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方言土話大全

腌臢菜(ā za caì)形容人猥瑣、下賤,讓人看不起。是罵人的單詞。例:“你真是個腌臢菜”。

腌臢(ā za)奚落、數落,連罵帶訓的意思。例:“你腌臢我有啥意思!”

嗸糟(aō zao)同“腌臢”,兩詞通用。例:“我嗸糟他一頓,他鱉氣不吭。”

挨(aí) 省略了名詞的簡用,通常是否定式的批評他人說的或做的不對。例:“去挨唄,根本沒那回事兒。”

挨皮鞋(aí pí xié)借代詞,意思是否定他人的說法兒或做法兒,該挨皮鞋踢或踹,但不是真用皮鞋踢或踹。這裡皮鞋是借代詞。同單音階詞挨一個意思。例:“說瞎話不是?挨皮鞋唄!”

嗷嗷(āo ao)⑴喊叫 ⑵哭聲狀 例⑴:“一點兒小事兒,你嗷嗷啥。”例⑵:“多大委屈呀?別嗷嗷啦,聽話。”

熬糟(āo zao)通常指日常生活垃圾、廢物,也直接用來形容人。例:“包裝託運隊那幾個貨吃、喝、嫖、賭、偷、搶、拿,啥壞事兒都幹,簡至一幫熬糟。這不,前天晚上叫公安抓啦。真是惡有惡報!”

俺(ǎn)我、我們。 .

安生(ān shēng)安靜地待著。例:“這孩子一點兒也不安生。”

拔絲兒(bá sīr)⑴、形容倆人關係密切。例:“馬三兒和建國,那是拔絲兒。” ⑵、代指未婚男女戀愛關係或夫妻。例:“那是誰呀?那是他(她)拔絲兒。”

半掩門兒(bàn yě mér)罵人的話,原意指暗娼。鄭州話裡,不專指暗娼,形容人特下賤。

毛尾(máo yì)零星的、少量的動物的毛髮。半個,即二分之一個。例:“今天早上吃了半拉饃,喝了一碗小米稀飯。”

不羅蓋兒(bū luō gèr)膝蓋。

不得勁兒(bū dé jièr)⑴、不舒服、不爽。例:“我今天渾身不得勁兒,得請一天假,看看大夫。”⑵、不合適、不大好、不人物。例:“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就事論事,說人家小時候咋啦咋啦,你這話說咧不得勁兒。”“一點兒小事兒就打小報告,我看不得勁兒。”

卟膦(bú lìn)人的指甲或樹的枝杈、草的刺葉在人體表面重重擦劃過後,肌體上腫起的凸道子叫卟膦,出血的叫血卟膦。

擺治(baí zhì)⑴、修理、整理。例:“我這自行車把老死(不活絡),你給擺治一下吧。”⑵、出損招讓人活受罪,有欺負、為難、玩弄人的意思。例:“敢給我糙蛋(見“糙蛋”)?看我不擺治死你。”

不粘弦(bū zhān xián)功夫不到家,上不了檯面。例:“給我比,你那兩下子通不粘弦咧。”

撥拉(bú là)不費勁的用手撥弄。例⑴:“看你壘那牆,一撥拉都倒。”例⑵:“你身上有點兒土,趕快撥拉撥拉。”

掰活(baī huó)指教。例:“還得我來掰活掰活你,壘牆磚得錯縫,知道吧?”

鼻咯渣(bí gè zhā)鼻腔內的髒物,也有叫鼻屎的。

包(baō)賠償。例:“給人家玻璃打爛啦,包人家五塊錢。”

別(báo)不要,跟別一個意思,發薄音。例:“那地方危險,你可別去。”

孛(bó)鄭州話說豬、狗、貓生崽叫孛。崽可以叫娃兒,如豬娃兒、狗娃兒、貓娃兒。而牛、馬、羊生產叫下或生,其崽分別叫牛犢兒、馬駒兒、羊羔兒。

不瓤稈兒(bū ráng gěr)不簡單,誇讚的詞。例:“關鍵時刻,老三真不瓤稈兒,最後還是把小偷逮住啦。”

不強中(bū qiāng zhōng)不一定行,未必可以。例:“根據小麗平常咧學習成績,這次考重點大學,我看不強中。”

鱉氣不吭(biē qì bū kēng)無理不申辯,或畏懼不申辯。例:“我說他一頓,他鱉氣不吭。”

不適閒兒(bū shí xér)⑴、不停地幹這幹那,一會兒也不肯休息。例:“他媳婦一天到晚不適閒,家裡、院裡拾掇咧乾乾淨淨。”⑵、不間歇、不停歇。如:“那條狗不適閒兒地叫”;“喇叭不適閒兒地響”,等等,諸如此類。

別(bái)別,不要的意思,發音不同。

八(bá)數詞,同8。在鄭州話中,同一個單詞、同一個意思與不同的詞搭配成詞組,發不同的聲調而表達同一種意思的,並不多見,八即是典型。八(bā)與量詞個、塊、對、隊搭配時,音八(bá);搭配其它量詞,仍音八(bā)。例:吃了八(bá)個包子。八(bá)塊八(bā)毛八(bā)。

不遞招(bú dì zhāo)沒有本事、本領來展示、抗衡。例:“就他那兩下子給我比,根本不遞招。”

伯(bāi)父親的兄長。但由於鄭州人員構成複雜,有些人原籍習俗把父親叫伯。所以,碰到鄭州的人叫伯,多半是對父親的稱呼。還有許多鄭州人不把父親叫伯,為什麼會把伯作為鄭州單詞呢?主要這個詞曾流行於球場。

裁壞(cái huài)⑴、殘廢。例:“他腿裁壞啦。”即他的腿殘廢了。⑵、動詞,致殘。例:“你再給我雅,我裁壞嘍你。”意即你再不給我老實點兒,我打殘你,讓你成殘廢人。

糙蛋(cào dàn)明目張膽不順從。例:“你糙蛋咧不是?

