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年年涨,还有很多人达不到人均水平?

欢韵mqzq


从国家统计局得到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的人均月均养老金大约是2874元,目前来看养老金的分布还是比较不均衡的。

我国的养老金都是按各个省份的平均工资来分别计算的,因此不同省份的养老金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西藏自治区2017年人均养老金能够达到7696元,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了,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人均养老金也高于4000元的,而吉林省的人均养老金连2000元都不到。

虽然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5连涨,但是养老金的上涨也是各个省份出台自己的相关方案,因此涨多涨少各地也不尽相同。并且,养老金的调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挂钩调整,这个是直接和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挂钩的,基本养老金越高的人增加的越多,因此不管养老金怎么涨,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员的养老金还是更低。

当然,其实平均水平这个概念中,绝对是要有人比它更高,有人比它更低,需要国家进行调节的就是让处于平均水平附近的群体更加庞大,而远高于或远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数更少。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缴纳更多的养老金,建立更长的缴费年限,这样退休后能够领取的养老金自然就更多了。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退休养老金年年上涨,为什么很多人不到人均水平?

一、现在的养老保险(退休金)有三大怪现象:

①:有40%左右的退休老人、退休金达不到全国的人均水平;

②:在同等条件下、早退休的人比晚退休的退休金高;

③:有30%左右的退休老人、退休金高于在职人群的工资;

二:造成养养老保险(退休金)悬差的原因是什么?:

①: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费、个人不用交钱、由国家财政统一按个人工资的100%垫付;企业职工是按企业社平工资的40%一60%交费,是由企业(20%)、个人(8%)共同交费,這就造或行业、部门之间差距的原因之一;

②:退休时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的差距: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是按本人档案工资的85%一100%计算;企业退休职工、是按社平工资的60%计算,這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

③:由于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的工资水平、交费水平、养老金的高低与基数悬差甚大;养老保险(养老金)的上调都是按照统一的5%、或者10%上调.上涨,实际上的结果是:退休金高的越涨越高,退休金低的人群、所上涨的数额永远赶不上退休金高的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④:养老保险(退休金)的上调计算:交费年限多的人、每年按工龄计算的部分,就上涨的多些;养老金高的人、每年按退休金高低的%比上调的部分,退休金就高些;能赶上政策性优恵的人、每年养老金就会多涨些;這就是说:养老金的上调因素、是多项条件所致,不是绝对按工龄(人头)上涨;总的原则是:多交多得、长交多得!

三:怎样才能缩小差距?:

①:首先应解决92年以前、视同交费年限(工龄)待遇的公平.公正问题,具休就是:企业退休人员、应该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一个标准,企业人员甶40%一60%计算、提高到与机关.事业单位的85%一100计算!因为92年以前、个人都没有交社保,是国家财政统一支付的;

②:养老保险14年连续上调的基数悬差的数额、也应该给企业退休人员补回来,這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合理;

③:养老金的上调.上涨、应该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应该按行业、按部门的实际收入现状,来划分上调.上涨的%比例;


海海147035523


不知道人均水平究竟是指什么水平?

一般来说有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平均养老金水平两大项。

不管是哪一项平均水平,大多数人都是达不到的。

平均养老金水平

比如比较低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河南省2018年人均养老金是2423元,上海市人均养老金水平是3799元,北京市是3959元。一般有60~70%的人都会在平均养老金以下。

因为,这是一个绝对平均数,养老金总额除以退休总人数。个别人员养老金比较高,甚至是社会平均养老金的2~3倍以上。但是,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确实有限制的。一般最低都能拿到800~900元。相当于平均养老金的20~30%。

实际上,我们养老金待遇在养老金交费的时候就确定了相应的水平。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缴费时间也短,一般只有15年到20年左右。这样他们的退休待遇并不会很高。

退休之后,虽然每年都会增长养老金的。但是,国家还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原则来定性增加的养老金。虽然有定额调整和倾斜调整的照顾部分。但是养老金越低、增加的钱数越少,这一基本原则是不改变的。

不过虽然增加的钱数少,但是增加比例高,这样能够维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对于钱数多的退休人员,他们增长的比例低,相对贬值速度也较快。

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实际上我们用于养老金计算的社会平均工资,一般要叫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这是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又是城镇职工,还有非私营单位,所以,三个限制条件加在一起,一般比较高。

而且它是社平缴费基数的100%,只有按照这样的社平基数及以上的基数缴费,养老金待遇才是比较高的。按照60%甚至40%(个别地区)基数缴费,退休待遇相同年限下一般都是最低的。

如果缴费40年社平缴费基数,退休待遇仅仅能够拿到50~7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这种情况下拿的养老金就远远超过了社会平均养老金。

比如,北京市2018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而社平养老金只有3959元,只有不到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半。

天津市是2018年公布了两个社会平均工资,第1项是5607元,第2项是7073元,相差1400多元。

不管怎样,养老金跟社会平均水平是没有关系的。养老金实际上主要替代的是本人的平均工资水平。这种水平一般叫做养老金替代率,是退休后养老金的数额能够达到退休前指数平均到手工资的一定比例。

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利息跟社会平均工资一样,按照60%基数缴费40年,养老金替代率能够达到95%。而按照100%缴费基数缴费40年,替代率只能达到80%。

相对而言,仍然是100%基数缴费退休待遇高,不过低缴费基数养老金替代率高,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倾斜保障而已。

所以,要想领取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金,一般都需要按照社平缴费基数缴费30~40年,才有可能达到的。

如果想养老金能够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建议按照300%的社平基数缴费30~40年。


