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旧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下连队的第一年,计算班三名老兵退伍,补充了我在内的三名新兵,第二年送走了一名老兵,调走了一名老兵,补充了两名新兵,第三年,我们班长退伍,又补充了一名新兵。部队就是这么周而复始地送老迎新。

老兵的走和留,心情是很复杂的,能够留下来的自然很高兴,说明部队还需要他留在部队继续发挥作用,特别是提了干的,更让人羡慕,说明他是人中龙凤,百里挑一。走的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从农村来的战友,有的想通过在部队的锻炼离开农村,带着来部队入党提干的目的。他们到了部队也确实很努力,各个方面扎扎实实、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争当五好战士,争取立功受奖、争取加入共产党,也确确实实干出了大家看得见的成绩。但是,在和平时期,提干的机会很少,只能缺编一个补充一个,没有提干的机会,服役期满,在一年一度的送老迎新的时候,都面临着退伍,或者今年不走明年走明年不走后年走。但是,想到从哪里来还要回到哪里去,想到在部队干了三四年,家都没探过,来时穿着没有佩戴领章帽徽的服装,回去照样穿着没有佩戴领章帽徽的服装,心有不甘,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谁能改变呢?如果一起来的老乡中有个别提了干的,走的那个会更加没有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

义务兵服役期满,退伍回家的终究是绝大多数,能够留下的很少很少。当然,能够留下来的老兵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臂如,我们班长是70年兵,继续留下来当班长,班上有两个71兵,只走一个,比较起来,走的那一个确实要比人家差那么一点点,他不走谁走呢?当然,也有家庭条件、地域条件比较好的,或者城市兵回去有工作安排的,服役期满有主动要求退伍的,经过批准可以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