吃二饃(chī èr mó)指以恐嚇、暴力、要挾等手段分享不義之財。

叉拉(chǎ là)把腿張開,通常形容某些人走路的姿態,把羅圈腿稱作叉拉雞。

疵毛(cī máo)差勁,不好。例:“你這人真疵毛。”

差皮(chā pí)出麻煩,不順利,失敗。例:“唉!又把事兒辦差皮啦。”“今天辦了個差皮事兒。”

菜(cài)1、偷摸。例:“他菜人家的錢包。”2、低級、低檔。例:“這貨真菜,啥事兒也辦不成。”

差氣(chā qì)與理想的或該達到的狀況有差距。例:“你這人咋鎮差氣。”“你辦這事兒可真差氣。”也說差勁兒。

菜頭(cài tóu)指軟弱、被訛詐的對象。例:“就你是個菜頭。”

猜枚(cāi méi)鄭州酒場主要酒令之一,非常盛行,普及率很高;兩人同時伸出1-5個手指頭、同時喊出10以內(含10)數字,手到口到,以說中兩人手指之和為勝。猜枚之妙,在於叫的韻律及明堂,如叫“2”,就有哥倆-好、兩相好、倆-不錯、再好好......其它一心敬你、一點高哇;三星高照、三桃園;四季發財、四紅喜呀;五魁首、魁五首;六六順、順了吧;巧七枚、七巧仙;八匹馬、八大仙;快九州、快來到;全都有、全來到等等。促進下酒,頗有效能。廣泛盛行於中低飯店或民居、排擋。現已逐漸衰落。

出酒(chū jiǔ)酗酒後嘔吐。

踀履(chū lǘ)身體下蹲、重心儘量向下地朝下滑走。例:“山坡有點陡,他不敢立著下去,只好往下踀履。”

藏老悶兒(cáng lǎo mēr)【遊戲】兒時的一種遊戲,即捉迷藏。

槌(chúi)⑴、動詞:用拳擊打。例:“我槌了他幾下。”⑵、名詞:拳頭。例:“他打我幾槌。”

呲(cī)不著邊際的胡吹亂侃,被認為有無中生有還煞有介事的言論。也叫瞎呲、胡呲、呲牛B。例:“你給那兒瞎呲啥咧?老三昨天一直在家,啥時候跑到西郊啦?”

竄(cuān)形容跑得快的樣子。例:“那小子一會兒可竄沒影兒啦。”

憷(chù)害怕、畏縮。例:“那次中過一回電,現在看見電器都憷。”

赤馬腳(chī mā jiō)光腳。

赤馬肚(chī mǎ dū)裸體。

疵馬糊(cī mǎ hū)眼屎。

疵拉胡(cī la hú)形容人或事不地道。例⑴:“這人真疵拉胡。”例⑵:“這事兒辦得可真疵拉胡。”

戳哄(chuó hòng)在背後煽風點火,挑唆煽動。例:“他在這兒鬧,是你戳哄咧不是?”

鏟兒(chěr)⑴、一種工具。⑵、個人的本事,同魔兒。例:“你那鏟兒到那兒中不中?”

擦包(cā baō)擦屁股。手紙也叫擦包紙。

錘包錘(chúi baō chúi)【遊戲】⑴、一種以手指不同形狀分別代表剪刀、石頭、布的二人(或多人)分勝負的遊戲,有的地方就叫“剪刀石頭布”。⑵、這種遊戲的口令。一人喊:“錘-包-錘!”當第二個錘字喊出口的同時,參加的人同時伸出代表不同意思手形。拳頭=錘、巴掌=包、中指食指=剪;勝負關係:錘→剪→包→錘。

呲愣(cī lěng)形容人不服,敢於表現出勇於反抗的樣子。例:“你敢給我呲愣?”“我就給你呲愣,你咋著我?”

欻街虎(chuā jiē hǔ)困難時期,因飢餓而從別人手中搶奪食物的人。

抓(chuá)突然搶奪。例:“我剛拿出來,叫他一下抓走了。”

抓子兒(chuá zěr)【遊戲】學齡期遊戲。一般用10個左右石子兒,隨意撒在地上,撿起一子兒向上扔,趁子兒未落下之際,扔子兒手迅速抓起地上一子兒接住落下之子兒;如此直到將地上子兒全抓在手裡。然後再撒,兩個兩個抓;三個三個抓......一次未接好,換對方抓。

糙急兒(cào jér)發急,耐不住性子。例:“說好10點到,現在10點半了,還不來,讓我等咧糙急兒。”

腸子肚子撥郎鼓子(cháng zi dǔ zi bū lǎng gǔ zi)泛指人或動物的全部內臟

蹬大輪兒(dēng dà lúnr)專指偷盜貨運列車的盜竊犯。

蹬蛋(dēng dàn)指談戀愛的人分手。

叨菜(dāo cài)1、用筷子夾菜,簡稱叨。2、象吃菜一樣容易賺錢。例:“這小子幹這一行不少叨菜。這貨跑一趟叨了一槓多。”即這個人一趟賺了一萬多。3、利用掌握別人短處的優勢,敲別人的竹槓。例:“這小子這回叨咧不少,咱得叨他一回。”

兌大的(duì dà dí)⑴、幾個人胡呲亂吹侃大山,閒聊瞎噴互捉短。例:“那幾個人沒事兒整天就會兌大的。”⑵、也暗喻吹牛皮。例:“你也別給我兌大的,事兒辦成了我再謝你。”

捯飭(dáo chì)裝扮、修飾。

搗鼓(dáo gù)也叫鼓搗。1、擺弄、修理東西。例:“一個收音機,他能搗鼓壞,也能搗鼓好。”2、背後算計別人。例:“又搗鼓人咧不是?”