暖心人社


长钱不是叫你追什么,主要是抵挡通货膨胀,不至于让你的生活水平下降到比原来低。钱这么个毛法,你十万不用十万就剩下七万了。而那时侯的物价还更贵。你就比过去五年的物价吧,大约一比一算就烂明白了,不长工资生活水准是不是会下降,都下降全国人民能干吗?不叫唤吗?是吧。看来看点财经有好处,便于理解生活。老年人得自己加把劲,不然会被社会淘汰的。5G肯定会让一大批老人犯晕的,得提前了解点才行。哈哈,就说这么多。


秋歌988


楼主您好,虽然说退休工资是年年增长,但是很多人达不到人均水平,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人均水平是意味着有一半的人超过了这个平均水平,一半的人不如这个平均水平,那么如果说不如平均水平的这些人,工资也是在增长的,所以说也就意味着平均工资也是在增长的,所以说他如果自己的工资待遇永远是低于平均水平的话,即使这个退休金在不断的增长,实际上平均标准也是在增长的,所以它是永远赶超不了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18年全社会退休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大约是2650元左右。那么因为2019年全社会的养老金又提高了5%的一个比例,所以说大约他会维持在百分2800块钱左右。也就是说平均退休金可能增加了150,所以说你的这个退休金也只能够增加这么多钱,就算比平均退休金略高一些,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超过平均水平的本身,这种退休金水平较低的人群,他的这个退休金在增长的过程中也是属于一个较低水平的。

因为退休金的增长是根据自己养老保险的一个参保年限和自己拿到手的一个退休金的金额来决定的,这部分退休金拿到手的人群,他的参保年限一定会比较短暂,一个就是他的本金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少的,所以说它调整的过程中,相对而言调整的金额就不如退休金拿的高的,这部分人群调整的金额多。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直赶超不了平均退休金的一个原因。


懂社保


至所以退休金年年上涨,却还有一些人的退休金达不到人均水平,主要是因为:

一、退休地不同。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科技水平等发展条件的不同,东西部之间、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就形成了经济收入、社平工资的较大差别。由于社平工资的不同,各个地方之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一开始就高低不同。

二、退休人员的身份不同。 由于缴费基数和比例偏低,中小企业、灵活就业参保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普遍比大型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要低不少。

三、退休时间不同。我们国家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巳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即使最近几年国家经济进入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新常态",每年的GDP也都保持在6.5%左右的增长速度,职工收入也稳步增长。这样一来,那些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肯定要比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更低。

四、养老金上调的幅度、方法相同。自2016年以来,我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并轨上调,而且都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法。由于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釆取相同的幅度和方法,这样一来,即使养老金年年都在上调,其结果也逃不出高的永远都更高,而低的一直都更低的怪圈。


叶公来帮忙


这就像我们的工资一样,大部分人都会在平均工资水平以下,因为收入高的人群虽然少,但是收入太高了,要数倍高于低收入人群体,拉高了平均工资。


养老金也一样,每个人都不同,要根据你之前的工资、当地的工资水平、缴纳的年限来决定。部分人群养老金比较高,就会拉高平均水平。


通常来说,国企员工的养老金水平会更高。举个例子,北京市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近4000元,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拿到4000元,有可能国企员工能拿到5000-6000元,私企员工只能拿到2000-3000元。


而国企员工占少数,私企员工占多数,所以大家就会“被平均”,多数人会达不到人均水平。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家养老金之间的差距不会像工资差距那样大,因为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占大头,是单位缴纳的部分,个人养老金占小头,是个人缴纳的部分。


基础养老金能起到“劫富济贫”的效果,尽量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所以,虽然你的工资一直是别人的2倍,但是养老金可能只是别人的1.3倍。


所以说,虽然养老保险交的越多,养老金领的就越多,但并不是成比例增长的。对于普通职工来说,由于大部分都有单位来缴纳,自己缴纳的比例很少,所以交多一点没关系;但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或其他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来说,自己交的钱大部分要纳入统筹账户,就很不划算了。


所以,如果你是自己交社保的话,按最低标准交就行了。


小斯笔记


楼主您好,这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2005年到2018年实现了14连涨这样一个态势,那么确实也就是说从2005年之后退休的人员基本上每年都在增长这个养老金的待遇,当然虽说是养老金的待遇在增长,但是本身如果你自己拿到手的这个退休金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话,那么实际上低于平均标准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最低养老金,也就是说你参保的职工养老金按照累计交费15年来缴纳这个费用,并且按照60%一个最低标准来缴纳这个养老保险的话,那么实际上你最终办理退休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按照近两年的数据来表明,也大概只有800块钱左右的一个待遇。

那么我们都知道2018年平均养老金的一个标准是2600元,所以说实际上这个800块钱比起2600元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在里面。所以800块钱想要涨到2600块钱,实际上需要漫长的一个时间才能长到这样的一个金额,所以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退休工资虽然年年在增长,但是依然达不到一个平均工资标准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它本身退休的时候,退休金待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造成的。


社保小达人


2005年前退休的有30多年工龄者也只有600多元钱!

九十年代退休的人40年工龄才有300多元!

我老婆2015年退休32年工龄!才1274元!

涨到今年才1900多元!

你不要讲只涨了15年!即使年年涨!涨30年?

每年涨10%!你看能涨多少钱!

尼妈就会骗人!


用户黄山路老芋头


企业退休人员到2○18年经历了14连涨,平均养老金水平约在26oo元,而机关、事业退休的人员是2○|4年|0月同企退实行养老金。两者养老金存在差距巨大?约一倍以上,其原因是养老金基数。企退人过去上调养老金是年年调,每次调整平均2oO一3O0元,而近3年每年调整loo多元,很少。网友说:企业几年调的养老金不如机关、事业一次调的多?这是事实,两者差距就越来越大。养老金为了体现社会公平,应以缩小差距为主?不应该越调差距越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