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村村里故事

溪头村村里故事

溪头村村里故事(散文)

担“溪头”岁月悠悠,新农村风光乍现。

远去了溪埠的忙碌,暗淡了古道的人影,昔年,溪头村是饶平县境内主要河流黄冈河南北交通和货物运输的中转站,下游货物至此下船后转用肩挑北上往饶城三饶,上游货物用人力运输至此上船顺流而下,人们称这里为“溪头埠”,故村名为溪头村。溪头村包括溪头、内槽、大山三个自然村,总人口775人,位于汤溪北部,距离镇政府10公里,村前临近碧波荡漾的汤溪水库,南接桃西,北连三饶。解放前属东四乡曹溪保。溪头村是水库移民村,建水库时村民均外迁,1960年移回原家乡山坡地建家园,黄姓、吕姓、曹姓村民属溪头自然村,曹姓、黄姓、林姓村民属于内曹自然村,陈姓村民属大山自然村,村民大致从明未清中期迁此定居。

漫漫山峦,弯弯溪河,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饶平知县阳宏组织民工开凿黄冈河中游的溪头至溪口段河道乱石,历时二个月,从此黄冈船只可直达溪头。后人称该河段为“阳公溪”。由周瑛撰《阳公溪碑记》,立于溪头埠,现该碑失踪,碑文载入《潮州府志》。在没有开通公路之前,村民们日常用品,建筑材料等大小生活物资,全部是用肩膀担回来的,黄冈河三饶至溪头河段,因河道险峻,乱石太多而无法开展水路运输。而从黄冈至溪头的水路便在这里成了货物转运的中转埠场,溪头村一时热闹兴盛,木船、竹排停泊溪头埠,圩场上人来人往,又有几间店铺,生意一时热闹。由饶城来往的挑担之人,俗称:”担溪头“。从饶城至溪头有六公里路程,”担溪头“之人,一次所得工钱,少则可买三至五斤大米,多则可买六至八斤大米供家人生活,在那温饱无法解决的年代,担货担,走溪头也不愧穷苦人一种谋生职业。

“担溪头”的路途遥远,道路崎岖,所需工具为扁担、竹筐、八落索、搭钩、竹槌、竹箩等简单工具,或担、或杠、或抬,来装卸各种物资,送往铺行,货栈的货物。因此来往物资全部用人力通过陆路进行人工运输,主要靠肩挑,看似简陋,细微处与普通的家伙却有差别。扁担是用大麻竹制成的,宽而扁,其弧线与肩膀吻合, 不勒伤肩膀;两端用文火加工后,兀自翘起成钩,能稳稳地钩住竹篓不掉;前端套有柱绳,若要小歇,不必放下担子,只要将柱杖的柱钩对准柱绳,往地下一顿,让柱杖顶住扁担,尔后一手扶担一手扶杖,挪出身体即可歇息了。扁担兼有防身的功用,它横着拿是棍,侧握为刀,是担夫们惯用的贴身武器。担夫们的柱杖多由铁木、红木、楠木等坚硬的木棍特制。据山里的老人回忆说,天方露出鱼肚白,担夫们就担着一担木炭从饶城出发,天, 也在“嘿哟,嘿哟”的小调声中渐渐亮堂了。返程便挑着食盐从溪头回饶城,能赚点血汗脚力钱,对山里人来说已经相当知足了。

溪头村村里故事

担溪头也延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俗语:

例如:溪头钱驶了(花光),存块溪头风。这句俗语言及穷苦人家赶早摸黑,为了家庭糊口度日,刻苦耐饥受饿“走溪头”担货物,挣几个钱买米生活,但最后落得风湿职业病,这折射岀担担人艰辛的岁月。另外,还有一句俗语为:欲去溪头,需问溪尾。这里说的是:有一个没有教养,不懂礼貌的后生仔,早年在溪头向一老者问路,后生者无名无姓无尊称阿伯阿叔,适逢遇见老者问道:”喂,溪头在地块(那里)?”老者随答,“欲去溪头,需到溪尾去问”。素知,溪头属汤溪,溪尾(溪美)属新塘,相距十公里,这也是对无礼无貌之人的教示。

时间到了1932年,由张竟生博士倡议,主持并亲自向各地乡绅募集资金,发动群众从修筑汤溪至钱东的公路,使三钱公路全线通车,漫漫古道的担担人越来越少 。如今,山里头村村通公路,仍然健在的山里担夫已经不多了,“担溪头”往事成了上辈人美好的回忆,成了足以吸引孩子们刨根问底的故事了。

溪头埠早己湮没在碧波水中,而新时代的溪头村民发扬“担溪头”的艰苦耐劳创业精神,建设家园,发展种植优质荔枝、橄榄等水果,搞活农村经济。忽如一夜春风至,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这个乡村,村民们告別了低矮的泥砖房,住上了崭新的新楼房,近年来,村“两委”干部以党建为核心,创新领导机制,转作风,干实事,使村的各项事业明显改观,通过多方争取资金,解决村排污系统,村道实现硬底化,建设村民运动广场,配套了健身运动器村等,同时溪头村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以打造美丽生态乡村作为奋斗目标。

稿件管理:紫烟幽梦

审阅:何蕾蕾

简评:溪头村村里的故事,古老又鲜活。溪头埠湮没在时代前进的碧中,“担夫精神”却如随时代流传至今。

溪头村村里故事

作者简介:张耿裕,爱好写作,广东饶平县人,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杂志征文大赛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普通投稿(非参赛)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