點不住滾兒(diǎn bú zhù gǔnr)管不了多大用。例:“這次事兒戳大了,三百五百點不住滾兒。”

對孬(duì nāo)以毒攻毒,死豬不怕開水燙,不講理,論堆兒。例:“我就給他對孬,看他能咋著我。”

屌悶兒(diǎo mēnr)相當於罵人屌樣。

弟兒們(dìr mèn)跟哥兒們意思一樣。

待見(dài jian)喜歡。相反,就是不待見。例:“小四兒可廢受,我不待見他。你待見,你領他去。”

提溜(dí liù)1、用手提起挪動, 用手拎著。例:“把那東西提溜過來。”2、玩具陀螺,亦稱地溜。

掉坯兒(diào pīer)象老土牆一樣掉土渣子,形容壞到極端,通常還形容人窮,說他家窮咧掉坯兒。

嘟嚕(dū lǔ)⑴、成串成團。例:“我買了一嘟嚕葡萄。”⑵、向下垂著。例:“回來就嘟嚕個臉,叫誰看咧?”⑶、連續不斷地以小聲表達不滿。例:“我一回來你就嘟嚕,還有完沒完?”

嘟囔(dū náng)帶有抱怨的自言自語。例:“就說你一句,你嘟囔半天,你說有啥不滿意?”

鳥興(diáo xìng)威風、得意、高興,一般是貶義用法。例:“可辦成一件事兒,看你鳥興咧樣,可不著你姓啥啦。”

滴拉孫兒(dī la sūnr)1、孫子的後輩。2、一般是罵人的話。例:“我要是說瞎話,我是滴拉孫。”

打盤兒(dǎ pěr)打算。例:“這事兒你打盤兒咋辦?”

墩兒(dūer)原指可供人坐的園木節,城市中沒這東西,就泛指大小板凳。

嗲(dià)地上。例:“沒墩兒,就坐嗲吧。”

嗲(diá)底下。如床嗲,即床下面。

多(duó)多少的縮略詞。例:“這車得多錢?”就是問:買這一輛車得花多少錢?

蛋曹(dàn cáo)輕蔑用語,意謂小孩兒、沒長大,通常指稱年齡比自己小的人。例:“小蛋曹,你知道啥!”

擋寶兒(dáng bǎor)泡妞,找女人,嫖娼。例:“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去擋寶兒啦?”

兌匯(duì huì)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企事業單位裡以工會小組為單位,個人定期(每月)少量籌資以解決小組成員臨時困難為目的的集資形式。月借月還,其餘存儲蓄所,年度還本錢,利息均分或辦點福利。現已無存。後延伸意為給他人送錢,比如送婚喜錢。

懟(duǐ)⑴、不給情面的語言衝突。例:“我聽他說咧不在理,就直接懟他一頓。”兩人吵幾句,就說“他倆懟了幾句”。⑵、碰撞。例:“過馬路操點兒心,別讓汽車懟住嘍。”“報告班長,李小毛用胳膊肘懟我。”

得勁兒(dε jìnr)舒服,爽,好得很。例:“這話說咧得勁兒。”“這菜吃咧得勁兒!”“這湯喝住得勁兒。”“這活幹咧得勁兒。”“這事兒辦咧得勁兒。”建業足球場上表現好,球迷大喊“得勁兒!”得勁兒用途十分廣泛,椅子、板凳坐著得勁兒,鞋子穿著得勁兒,床上躺著得勁兒等等。如說不得勁兒,並不簡單是得勁兒的反義,見不得勁兒。

帶樣(dài yàng)做作,心裡不服臉上表現出來。例:“你給我帶樣咧不是?”

蹬腿兒(dēng tuěr)指人或動物死亡,中性偏貶。例:“黃世仁捱了一槍,蹬腿兒拉。”

捯飭(dáo chì)裝扮,修飾使之更好。物品可以捯飭,但更多的用於人,比如臉可以捯飭,衣飾也可以捯飭。

肚麼臍(dù me qí)肚臍眼兒。

大(dá )某地對父親的稱謂,在鄭州並不流行。但在鄭州口語中卻經常聽到“他大咧個蛋”、“大那頭”,罵的人話。

點兒悖(děr bèi)諸事兒不走運,趕不上好的機遇。例:“正長身體吃了糠,正長知識鬧學慌,該上班啦下了鄉,你說我是不是點兒悖?”

得兒(déi)原本是吆喝牲口的口令,鄭州人口頭常說我日他得兒並非是罵人,只是一種感嘆語句。

吊膀(diào bàng)義同吊膀子。鄭州口語中,一般指女性向男性賣乖耍嗲、賣弄風騷、獻媚勾引叫吊膀。男性勾引女性不叫吊膀。例:“唉!那個女咧給你吊膀咧。”

鬥雞(dòu jī)⑴、雞的一個品種,高大、健壯、喜鬥。【遊戲】⑵、小時候(上世紀六十年代)男孩的一種遊戲:手抓自己一隻腳至另一條大腿處使之成銳角,以單腿跳的姿勢用彎曲成銳角的膝蓋與他人擊、撞、壓、閃等,堅持到最後不倒者勝;群鬥是雙方人數相等,把對方全擊敗為勝。現已見不到了。前段在電視上看到某些高校有組織玩的,叫什麼忘了。

打馬車軲輪兒(dā mā chē gú lùer)【遊戲】即體育運動的側手翻。例:“小毛五歲就會打馬車軲輪兒,長大去唱戲吧!”

