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鸡蛋对身体好吗?

垟垟养生馆


没错,每天都吃鸡蛋对身体非常有益。

鸡蛋中的蛋白质可以说是天然食物中营养价值最高、最优质的蛋白质,没有之一,只有唯一。因为它不仅含量高,为12%,而且它的氨基酸构成与人体所需要的最接近,比牛肉、羊肉等畜肉更容易被人体接受,吃鸡蛋可以说是补充蛋白质的最好途径。

除了蛋白,蛋黄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不要以为蛋黄只有胆固醇,要知道鸡蛋中除蛋白质外的其他营养素主要都集中在蛋黄中。比如,能帮助降低胆固醇的卵磷脂就来自于蛋黄,它能起到乳化作用,才使得鸡蛋中的脂肪更容易消化吸收,还能帮助鸡蛋中的一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吸收和利用。再比如,蛋黄中还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K、维生素E和少量的维生素C,以及铁、锌、硒、碘等矿物质。

除了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一般来说,每天吃一到二个鸡蛋都可以。即使血脂异常,也不要因噎废食,三天两个或一周吃三到四个,既可以补充鸡蛋的多种营养素,也不会对血脂有影响。

(海贼营养团 花匠:安娜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兴国营养特训班四期学员 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 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营养科普原创作者 唠“糖友” 的嗑儿 说“减重” 的事 还有好吃的、好喝的和你一起分享)


营养海贼团


本文写于公元2019年3月,消耗有效学习的时间大约10分钟。

凡事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这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矛盾体~~当然一颗看似小小的鸡蛋也不例外,那么接下来我来说说鸡蛋的两面性~


先说鸡蛋的好处

鸡蛋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及丰富的脂质,也是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给源。同时又兼具易于吸收,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它被人们誉为维持生命的营养食品。其主要的营养物质及营养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蛋白质

鸡蛋中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为11%-15%,其优质蛋白质主要集中于蛋清。同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并且氨基酸组成合理,因此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一些蛋白质还具有生物活性,如卵转铁蛋白、卵粘蛋白等,它们能起到抑菌、抗高血压、抗氧化、促生长和增强免疫等作用。


脂类

(矛盾的关键点之一,此时提倡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往下看)

鸡蛋的脂肪中含有两种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并且含有丰富的磷脂质,其中有近一半为卵磷脂。这些脂类都能帮助人体调节血脂、胆固醇、血压等、有效防止动脉硬化、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而且,还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想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不妨试试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哦。


维生素

(矛盾的关键点之二,蛋黄营养,也是提倡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往下看)

鸡蛋中的维生素几乎全部集中于蛋黄,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较为丰富,而蛋清主要含维生素B2。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可满足人体一天需要的维生素B12和70%的叶酸,还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A 88%的需要量。除了牛奶,没有一种食物含有的维生素能比得上鸡蛋了。


矿物质

根据《中国食品学报》,2004(1):64-67的文章说明,鸡蛋中含有的矿物元素中钙含量最高,磷、镁次之,如下表,其比较了不品种鸡蛋的钙含量,钙含量最低的为307.45 mg/kg,最高的达到397.08 mg/kg,因此每天吃一颗鸡蛋可帮助补充每天所需钙质的3%。除此之外,铁是鸡蛋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每100g可食部分含铁 2.7mg。

表1 不同品种鸡蛋中钙含量的比较


都说了这个社会是一个矛盾体,那么就来说下,前几天西方权威科研机构JAMA的研究报告。同时美国纽约时报也刊登了这个新闻。


鸡蛋之——隐形心血管疾病杀手

PS:这个JAMA得多说一嘴,全称叫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国医学会杂志》。1883年创刊。很多搞医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是跟《柳叶刀》《新英格兰》齐名的顶尖医学刊物。


在这家权威期刊上,一波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胆固醇摄入(或者说吃鸡蛋)跟心脑血管疾病间的联系。

光说“有联系”不显水平,关键人家把这种相关性,用很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了:

你每天吃饭的时候,每多摄入 300mg 胆固醇,那么你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17%!

