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坑了两次曹操的蒋干最后结局如何?

tanyou1


在《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之所以能够成功地火烧赤壁,有一个关键的历史人物就是蒋干,这个蒋干两次被周瑜戏弄,坑了两次曹操。他被演义描绘成跳梁小丑,被世人所嘲笑。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蒋干真的就是一个蠢到骨子里的小丑吗,还有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探究一二。



在《三国演义》着实将蒋干给黑了一把,他两次过江,两次中计被坑。第一次过江是赤壁之战战前,曹操让蒋干充当说客,劝说周瑜投降。此时,周瑜正在头疼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水军。恰逢此时,蒋干渡江而来。周瑜知道蒋干的来意,于是将计就计,摆下了群英会,又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醉酒大戏,诱导蒋干盗了所谓蔡瑁和张允的“降书”,利用反间计除了蔡瑁和张允二人。事后蒋干自以为立了大功,还沾沾自喜。

蒋干第二次过江,简直就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当时,庞统虽然想出了连环计,但是周瑜正在为如何让曹操乖乖上钩而头疼。恰逢此时,及时雨蒋干又来了,他将庞统引荐给了曹操。于是乎,在庞统的忽悠下,曹操中了庞统的奸计,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提供了机会。

《三国演义》中通过这两次过江,将蒋干描绘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蒋干并非如此,他是严重地被黑了。在《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记载蒋干不仅人长得帅,而且还是一个辩论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听闻蒋干的大名,真的就派他去劝降周瑜。随后,这个蒋干以私人身份拜见周瑜,周瑜知道他的来意后,不仅直接拒绝了投降,而且还带他参观了军营和自己的收藏品,两人相谈甚欢,绝口不再提投降之事。



后来,蒋干回到曹操军营后,称赞周瑜气度非凡,并非是言辞所能离间的,还劝曹操放弃招降周瑜的念头。而关于蒋干最后的下路,无论《三国演义》和正史中都没有交代,但是根据他一贯的行事作风来看多半是四处游历,继续做他的风流隐士,相忘于江湖。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蒋干的结局是:赤壁之战,曹操惨败狼狈逃跑,蒋干为救曹操性命,和曹操互换衣服,被张飞误杀。今天聊聊可怜、可笑、可气的蒋干:

蒋干,是曹操的部下,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

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导致曹操赤壁之战惨败,葬送曹魏的20万人马,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黄泉。今天讲讲“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

一、赤壁之战的背景: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渡过长江,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而孙权和刘备羽翼未丰,对抗曹操犹如以卵击石。

在诸葛亮的努力劝说下,孙权终于同意和刘备联手对抗曹操。周瑜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但是,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实力还是不如曹操。

二、北方人不习水战:

虽然曹操的20万大军兵强马壮,但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曹操只好让东吴降将蔡瑁、张允二人日夜操练士兵水上作战,但士兵晕船的问题依旧严重,令曹操头疼不已。

三、蒋干自告奋勇劝降周瑜:

就在曹操一筹莫展之际,帐下幕宾蒋干自告奋勇道:“我与周瑜是同学,我愿以三寸不烂之舌,渡江劝说周瑜投降。”

曹操问:“此去需要何物?”

蒋干道:“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就这样,蒋干驾一叶扁舟,昂然前去说降统兵数万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你说,蒋干这是哪来的自信呢?

四、周瑜“闻弦歌而知雅意”:

却说周瑜得知蒋干来访,便知来意,笑对诸将说:“说客来了!真是瞌睡遇枕头啊!”

然后,周瑜穿戴整齐,带领众将士迎接。

蒋干说:“公瑾别来无恙啊!”

周瑜说:“老同学,你远涉江湖,为曹操做说客,辛苦了!”

蒋干愕然,没想到被周瑜抢了先,早准备好的说辞全憋在肚子里。只好说:“我只是叙旧罢了!”