二半吊(èr bàn diào)蠻漢,行為粗野不計後果,腦子不夠數的人。也有叫“愣頭青”、“二百五”、“二桿子”、“二球”、“二蛋”、“信球”。

二八糙(èr bá cào)幹活懂一點兒,技術水平低。例:“幹了半天也幹不成樣兒,我看你就是二八糙。”

硬(èng)相對是軟,發音不同。

硬紙褙兒(èng zhǐ bèr)多層紙粘貼或紙漿直接做成的厚紙,可用做盒子、包裝箱等。

屙(ē)解大便,拉屎。

發囈症(fā yì zhèng)說話莫名其妙,處在不清醒狀態,反映遲鈍,迷糊犯傻,有時也指走神兒。有時不排除故意假裝的因素。例:“你咋把活幹成這樣?發癔症了吧?”

費受(fèi shòu)淘氣、不老實,爬高上低、不該動的亂動。一般是大人數落小孩。例:“你咋鎮廢受咧,不會安生一會兒。”

啡(féi)人的肉體受到點熾熱的刺激或身體受到突然點撞擊後因疼痛發出的聲音。如手背被菸頭突然燙了一下,會發出“啡...啡”的聲音。

嬎蛋(fàn dàn)禽、鳥類生蛋,也叫下蛋。例:“今兒這倆母雞又嬎了倆蛋,還怪大咧!”

蕃挺(fán tìng)動、植物(包括人)曾近於死亡後又出現頑強的生命症兆。例:“看著老孫不行啦,誰知吃了王大夫開咧藥又蕃挺過來了。現在身體還可好。”

一墦兒(yī fér)一個年齡層,共同語言多。例:“咱年齡差不多,都是一墦兒人。”年齡相差較大,不是一墦兒人,也說“不一墦兒。”

●嗝癔(gé yì)

從心裡反感、起膩、討厭。例:“你看那兒長蛆啦,真嗝癔人。”

狗戀(góu liàn)指倆人不正常的密切,通常說不好的人相互勾結。例:“他倆又狗戀在一起啦。”

骨堆(gū dǔi)蹲下。例:“去!骨堆那牆根。”

槓頭兒(gàng tóer)喜歡與人爭辯叫抬槓,其中有一定水平或是抬槓的骨幹,戲稱槓頭兒。例:“老孫是他那一片兒出名咧槓頭。”

硌料(gé liào)性格古怪、脾氣倔犟、讓人捉摸不定。例:“這人真硌料。”“唉!你還不知道他那硌料脾氣?我可不敢說他。”

聒叫(guō jiǎo)噪聲刺耳擾人。例:“那個大喇叭一天到晚不適閒兒,真聒叫人。”

硌噔(gé dèng)單腳跳。

官(guān)⑴、官牌--撲克遊戲中最大的牌張,別的牌張管不住,又叫官張。⑵、辦事很有面子,鐵能辦成,就說他到那兒可官。⑶、鐵定的、一定行的:那還不是官咧。

艮蛋(gèn dàn)犟脾氣、認死理、好與人作對。例:“真是個艮蛋。”

呱嗒板兒(guā dǎ běr)⑴木板做成的拖鞋;⑵曲藝數來寶中演員手中的竹板。

掛蛋(guà dàn)拖後腿叫掛蛋,稱這樣的人是掛蛋蟲。貶義詞。

●搿氣(gé qì)一般指孩童之間發生矛盾而產生的肢體衝突,倆小孩打架就叫搿氣。

秴當(gé dàng)高梁的莖稈。如玉米的莖稈需全稱:玉米秴當。

擱饃喝湯(gē mó hē tāng)放下手裡的饃只能去喝湯,貶義詞,說人能力低下,不配吃乾的,只配喝稀湯。

胳老肢(gē lǎo zhī)腋窩。

光肚(guāng dū)裸體,與赤馬肚同義。

滾蛋(gáo dàn)與滾蛋同義,音不同。也簡語滾(gáo)

花狡(huā jiǎo)含有戲弄、挖苦、諷刺、調笑的語言。例:“我花狡花狡你。”又:“你花狡誰呀?” ●嚇挲(hé shà)身體發抖、哆嗦、抖動,有的是天冷的緣故,如:“凍咧我渾身嚇挲。”有的是精神因素:“嚇咧直嚇挲”。

夯(hāng)⑴、用於把地基砸實的工具。⑵、用拳頭或棍子打人。例:“我夯死你。”

黑唬(hēi hǔ)恐嚇、嚇唬。例:“你別黑唬我,我根本不尿你那一壺。(參見尿)”

呼騰(hū téng)象聲詞,意為折騰。例:“你呼騰了半天,啥也沒辦成。”有時也隱指房事:“昨晚上又呼騰了吧。”

唿(hū)用手煽臉。例:“再氣蛋,我唿死你。”

唿扇(hū shǎn)⑴、細長的木板一頭固定,另一頭顫動的樣子。⑵、作煽扇子狀。

唬嗒(hǔ dà)花言巧語騙人。例:“你唬嗒誰呀?”“又唬嗒咧不是?”