这还没完,不仅仅是心血管,每天多摄入 300mg 胆固醇,带来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死亡风险,平均会增加18%。


其实我这么说,你~很~无~感~吧


学统计和医学的朋友请随意,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数字不敏感,那么,对这个研究的含义还得再掰开揉碎点。

这 300mg 胆固醇是什么概念?

我们就拿这个小小的鸡蛋来说事。很多人都听说鸡蛋里面的胆固醇含量很高。有多高呢?

一个个头大一点的鸡蛋,里面的胆固醇含量 186mg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吃两个鸡蛋,那就已经远超这 300mg 了(上文每天吃一两个鸡蛋的论证点)。

如果你认真看了我们上文外文中讲英语的部分,你就能意识到这份研究所揭示的问题有多么重要,因为他说的是“每额外摄入 300mg 胆固醇,你的死亡风险就会增加1/5”。

注意这个句式:“每额外XXX,就会增加1/5”。这是一个累加的概念。

我结合这份研究,找到了一份更直观的图表——我觉得对各位特别有警示意义

上图当中的数字,有必要跟你细细说明。

就是研究人员通过海量的数据统计发现发现,如果一个人,一星期只吃一个鸡蛋,那么ta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多少?~~~~仅仅是

2%,相当的低~~~~


但各位猜猜看,如果是每天吃一个鸡蛋,那你的心血管出毛病的概率能升到多高?

正确答案:12%。一下子就增加了好多。


如果你是一个鸡蛋爱好者,每天要吃两个蛋的话,那可得小心了: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将会高达27%——超过了1/4的机率。

因此,按照这份权威分析:作为比癌症还厉害的全人类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居然和你吃鸡蛋的习惯密切联系;而且,你是吃一个还是两个鸡蛋,是有本质的差别的,都会对健康甚至生死造成显著差异。


鸡蛋不一样,鸡蛋人设好啊,从来都是以“经济实用又营养”的人设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怎么一夜之间这“完美”的人设就说崩就崩了呢?~~~说实话很难接受。


毕竟从古至今,咱们吃鸡蛋都已经吃出习惯来了。

根据另一篇《华尔街日报》里的配图,美国人现在每周要吃掉5.3个鸡蛋——算下来,就是每个工作日都要吃蛋。

我顺手查了下中国的情况:一年人均280个,折算下来一周5.3个,跟美国差不多。

而且这里还说的还只是鸡蛋,我们的日常的胆固醇摄入,除了鸡蛋,还有肉类内脏等等,特别是一些腌制肉类,比如培根。

这些好吃又要命的的高胆固醇食品,我某宝上找幅图给你看,有食欲吧,想吃吧~(为了你的健康可要忍住)


但是说回来,关于这份研究以及鸡蛋利与弊,也就是小小鸡蛋的双面性,最后讲实话两点。

第一,这份研究到底有多可信?

毕竟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我们有数,但影响有这么大而且还是累加(就是“吃越多人越惨”)毕竟没料到。

所以很多人估计可能跟我一样,听到这份出乎意料的研究结果时,想着要少吃鸡蛋。

我专门去了解了一下这份报告出炉的背景。坦率说,可信度很高。

因为他家一共收集了29615名美国成人的数据——这3万人的统计来自6个大型、长期的跟踪调研。

这些调研为什么有说服力?我举其中一点。

这些数据的收集时间:从1985年一直到2016年——前后长达三十多年。

而且对这三万人当中每个人的跟踪持续时间,按照中位数来算是17.5年,就是说:

对这3万人吃鸡蛋和他们健康状况的跟踪,一直持续了十几二十年。

而且,研究人员在获取到这些海量数据后,又经过了复杂的计算,才有了刚才我展现给各位的从2%到27%不等的发病率。

因此,“吃鸡蛋对心脏不好”这事听起来像个笑话,但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得收起笑脸,然后郑重地对你说一句:~~~这是真的~~~


另外最后的最后,我觉得也要回归一点常识。

因为看到这里,可能一些人看到我整理的东西,已经准备要放弃吃鸡蛋了。我觉得也大可不必。


毕竟鸡蛋的营养成分还摆在那里嘛,你就少吃一点,总归利大于弊。


知否知否,鸡蛋里面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哪里?