周瑜大笑道:“我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师旷:春秋时著名乐师,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他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蒋干脸上挂不住了,说:“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周瑜挽住蒋干的手臂说:“开玩笑罢了。”然后大设筵席,宴请百官,为蒋干接风。

五、群英会:

席间,周瑜指着诸将向蒋干一一介绍,然后说:“这些都是江东豪杰,今日此会,可叫‘群英会’”。

然后,曹操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说:“今日宴饮,只叙朋友交情,如果有提东吴和曹操军旅之事的人,即刻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座在酒席边。

蒋干惊愕,不敢多言,

周瑜喝得尽兴,还舞剑作歌,唱道:“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众将拍掌和之,满座欢笑,唯有蒋干坐立不安,满肚子的劝降之话说不出口。

六、精兵粮足的虎狼之师:

饮至半酣,周瑜拉着蒋干的手,亲热地走出帐外。只见左右士兵,英姿飒爽,执戟而立。周瑜问:“我的军士,颇雄壮否?”

蒋干钦佩道:“真熊虎之士也!”

周瑜又引蒋干参观帐后堆积如山的粮草,问道:“我的粮草,颇足备吗?”

蒋干折服道:“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周瑜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福祸共之。假使苏秦、张仪这样的说客复出,任他口若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说完,周瑜放声大笑。

蒋干又惊又惧,面如土色。

七、周瑜蒋干抵足而眠:

酒足饭饱,周瑜亲热地挽着蒋干走向卧室,说:“久不与你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周瑜佯装大醉,和衣卧倒,片刻鼾声如雷。蒋干白来一趟,心事重重,难以入睡。

八、蒋干中计:

蒋干辗转反侧到三更天,下床悄悄来到周瑜书桌翻看。

突见有一封信皮写有:“蔡瑁张允谨封”。蒋干大惊:“难道蔡瑁、张允暗中勾结东吴?”

蒋干打开信,只见信中写道:“我们投降曹操,迫于形势而已,等有机会,取曹操人头,献给东吴。”

蒋干把信揣入怀中,还想再翻。只听周瑜翻身含含糊糊说着梦话:“老同学,几天之内,就让你看曹贼的首级!”

九、蒋干再中计:

蒋干连忙回床装睡。等到四更天,只听有士兵进入营帐轻声唤醒周瑜。周瑜假装刚睡醒,茫然问来人:“床上睡的是何人?”

那士兵说:“是你老同学蒋干,昨晚是你请他抵足而眠,难道忘了?”

周瑜假装懊悔道:“我喝醉了,失态了。”

那士兵道:“江北有人到此…”

周瑜连忙喝道:“低声!”

周瑜回身呼唤道:“蒋干!蒋干!”

蒋干只装睡着。

周瑜和士兵悄悄走出帐外,窃窃私语。蒋干竖着耳朵听,只听那士兵说:“蔡、张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语言更低,听不真实。

十、反间计成功:

蒋干顾不得和周瑜打招呼,匆匆赶回曹营,求见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言语不能劝降。”

曹操很生气说:“事不成功,反被耻笑!”

蒋干屏退左右,神秘兴奋地说:“虽然没有劝降曹操,却打听到一个秘密……”

曹操原本多疑,闻言见信更火冒三丈,即刻召见蔡瑁、张允二人说:“我想让你们现在攻打曹操!”

蔡瑁、张允说:“军士尚未操练成熟,不可轻进!”

曹操大怒说:“等你们练熟,我的首级就要献给周瑜了!”

蔡瑁、张允二人不解其意,惊慌不能作答。曹操命左右武士将二人推出去斩了。

须臾,武士献上蔡、张首级。曹操一见血淋淋人头,猛然省悟暗暗懊悔:“我中计了!”

众将忽见蔡、张首级,惊问齐故,曹操不肯当众认错,含糊道:“二人怠慢军法!”众将都嗟呀不已。

十一、蒋干又生一计:

杀了蔡瑁、张允,损失了仅有的熟悉水上作战的将领,曹操日夜着急,吃不香,睡不下。

蒋干也替曹操着急。寻思回江南找找可用之才,恰逢大名鼎鼎的凤雏庞统。庞统表示愿意帮助曹操。蒋干很高兴,兴冲冲带着庞统来见曹操。

十二、庞统献计:

曹操久仰凤雏大名,爱才心切,喜出望外。曹操求教庞统: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晕水,可有办法?

