與挫折教育缺乏有關,現在的學生多數是在受保護的家庭環境下成長,抗壓能力比較弱。在生命教育方面,應多突出生命的美好。


中國父母最大的失職,就是沒有教孩子如何認識“死亡”


馬東說:面對生死,是我們漢文化中最缺的一課,不許聊,不許想,但我們尤其有必要去思考生死。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會孩子一切前,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去面對死亡。

作為孩子,我們應該明白,珍惜生命,才是對逝去親人最好的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