就是上文提到的:蛋黄

就是说,一颗鸡蛋里的 186mg 胆固醇,它基本只存在于蛋黄之中。

所以说你吃鸡蛋,吃蛋白而不吃蛋黄(就像很多健身人士那样)

,那其实既摄入了优质蛋白质,又不会让你的血管被胆固醇堵死。

所以最后,公平的讲:鸡蛋这个“经济且营养丰富”的人设算是垮掉一半,但看在过往情分和念及ta的好,我们也不要让其整个“滚蛋”,而不妨取其精华,去其内核——这样既兼顾了旧日情分,也让自己过得更快乐和健康。

总之,马上周末了,鸡蛋我就吃剩下那一半蛋黄,祝我剩蛋快乐!


ICE机智


首先可以负责任的说,鸡蛋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并且每百克鸡蛋中蛋白质含量12.8g,属于高蛋白类食物,蛋白质生物效价为100。硒14.9mg、维生素E2.29mg、维生素B2含量为0.32mg,除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肯定么有,鸡蛋还真属于全能型、高营养的食物。

常吃鸡蛋对身体的好处:

1️⃣ 补充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类食物是以鸡蛋等氨基酸比较全面、均衡的食物为标准的,鸡蛋中的优质蛋白不仅丰富,而且特别容易消化吸收。其中煮鸡蛋、蒸蛋羹、荷包蛋是蛋白质吸收率最好的,煎鸡蛋稍差。

2️⃣保护视网膜和黄斑

黄斑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有点像老式电视机的显像管前的位置。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黄斑区富含叶黄素,比周围视网膜颜色暗些,如果人总是看强光,或随着年纪增加,黄斑区的叶黄素容易氧化或缺乏,需要注意从食物中多摄取。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都是非常棒的抗氧化物,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而且对保护视网膜和黄斑有较多的帮助,对于经常用电脑、手机,眼睛经常见强光的人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3️⃣提供优质的卵磷脂

蛋黄中富含卵磷脂,这是一种可以乳化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较好的营养物质,一般在鸡蛋、大豆、鱼籽、蟹黄、动物肝脏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4️⃣提供人体神经细胞必须的胆固醇

鸡蛋是高胆固醇的食物,有人真心不敢吃,总觉得会让自己的血管里堆满了胆固醇。其实,你即使不吃鸡蛋,肉类食物中也含有胆固醇,而且我们肝脏自身也会每天合成更多的胆固醇。胆固醇是神经细胞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人体缺乏胆固醇,反而更容易老年痴呆、健忘。只是适量摄入胆固醇就好,每天一个鸡蛋,既可以补充优质的营养,也不好营养过剩。

国家为了保护公众最起码的营养,牛奶、鸡蛋、面粉等食物一直严格控制价格,所以大家可以轻易吃到这些物美价廉的食物。

本文图片皆来自于网络,在此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营养科于仁文


中国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说每人每天最好都要吃1~2个鸡蛋,鸡蛋给于的营养很全面,对于人体补充各方面营养成分有着很大的效益。所以每天吃鸡蛋肯定是很好的选择,比起不怎么吃鸡蛋等人,更不容易缺乏各方面的营养成分,更能保证蛋白质的吸收和充足量。

鸡蛋的营养十分丰富,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最好摄入1~2个鸡蛋(孕妇、哺乳期妇女可以增加一个鸡蛋)。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镁、铜等,另外,蛋黄中还含有卵黄素和卵磷脂,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小鸡蛋,其实包含着每天所需的大部分营养物质,所以,吃鸡蛋的意义很大。

