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No.204」商業模式深度解析:“同病相憐”的需求啟示

【導讀:企業的成功往往離不開合理有效的商業模式,這是·[情報通]·商業模式系列第[204]篇文章,歡迎閱讀】

“同病相憐”指代那些具有特定情況的病患群體,也可以用“共同體”這個詞來代替。和任何實踐團體一樣,他們也需要分享信息和觀點。讓我們想象一位患上覆雜到足以改變其生活的疾病的病人,這樣的病患需要專業醫生為他診斷治療,但他也希望對醫生所進行的治療有更多瞭解,但醫生卻沒有時間向病人提供他想知道的所有信息。如果把這個概念擴展開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病人”,他們需要“同病相憐”的人來分亨他們的感受,特別是那些在正常社交中無法標註自己身份而找到同類的人,更需要在這樣的“共同體”中找到歸屬,讓自己不再孤單。

「商業模式No.204」商業模式深度解析:“同病相憐”的需求啟示

所以,在知乎網回答問題,滿足的是兩種人的需求,一種是有專業知識卻沒有完全發揮的人,另一種就是同病相憐,想找到相同處境或相同命運境地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人類互動中產生的兩種價值—分享和歸屬感—便能夠脫穎而出。而這些人可能就是改變未來知識創造方式的排頭兵,也是他們最先享受到這種方式帶來的種種好處。

每一次技術革命的創新,最開始都是從那些隱秘的、沒有被公開卻大量存在的需求開始。而要把這些需求最終轉化為商業價值,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大量這樣的需求信息集中在一起,並讓一部分人先嚐到甜頭,並最終擴散開來。這就像印刷業一樣,即便它的追求那麼崇高,而首先出現的印刷品卻是黃色小說;也正如3D技術的普及一樣,是**電影加快了它進入家庭的進程。而人類對認知盈餘的利用,也需要首先嚐到它帶來的甜頭,無論是一些微小的物質獎勵還是極大的心理滿足,畢竟未來人們要越來越習慣這種全新的知識生產、創造與分享方式。未來社交網站的最大價值,體現在人們利用認知盈餘創造真正的公民價值。


【注:[情報通]致力於成為新時代互聯網優質信息的發佈空間,圖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即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