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富顺探索实施“321”工程加快经济强县进程

今年,自贡市富顺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的基础上,探索实施“321”工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四川经济强县进程。据该县科技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沈吉伟介绍,“321”工程就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三型队伍,创建创新、服务两型机关,开展一系列强企行动。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三型队伍

锻造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铁军”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建设忠诚型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抓好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和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践行正确政绩观,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人人争做忠诚型干部。

增强本领,尽职尽责,建设干净型干部队伍。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民主集中制,观大势明大局,确保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加强对新政策、新知识的学习,努力克服“本领恐慌”,广泛学习新制造经济、新技术经济、互联网+、信息经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从严从实抓作风建设,以过硬的作风、优良的环境为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建设担当型干部队伍。要求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胜其任。做到心中有事,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肩上有责,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早安排晚小结,当天事当天毕,无论分内分外主动担当、积极肯干;做到身上有能,切实加强学习,注重借鉴学习外地先进发展经验,总结积累过往经验,不断提高干事本领。

创建创新、服务两型机关

筑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堡垒”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创建创新型机关。抢抓相关政策机遇,发挥富顺晨光工业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集聚作用,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完善园区跨江发展规划,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积极开展工业调研服务月活动,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确定30个县级部门组成31个帮扶团,直接对接121户企业,从落实优惠政策、强化要素保障、解决实际困难、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在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上下游配套能力、两化融合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工作氛围,大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努力创建服务型机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下放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确保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得住、该“服务”的服务好。探索建设企业精准帮扶APP、企业数据、县科技经信局移动办公系统、经济运行、项目调度五大平台,让“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完善县领导及部门挂点帮扶企业制度,推动形成企业与县领导及部门常态化互动机制。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银政企“对接会”活动。积极主动多谋利民惠企之策、多为雪中送炭之事、多尽扶危济困之责,旗帜鲜明地支持企业发展,让企业家吃“定心丸”。

开展一系列强企行动

形成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

开展人才强企行动。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富顺县人才新政策》等政策文件,鼓励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采取“党校+高校+现场教学”方式,举办富顺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加强与人才的联系沟通,跟踪建立工业人才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确保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开展政策强企行动。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富顺县工业发展奖补扶持办法》《富顺县重大招商引资引智项目26条扶持政策》等政策文件,着重从项目招商、项目开竣工、技术改造、环保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品质创品牌、规模企业培育、规上工业税收、贷款贴息、创新驱动、两化融合、厂房租赁等方面给予政策奖补,引导企业入园发展和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园区跨江发展,支持晨光化工研究院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红谷皮具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及时兑现产业扶持配套政策。

开展党建强企行动。牢固树立“多一名党员,多一个党支部,企业就多一份发展的竞争力”工作理念,切实把规上企业党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重点以开展“五双”活动为抓手,“双找”(规上企业党员找组织、规上企业党组织找党员)、“双建”(具备条件的建立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建立联合党建联络站)、“双导”(规上企业党组织领导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建活动、规上企业联合党建联络站指导开展党的工作)、“双培”(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双引”(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企业引育优秀人才),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互动。建立健全“覆盖检修”制度,切实加强党对规上企业的全面领导。(许鹏 宗庆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