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曾经小时候,不想看到爸爸妈妈争吵各种发脾气,难以忍受妈妈的千叮咛万嘱咐,受不了爸爸“工作狂”。两个人还合伙天天逼着自己写作业。那时候的自己,发誓自己长大后有了孩子,一定当个好妈妈,坚决不!这!样!

单身贵族时,在闺蜜群讨论身边那些当妈的——

“你看她,邋里邋遢,除了孩子眼里就没别的了。她老公还会爱她吗?我以后当妈可不会这样!”

“你看她工作一下班,就第一个往家跑。完全没有工作斗志嘛!”

……

转眼间,我当了妈。

有天突然低头审视自己,发现怎么也变成了原本讨厌的样子?这件事什么时候偷偷发生的?

我并没有被胁迫。结婚生子,人之常情,纯粹主动选择。有无奈?其实连自己也没察觉。迷惑,想不通,甚至纠结

最近在重温奇葩说时,有一期辩题吸引了我:“最终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难道我们变成自己曾讨厌的那种妈,能是件好事

正方和反方唇枪舌战,让人脑洞大开的思辨,突然让纠结的自己,看清了自己,也找到了解脱之道。那个曾经执着于不做什么,又到最后做了什么的我,突然开窍了。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奇葩说》当期辩题:一个人竟然真的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我们无可奈何,却不得不面对,人生真是讽刺。

好事:

成为原本讨厌的妈,也许当初你就讨厌错了,因为成长让标准发生变化。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奇葩说》蔡康永辩论: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件好事。

蔡康永说:“成为你自己讨厌的人,是件好事,恭喜你长大了!”小时候的讨厌是一种误会,也许讨厌本身错了。

真这样吗?

以前受不了自己胖了一斤,身上多一块赘肉;

以前受不了没自己没个性不看书不看剧不学习,文艺女子的深度和气质,是我的最爱;

以前听不得小区里几个家庭主妇叽叽喳喳,东家长李家短,闲话家常,觉得浪费生命

以前不喜欢应酬交际,世故的交友,觉得俗气

现在的我,完全颠覆了我的标准:

  • 怀孕为了孩子拼命摄取营养,没管住自己的嘴,那时候想,为了孩子啊,应该多吃啊,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孩子
  • 眼看着自己的腰滚圆滚圆,心却安,理也得。那时候想,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其实没有,看到嗷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奶妈”我哪能吃差呢?继续我的三尺肥腰。除此以外,24小时,听娃的使唤,娃哭,就要喂奶,哪里有空去做运动健身啊,有时间就想睡觉睡觉,怎么这觉永远也睡不够!
  • 出了月子,推孩子在小区散步,恨不得把全小区的妈妈们尤其是有经验的妈妈们全都认识一遍,恨不得每一个都问一通:尿不湿什么牌子好啊?辅食什么时候添加好,夜奶什么时候断好,要上班了,还要不要喂奶呢?原来当妈是这么不容易一件事,感觉洪荒之力都用上了,还不够,远不够
  • 等到真的上班了,心里的苦谁懂?没有孩子的吸吮,挤奶器生硬的感觉让奶量骤减,急也急不来。偷偷趁领导不注意,看看往日录的孩子视频,几声傻笑突然引来同事不满的眼神。下班总是第一个冲出去回家,才几个小时不见,为什么这么想孩子?谈恋爱都没这样
  • 多久没有逛商场买衣服了?多久没陪老公二人世界了?淘宝购物车里放的都是婴儿用品,每个周末的日程上都填满了亲子活动。对不起,老公,成了我原本不喜欢的那种妻子类型
  • 开始关注早教启蒙,上什么幼儿园小学中学好,天天鞭策老公努力工作买学区房。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绘本都抱到孩子面前读。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 孩子老生病,硬是让老公去找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位医生,吃了不下三顿饭,喝了不晓得多少瓶酒,也变成了朋友,这下心里踏实了。感觉有个医生朋友,有什么情况打个电话问下,心里踏实多了

……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奇葩说》蔡康永辩论: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件好事。

我就这样一路讨厌,一路纠结着过来了。听了蔡康永一番话,却瞬间豁然开朗,各种负担统统放下了。

是啊,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孩童时代,我们充满动物性,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喜欢糖和卡通。青年时代我们勇往直前,热血沸腾,但其实我们无知。而逐渐成熟,就是我们从动物转化成人类的过程。人会喜欢美,喜欢文明的东西,喜欢成就感,喜欢幸福,喜欢爱情,喜欢被别人记得。

我们有追求,逐渐成熟,而我们的标准也一直在变。一个人位置的改变和身份的改变,是会将讨厌的事情变成不讨厌的事情,因为标准变了。

小时候的讨厌,不一定符合大人的标准。

他说:

你用无知时候的标准,衡量你后来知识丰富之后所面对的人生和世界,我觉得它肯定会出一个落差,会造成自我的困惑,又说不明白的地方。青春的无知包括对世界的无知,对于人生的无知,以及最重要的对自己的无知。