庞统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依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曹操信以为真,听从了庞统的建议,把大小船首位相连,浩浩荡荡,攻向孙刘联军。

十三、赤壁之战:

不想却中了诸葛亮的“连环计”。

诸葛亮用“苦肉计”使黄盖诈降,然后借东风,火烧连营。曹操20万大军顷刻间葬身火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十四、蒋干结局:

被孙刘联军火攻后,曹操狼狈逃走,遭到刘备的截杀,危在旦夕。蒋干为了救曹操性命,在葫芦口和曹操互换衣裳,被张飞误杀。结束了可笑的人生。

十五、聊聊可怜、可笑、可气的蒋干:

由于蒋干的愚蠢,连坑了曹操两次,还葬送了20万士兵的性命。后人用歇后语“蒋干盗书”,来比喻算计别人不成反而误中他人之计而不自知。

蒋干有学问,四书五经都烂熟于心;蒋干也有胆量,敢在刀光剑影之中乘一叶扁舟去说服统兵数万的周瑜;蒋干也够忠心,能用生命保卫曹操。

但大家都说蒋干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空有一肚子学问,却一点也没用到点子上,只能干些别人瞌睡来了,他赶紧送个枕头的蠢事。干一件事坏一件事,成为后人谈笑的资料。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三国演义》里把蒋干黑的永远抬不起头来了。蒋干两次去找周瑜,第一次是盗得书信一封,曹操杀了蔡瑁张允。第二次是引来了凤雏庞统,献了连环计。把蒋干描述成一位猥琐不堪的人。演义里没有说蒋干的去处,或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蒋干是九江名士,是为辩论家。曹操带兵南下时,蒋干是曹操的主薄。曹操久闻周瑜名气,长得俊美,有才能,派九江蒋干去说服周瑜来降。蒋干确实去了,但他看到周瑜气势,说话有礼有节,连话都没说,就回去了,并告诉曹操,周瑜是不可能投靠他的。历史上的蒋干也没有资料显示他的结局如何,但是,以蒋干的才能,应该会有善终的!


路遥lgy


历史上却有蒋干其人,字子翼,汉朝末期三国时代人,是当时有名的名士,鼎鼎大名的辩论家。

不过,在历史上知道蒋干的人并不多,在罗贯中老爷子的如椽大笔下,蒋干成了名不符实,目光短小的边缘人物,是他两次献计,接连让曹操做出错误判断,曹军在赤壁大败,让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机遇。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都做了什么蠢事呢?

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荆州土地,荆州是大郡,在前任主人刘表的经营下,钱粮兵马不计其数,在汉朝那是数一数二的,更重要的是有一支骁勇善战的水军,在蔡瑁张允的调教下在气质这一块把江南的孙家势力卡的死死的,这不,曹操得到此二将立刻给他们加官进爵,为的就是让他们在平定江南时充当先锋。

这个时候,蒋干自称和对面的周瑜是同学,毛遂自荐去劝降周郎,周瑜有大才,立誓报答孙家的知遇之恩,怎会轻易投降。于是略施小计,让蒋干盗得蔡张二人写给他的密信,致使曹操错杀了二将。然而周郎破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避难江东的庞统虽想出了连环计,但如何让庞统平安过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窦?正在周瑜为此发愁的时候,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名士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了赤壁大战的惨败。

不过,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没有正面交代蒋干的结局,据我推测,蒋干应该在赤壁大火中被烧死或者是自知有弥天大罪偷偷跑了,隐姓埋名罢。


唐东星说历史


三国演义是个笑话,不要当真。赤壁之战时蒋干估计都没来


不应该32


史实没有发生这事,演义没有交代后事。

估计是扔江里喂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