花胡笊(huā hú shào)華而不實的表面功夫(文章)。例:“你淨玩那花胡笊。”

喉嚨細兒(hú lòng xìr)喉嚨眼兒。

貨(huò)本意指貨物,鄭州話中通常指人,中性詞。例:“這貨不是好東西”、“這貨不錯”中的“這貨”,都是說這人的意思。

糊塗麻纏(hú dù má chán)稀裡糊塗,馬虎應付。與“胡二麻約”義同。

胡二麻約(hú èr má yuē)稀裡糊塗,搪塞應付。與“糊塗麻纏”義同。

胡溜八扯(hú liù bā chě)胡說八道。

毀(huǐ)突然覺得壞事兒,大事不好啦,亦作悔,相當於驚歎詞“哎呀”+“壞了”+“後悔”。例:去買車票,好不容易排隊快到,突然發現沒帶錢包,“毀!沒帶錢!”

旮旯(hé lào)意思同旮旯,發音不同。

皜(háo)風箏。

和攪(huò jiǎo)有意攪混水。比喻局外人參乎進來,故意攪亂原來事物的發展秩序,引向錯誤的方向,改變最後結果的行為。例:“這兒沒你啥事兒,你在這兒和攪啥?”

黑介(hēi jiě)夜裡,通常指前半夜。

胡連(hú liān)

同胡溜八扯,稍有區別的是,想把不相干的事務牽強附會地建立聯繫。例:“又胡連啥咧?”

攪膩(jiáo nì)胡攪蠻纏,有無理纏三分、耍賴的意思。例:“輸就輸了,你還攪膩啥。”

澆炮(jiāo pào)挨槍子,被槍斃。用於咒罵是指被咒罵的對象壞到被槍斃的地步。

計彎兒(jìu wěr)壓根兒,從根本上。例:“這事兒你計彎兒別參乎。”

僭(jiàn)超越本分地亂說亂動。例:“人家站那兒沒動,你拍人家一下幹啥?你說你僭不僭?”有時也說僭擺。通“賤”。例:“那個小從攤兒上抓個蘋果可跑了,你說賤不賤?”

腳(jiō)腳。(僅發音不同)

疥毒蛤蟆(jiè du ha ma)蟾蜍,俗稱癩蛤蟆。

脊嬢(jī niáng)脊背。

券(juèr)普通話念啊Quan,鄭州話念啊juer,當時的工業券、副食品券、各種入場券的券,一律叫juer。各種由人表演的入場券叫票,如電影票、戲票、球票等等。

摳鰓兒(kōu sěr)小氣,吝嗇,鐵公雞。例:“張毛是個摳鰓兒,想扎他萬難。”

窟蜷(kū quán)把身體縮起來成團。例:“過去冬天可冷,沒暖氣,連個熱水袋也沒有,被窩冰涼,天天晚上睡覺都不敢脫衣服,窟蜷到被窩裡,動也不敢動。”

枯憷(kū chǔ)⑴、臉上皺紋多:“老枯憷臉”。⑵、乾癟:“看這蘋果都放枯憷了”。⑶、罵人老:“你個老枯憷。”

空殼簍(kōng kε lōu)可以密封的容器裡面未裝東西,裡面是空的。例:“牆角放了個箱子,我想可能裡面有東西,打開一看是空殼簍。”

揆(kuí)打。例:“想讓我揆你咧不是?”

秳(kǔo)皮膚表面因病菌感染而凸起的毒瘡,疼痛、易發炎,可治癒。一般多生在面部。

瞘(kóu)形容人脾氣烈,說話衝,板著臉的樣子。例:“這個小妞可真瞘。”

靠盤兒(kào pér)有規律的行為。例:“老謝家的滷雞血靠盤兒是星期二、五下午才賣。”

扛叉(kǎng chā)打旗的、打頭的。一般在打撲克面三家兒中指最大的牌張。例:“我就剩一對小2,全指(zhí)它扛叉咧。”

逮(káε)⑴、捉、捕,義同逮。例:“昨天晚上逮住個小偷。”⑵、吃下。例:“今天中午逮了仨饃。”

可(ké)程度虛詞:很。例:“這人可好。”“那地方危險,你可別去。”“可”當“千萬”講。

摳屁眼兒吮指頭(kōu pì yěr xiō zhī tóu)形容人小氣、吝嗇、會算計。【貶義】

拉撒(lā shǎ)⑴、穿著隨意不講究。⑵、辦事不乾脆利亮、拖拖拉拉,也可說是拉里拉灑。例:“老七成天穿咧些拉撒,辦事兒更是拉里拉灑,沒一點兒利亮勁兒。”

老癟一(lǎo biē yī)鐵公雞、小氣鬼。例:“李柺子是個老癟一,別說請你吃飯,想吸他根菸也不容易。”

燎鍋底兒(liáo guō diěr)住進新房一般請親朋好友來,開火吃第一頓飯,叫燎鍋底兒。例:“明天晚上去我家燎鍋底兒吧。”

浪八圈兒(làng bā quēr)表現做作、放縱、輕佻、引人注意、有勾引異性的故意,也叫“浪裡吧唧。”【貶義】例:“前街咧小媳婦是個浪八圈兒,見了男咧就會弔膀。”

撈摸(láo mò)未經主人同意趁人不注意偷偷摸摸拿走,乘機佔便宜。例:“你小子又想來撈摸啥?”