而当妈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讨厌的是别人当妈的某种做法或某种行为,那是因为我们身在事外,我们旁观,体会不到当妈的种种。

当了妈,才理解了当妈的各种辛酸苦辣,也从来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自己的妈。当妈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对吗?我们是应该放弃母乳,放飞自我,还是可以不顾孩子晚上大哭大闹,呼呼大睡?这都没选择

我就像母牛护犊一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天性,一种身为母性的责任心驱使。之所以,之前我的不懂,是因为,一切都因为——我还不是一个妈!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坏事:

成为原本讨厌的妈,那是原生家庭的坏影响,但你可以把它变成一种成长

当我们啰啰嗦嗦聊着当妈的种种,找到一种心安理得的时候,却突然想到还有几个问题没解决:

  • 当孩子调皮捣蛋,我一遍遍温柔劝服都无效的时候,我也发飙发脾气。突然一瞬间感觉外婆附身。想起我小时候多么不喜欢妈妈横眉冷对、一批评起我就没完没了的样子。现在被老公说:“你说话,跟你妈一个样!
  • 当我也想法设法让孩子去上早教课、艺术班的时候,虽然我没有用暴力,但是也是各种计策,威逼利诱。想起爸爸妈妈小时候拿着小皮鞭一遍遍鞭笞我学习的痛苦。说好的那个美好民主、温柔又可亲的妈妈哪里去了?
  • 这些种种,突然让人莫名悲伤。想起小时候偷偷躲在被窝里哭,默默下决心,终有一天离开那个家。如今我却在翻版,在重蹈覆辙。这些生活里我们讨厌的事,真的是坏事

尤其听了黄执中的《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件坏事》一番辩论后,瞬间觉得人生好悲剧。

他说了三个轮回:家庭暴力、媳妇熬成婆和重男轻女。让人无可辩驳。在生活里处处可见这样的轮回。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奇葩说》黄执中辩论: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件坏事。

黄执中说,最担心有些人将这些轮回合理化,说服自己没那么糟糕,因为不这样,晚上就睡不着。

人是肉身,不是神,这没错。但是我们人类有主观能动性,我们意识到问题存在后,可以积极改变自己

不要轻易原谅自己,反省自己,跳出轮回才伟大。不仅反省,还进行反思,试图找到改变的道路,做一个更好的妈妈,这才是勇敢。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越是充分理解过去是怎样限定我们的,就越不会被过去限定。”

其实,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很难逃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处事和沟通方式,最初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学习,慢慢养成的。成年后与他人的关系,很多时候是童年与父母关系的重复,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也发现了这一点。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过去那个无助的、没有能力的、靠依赖父母而生存的孩子了。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延伸了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首先

接纳自己的情绪。或委屈、或愤怒、或痛苦,把它们藉以时间,用写作、日记或者倾诉,甚至心理咨询等方式,慢慢倾吐,渐渐平息。而同时,从内心,理解当初父母的做法,认可他们的处境,也放下对他们的要求

然后,学会好好爱自己

做一个好妈妈,先从爱自己开始。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理解自己,当你的内心发生改变时,孩子一定会感受到。相信你会离自己讨厌的那个妈妈越来越远,并看到自己的成长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好事?坏事?

成为原本讨厌的妈 是好事,还是坏事,取决于你的态度

当我随着节目中辩手的妙语连珠,思想拼命翻滚,内心汹涌澎湃,在对于错、好与坏中徘徊的时候,最后总结陈词的罗振宇,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将人生的格局彻底打开了。

罗振宇在论证“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时,没有说这是一件好事,也没有说这是一件坏事。他说:

成长是一个种子所有包含的信息逐步展开的过程。你讨厌的,每个人身上的事,发生的程度不同。它是一种成长。

成长是坏事吗?可能无是无非,没什么价值观。成长的本质变得更复杂。

他甚至惊世骇俗地定义了成长,让人茅塞顿开:“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的那道沟,掉进去了就是挫折,爬出来就是成长。”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奇葩说》罗振宇辩论: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件好事。



妈妈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突然觉得脑洞大开。

对于事事,抱有开放的心态,允许自己有变化,变成一个其他样子的人,甚至那个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人生其实无需给自己设限。

当我们成为妈妈,我们发现了一个讨厌的自己,也同时发现了一个好的自己。我们懂得了担当,有能力奉献,变得三头六臂,拥有超强承受力,我们甚至要与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做斗争,消除那些残留的阴翳。这一切,都是当妈后,才能享受的福利

生活里,有些人总是很坚持自己,坚持自己信条,坚持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好好保护自己,把自己设置在安全地带。他们从来不敢尝试做一下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也许他们也因此丧失了很多成长的进步,人生的乐趣。

也许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生活和世界,包括我们自己

当你突然在自己身上开启一个讨厌的裂痕来,你要记得莱昂纳多·科恩鸡汤名句:

“裂痕。那又怎样?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一起共勉呀!

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 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妈妈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