撈(lāo)用手順便抓、拉、扶、拽等。例:“撈住他,別讓跑嘍。”“把他撈到車上。”(撈=抓)“你把門撈開。”(撈=拉)“有個小孩摔倒了,我把他撈起來。”(撈=扶)“你撈住繩子這頭,我撈住那頭。”(撈=拽)

老閘皮(lǎo zhǎ pí)**時期把農村人叫老閘皮。【貶義】

俚嬉(lí xì)不正兒八經、不當回事、正事兒也當打趣兒,有開玩笑的意思。例:“這事兒可別俚戲。”

老夥(lǎo huǎi)老夥計,朋友。

睖中(lēng zhōng)看上、相中。與睖中相反的詞是睖不中。例:“那天逛街睖中一雙皮鞋,就是太貴。”

利亮(lì liáng)乾淨、利索、整潔。例:“別看老張穿咧啦灑,他家拾掇咧可利亮。”“老張整天穿咧怪利亮,家裡跟豬窩樣。”

老末缺(lǎo mō qiō)最後一名。例:“今天早上5點去排隊買票,結果還是排了個老末缺。”

老頭起(lǎo tóu qì)第一名。例:“今天早上4點去排隊買票,雖然排了個老頭起,還是沒買住臥鋪票。”

來(lāi)聚在一起玩一種遊戲。如來牌(打撲克)、來麻將等。說“來不起”是說對方不遵守遊戲規則。 ●摟(lōu)利用職權和手段搜刮(錢財)。例:“這小子趁這次招聘沒少摟。”

老摳(lǎo kōu)小氣、不大方,就說:“這人老摳”。

●溜(liù)迅速、快捷、利索。例:“小明跑咧可溜。”又如:“手不溜,怨襖袖。”即事不順,找藉口,強拉客觀理由。

老騷狐(lǎo sāo hú)年輕的色鬼歷史長或者色鬼年齡大(含悶色型)。【貶義】例:“老孫是個老騷狐。”

老貓猴(lǎo māo hóu)迷信中的鬼怪,吃小孩兒。大人常拿來嚇唬小孩子,如:“可不敢哭啦,再哭老貓猴都來啦!”

來三角(lāi sān jīo)【遊戲】過去兒時一種遊戲。用煙盒包裝紙疊而成三角形,以互相擊翻定勝負。

魔兒(mōr)高人一籌的本事、技能、計謀、門道、手段等。例:“老李魔兒真正,幾個高手都修不好,他去了,一會兒拿下了。”“諸葛亮魔兒高,周瑜不是他咧對手。”如果辦不成啥事兒,就是魔兒不正、魔兒潮。

面(miàn)軟弱、內向、懦弱。例:“小喜兒人老實,有點面。”

面蛋(miàn dàn)軟弱、懦弱,能夠說到、做到的而不敢說、不敢做,被人輕視為面蛋。例:“你真是個面蛋。”

面戶(miàn hù)撲克牌遊戲面三家中的輸家。經常輸,就是老面戶。

麻纏(má chàn)麻煩、纏手。例:“這是兒有點麻纏,還真不太好辦。”

麵包(miàn bāo)⑴、一種食品。【遊戲】⑵、過去兒時一種遊戲。用兩張紙摺疊而成,以相互摔打翻面定輸贏。現已不見。

馬嘰鳥(mǎ jì niāo)蟬,也有叫知了的。

茅廁(máo sī)公共廁所。

迷臉(mí liǎn)遇事沒了主意。

悶逮(mēn daǐ)心裡有數不聲張而取得實利。例:“甭看小鄧不好吭聲,實際上他是個悶逮。”

沒(moū)沒有。

迷三到四(mí sān dǎo sì)被哄騙的暈頭轉向。例:“人家幾句話說咧他迷三到四。”

毛尾(máo yì)零星的、少量的動物的毛髮。

門口(mén kǒer)如果指人,說“他是俺門口咧”,實際是說他是我的鄰居、我們在一片兒居住。如說“俺門口有個體育用品商店”,那是說住得離體育用品商店很近。

罵大會(mà dà huì)河南的相聲,大多是通過說葷話逗看客開心,充斥了很多不健康的東西,又叫唱大會,早被取締。但老輩子鄭州人還會說:“你罵誰?跟罵大會一樣。”

尿一壺(niào yī hú)關係密切,觀點一致。例:“他倆今天尿一壺啦。”

尿(niào)⑴、從尿道排洩的液體。⑵、排洩小便。⑶、不放眼裡:“我不尿你。”“我不尿他那一壺。”

拗蛋(niù dàn)脾氣犟,與眾人意見不一致,頑固不化不聽人勸。例:“你真是個拗蛋。”

拿大堂(ná dà táng)利用一技之長做出障礙,關鍵時候以此刁難別人,讓人進行不下去。例:“老李,今兒用著你啦,我可警告你,可別到時候拿大堂。”

人家(niá【發單音節】)別人。例:“乖乖記住,可不能隨便拿人家咧東西,也不能隨便吃人家咧東西。”

娘們兒(niá mèr)已婚婦女。年齡稍大的亦可稱“老孃們兒”。

恁(nēn)你、你們。例:“今天我有點頭疼發燒去不了啦,恁幾個去吧。”

諾(nuò)那個。例:“別提老三,諾貨可不是東西。”

攆(niǎn)①、追趕。②、趕(走)。例:“小周真厲害,到那兒可把那幾個擺小攤兒咧攆走啦。”

漚磨(où mō)

磨磨蹭蹭,拖延時間。例:“說好七點到,現在都六點五十啦,還漚磨啥咧!”

貧氣(pín qì)輕薄不穩重,故意露能顯示自己。例:“這個孩子老貧氣,一點兒也不穩重。”

貧嘴呱嗒舌(pín zuī guā dā shé)滔滔不絕說些沒用的話讓人不愛聽。例:“你就是個貧嘴呱嗒舌,少說幾句怕人家把你當啞巴?”

屁呲臉(pì cī liǎn)對說了令人討厭話的人的評價式結論,意思是你的臉象被臭屁呲過一樣。例:“看你那屁呲臉。”

爬叉(pá chà)蟬的幼蟲,從即將出洞到蛻皮成蟬這一階段,叫爬叉。

噴兒(pēr)閒聊,吹牛,侃大山。例:“沒事兒來我這兒噴兒唄。”無主題的閒聊也叫“瞎噴兒”。

噴壺(pēn hú)特別能吹會侃而辦不成多大實事兒的人。大家會說:“他是個噴壺。”也簡稱這種人是“大噴兒”。

撆(piě)用手將細長木質物體(樹枝、木棍等)使勁彎曲使之斷。例:“這樹枝可結實,我撆不斷。”“你給我撆根棍兒。”

諞(piǎn)誇耀,顯擺。也可發音諞兒(pěr)。例:“考試得了70分,有啥可諞咧!”“老張買個景德鎮咧磁瓶,正給那兒諞兒咧,一下沒拿好,‘啪’掉嗲啦,摔了個粉碎。”

呯呯鑔(pīng pīng chà)一種打擊樂器,即鈸。

強使(qiāng shǐ)⑴、強力使之,有欺侮人的意思。例:“新民仗著個大,老強使小毛。”⑵、結實牢固。例:“金水河上有個解放前咧碉堡,真強使,現在還好好咧。”

強粱(qiáng liàng)以強力(或武力、勢力)壓制他人,很霸道以為高人一頭的人。例:“老三可真強粱,那一片沒人敢惹他。”

青頭絲兒(qīng tóu sēr)指未婚的年輕人。

缺(qiuó)⑴、哄騙,欺騙,詐騙,使人上當,從中漁利。例:“滿嘴跑火車,又缺人咧不是?”⑵、同“杵”、“搗”、“砸”。例:“給牆上缺了個窟窿。”“我上去缺他幾錘,他老實了。”

起(qaí)起來。例:“都十點啦,還不起!”

青(qīng)硬是,就是。例:“我給他講了半個鐘頭道理,他青是聽不進去。”

茄子地(qié zi dì)並非是種植茄子的菜地,虛指找不著北的地方,迷失了方向。例:“這一下給我缺到茄子地啦!”

棄孫(qī sūn)壞得很象誰都不願認的孫子,也說“棄孬孫”,一般是長輩罵小輩。例:“小六你個棄孫(棄孬孫),你咋又把俺家咧玻璃給砸爛啦?。”

七不沾八不連(qī bū zhān bā bū lián)不相干的事物沒有必然聯繫,沒有任何關係。

去球(qù qiú)①、遺憾的發聲詞。例:“去球,鑰匙忘家了,進不了辦公室啦。”②、算拉倒。例:“在哪兒見老王啦?啊!不說?不說去球。”

球(qiú)語氣助詞。如:扯球蛋(扯蛋)、理球你(不理你)、瞎球說(瞎說)、瞎球轉(瞎轉,無目的閒逛)等。

瓤茬兒(ráng chér)虛弱、無力、沒能耐、沒本事的人。反之,就說“不是瓤茬兒!”例:“小濤真不是瓤茬兒,三個人圍住他吵,他一點兒也不怕。”“小波真是個瓤茬兒,幹這事兒他壓根不中。”

不瓤稈兒(bū ráng gěr)有骨氣、不示弱、有本事、有能耐的人。例:“這孩子不瓤稈兒,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

人五人六(rén wū rén liù)道貌岸然,人模人樣,象是正人君子,其實是裝出來的模樣。例:“誰不知道小李好拍馬屁,還成天裝咧人五人六,看見他我就煩。”

肉頭(ròu tóu)軟弱無能、辦事拖拉、疲疲沓沓、鞭打不走的人,就說他是“肉頭”。

人來瘋(rén lái fēng)在眾人或外人面前顯擺自己。多是形容小孩。

軟糙(ruǎn cào)非激烈對抗不合作、態度消極不配合,表面順從,背後牴觸。例:“你情軟糙啦。”

輸(rū)輸贏的輸,鄭州人說“rū(音入)”。

●認(rèn)服(從)。例:“他給我弄這一套,我不認。”

生瓜蛋兒(shēng guā dèr)指腦子不夠數,辦事不熟練,讓人不放心,有點拗死理的人。例:“甭理他,別給他一般見識,那是個生瓜蛋兒。”

騷包(sāo bāo)臭美。例:“看他今天穿咧恁支稜,騷包啥咧!”

騷兆(sāo zhǎo)炫耀、顯擺、故意露能。例:“你騷兆咧可不輕。”

騷狐蛋(sāo hú dàn)色色的人。例:“他是個騷狐蛋。”

啥(shà)什麼。

實誠(shí chèng)心眼兒實在,老實。例:“這孩子從小實誠,不會說瞎話。”義同“實受”。

實受(shí shòu)實心眼兒,老實人。例:“小王恁實受咧人,你欺負人家幹啥?”義同“實承”。

傻貴(shā guì)價格很高,也說死貴。例:“看中了一款相機,一問價格,傻貴。”

臊氣(sāo qì)倒黴、不順心。例:打牌手氣不好--“今天真臊氣!”

仨核桃倆棗(sā hé tào liǎ zǎo)物少禮輕,看不到眼裡。例:“誰稀罕他那仨核桃倆棗。”“幹了一個月,掙不了仨核桃倆棗。”

黍秸篾兒(shú jiè miěr)高梁稈外皮切割成的條狀,可編織蟈蟈籠。

上臉(shàng liǎn)不討人喜歡的顯擺。“蹬鼻子上臉”的縮略詞。

涮蛋(shuàn dàn)不識趣的耍嘴,帶有譏諷意思的話也叫“涮蛋話”。

拾掇(shí dào)⑴、收拾東西。例:“買了一條魚,等會兒我得拾掇拾掇。”⑵、用武力方式教訓人。例:“騰出手我再拾掇你。”⑶、家裡收拾的乾淨。例:“你看人家家拾掇咧多幹淨。”

傻不拉幾(shǎ bā lā jī)缺心眼。例:“你咋傻不拉幾咧,還了錢不把借條要回來。”

傻膀(shǎ pāng)與傻瓜、傻B、傻小(xiáo)、傻蛋基本同義,稍微溫和一點。

刷糨糊(shuā jiàng hú)男子的一種變態流氓行為。

上供(shàng gòng)借代詞,原指一種迷信行為。這裡指下級有求於上級、此單位有求彼一部門、個人有求於某個權勢人物等等為達目的而送錢物的行為。也叫“上菜”。

廁氣(sī qǐ)食物變質、發餿。例:“天熱,一晚上剩飯都廁氣啦。”

涉牆(shε qiáng)【遊戲】人倒立,面朝外,腳貼牆。小時候的民間體育活動之一。

挺(tìng)⑴、局點。在麻將、撲克面三家中即將要盈(局點)的時候,也叫“挺頭”、“報挺”。⑵、人與人之間明裡暗裡對著幹。例:“我給他挺上了。”

透(tòu)心裡清楚,看穿事物。例:“這貨真透,缺不住。”

提氣(tí qì)長精氣神,令人振奮。例:“霍元甲把小日本打咧那叫一個提氣。”

投(tóu)酗酒後厭酒,不想喝時,別人踹酒用的理由。意思是這種情況下稍微喝點,就不會再噁心、厭酒。

彈蛋兒(tán dèr)【遊戲】作為玩具時的玻璃球。例:遊戲--來彈蛋兒。

頭皮(tóu pí)⑴、頭的表面。⑵、頭皮屑。

●鐵悠(tiē yōu)【遊戲】玩具,邊長4-10cm、厚2-4mm、中間一圓孔的方形鐵質墊片,以互相擊中定勝負,因是鐵器,僅男孩兒玩,有一定危險性。現已無存。

踢房(tī fáng)【遊戲】在地上畫長形格子,單腳跳前進,頂點雙格跳轉返回的遊戲。該遊戲文靜,女孩多玩,現已未見。

臋戶(tùn hù)對男同志的稱呼。

歪三閣料四(wāi sān gé liào sì)形容人或事務長得不順溜、難看。例:“你看你這牆壘得歪三閣料四。”“這棵樹長得歪三閣料四。”“那幾個醜星長得都是歪三閣料四。”

舞爪(wú zhào)華而不實、誇張無效的做作表演,可謂張牙舞爪的縮略詞。例:“你那(乒乓)球恁臭,還敢給我舞爪。”

挖(wā)用手上的指甲直接稍重地接觸人的皮膚。輕度叫撓。例:“你挖我恁狠。”“小毛老婆下手真狠,給他臉上挖了兩道血卟膦。”

玩尿泥(wán niào ní)小兒不懂事的幼稚行為,亦指象玩屎尿的小兒一樣。例:“你胡呲啥?去玩尿泥吧。”

蓊(wēng)用手推。例:“你蓊我幹啥?”“別怨我,後面咧人蓊咧,我啥法兒。”

武藝兒(wǔ yèr)人的本事、技能,含有輕蔑的意思。例:“小李兒還敢去參加比賽?他那武藝兒!”

屋(wēi)屋子裡面。

下三兒(xià sēr)

形容人貪婪卑鄙、不顧廉恥的樣子。例:“你看他那下三兒樣,真叫人看不慣。”

踅摸(xué mò)琢磨著、偷偷摸摸來回觀察有所企圖。例:“你還不走,踅摸啥咧?”

婞(xìng)爭執中佔上風或來勢洶洶不拉倒的樣子。例:“這人可真婞!”

興(xìng)興頭上的縮略詞。例:“今天打牌手氣可興!”

些(xiē)不定的量。例:“吃咧些多”,“穿咧些好”,“走咧些快(慢)”,“長咧些高”等待。

細門頭(xì mén tóu)人的額頭。

細法(xì fā)精緻、工藝好的東西。例:“這活幹咧可細法。”

諧豁(xié huò)大聲喊叫。例:“你諧豁啥?生怕人家不知道。”

信球(xìn qiú)罵人二半吊、腦子不夠使,辦事不周延、超出常理。例:“這貨真信球,自己丟了100塊錢,回家就打孩子、摔暖瓶。”

小(xiáo)男孩兒。例:“這是誰家咧小?看這臉髒咧,快去洗洗!”

小雞卜孩兒(xiǎo jī be hér)同“小”義,但含有輕蔑的意思。【貶義】

稀鬆(xī sōng)不密實。說人的技能稀鬆,是說他技能平常還偏下。例:“我咧摩托車壞啦,想讓老王給修修。”“你別找他,他咧魔兒稀鬆。還不勝找小奎咧!”

學(xúo)學字別音。例:《朝陽溝》唱段“咱兩個在學校整整三年...”中“學校”發音即鄭州口語。在鄭州,凡學校、學習、學生等中的“學”均音“xúo”。“你手藝不錯,跟誰學咧?”

吮(xūo)吸吮。例:“聽話,一會兒給你買根兒冰糕吮吮。”

瞎話(xiā huà)謊話。例:“小孩可不能說瞎話。”

盱乎(xǘ hù)大概知道、稍微明白、差不多清楚的意思。例:“那件事兒你盱乎不盱乎?”“你盱乎不盱乎路口有個賣油饃頭兒咧?”“孫瘸子這個人你還盱乎吧?”肯定的回答是“盱乎”,否定的回答是“不盱乎”。

小人乖(xiǎo rén guāi)侏儒。例:“你盱乎不盱乎路口原來賣水果咧小人乖?上個月出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