但虽然鸡蛋的营养丰富,但其热量其实并不低,而且胆固醇含量十分高,特别在蛋黄中,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有250~300mg,相当于人一天推荐摄入量(每人每天300~500mg),所以,鸡蛋也不宜摄入过量,否则可能会造成热量超标或者总胆固醇过量。

不过人体中的总胆固醇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而总胆固醇的量主要是内源性(主要由肝脏分泌),大概占总胆固醇的70~80%,外源性胆固醇是从平时的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大概占20~30%,而且,外源性胆固醇随着摄入量的增加吸收量还会不断下降,所以,其实外源性胆固醇的摄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不过,最终的效果的确也会是在增加总胆固醇量,为了保证总胆固醇量不超标,我们也应该注意控制外源性胆固醇的摄入。所以,每天适量鸡蛋就足够了,最好不要过量。


只有营养师知道


凡事都有两面性,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吃是最讲究度或量的了,吃鸡蛋也不例外。

吃鸡蛋的好处

鸡蛋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被称为“全营养食品”。

鸡蛋中含有维生素B2、锌、硒,可分解人体内的致癌物质,从而起到防癌、护肝作用,鸡蛋中的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含量很高,可用来滋补身体,鸡蛋中的卵磷脂、卵黄素能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都是坐月子的妇女迫切需要的营养素。

营养不良、正在发育长身体的孩子、儿童,可以多吃鸡蛋,每天一个差不多了。

综上所述,吃鸡蛋可以益智健脑、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

吃鸡蛋的坏处

吃过多的鸡蛋,会加重肝脏与肾脏的负担。

如果爱减肥的人士少吃鸡蛋,不然容易发胖。

吃药、发烧、感冒或者有其他疾病(如肾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吃鸡蛋,会对病情不利或加重病情,因为鸡蛋是发物。

吃鸡蛋有好有坏,要看怎么吃,哪些人吃,吃鸡蛋不能大量吃,绝对不能当饭吃。每天吃一个鸡蛋对正常人士还是可以的。


广州肤康吴月志医生


鸡蛋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是人类常食用的食品之一。

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鸡蛋含蛋白质含量丰富,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的蛋白质吸收率可高达98%。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有利于人体神经系统,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因此,每天吃鸡蛋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鸡蛋的做法也很多,最常见的是煮蛋、煎蛋以及炒鸡蛋。煮蛋很简单,开水下锅煮8分钟即可,注意不要冷水下锅,那样鸡蛋容易煮破,煎蛋相对也煎蛋,冷锅热油,鸡蛋下锅,煎2分钟左右就可以盛出来了。至于炒鸡蛋,鸡蛋可以和西红柿、青椒、香椿等食材一起炒,均美味又营养。

然而需要知道的是,吃完鸡蛋后不要立即吃糖。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蛋的习惯,其实,那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而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鸡蛋黄胆固醇高,高血脂、动脉硬化患者最好少吃鸡蛋黄。


健康达摩院


鸡蛋是很普通很大众化的营养很高的食物。在过去的几十年前,在农村家里养几只鸡下的蛋卖个钱,做为家里的添补。一般还真舍不得吃呢,就是有做月子的女人,在刚上炕那段才舍得买点红糖啊,吃几个鸡蛋啊,那就是相当的不错了。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大大的提高了,鸡鸭鱼肉不能说天天吃吧,鸡蛋这可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常见的平常菜了。越发今年鸡年鸡蛋价格一路下滑,超市零售每斤仅一元多,比一斤馒头贵不了三两毛钱。

人们生活好了,高了。可是一些毛病也高了,成三高了。是不是和吃鸡蛋多了有点原因呢?不得而知。转到题目上来了,每天吃鸡蛋好吗?据营养专家说,每天吃一个顶多二个就可以了,不要多吃,吃多了对三高病人及心脑血管病人是没有好处的,尤其是蛋黄,含有的卵磷脂类对血脂血糖患者更不利。说得有道理,不得不信。

不过,啥事也的一分为二去看待,任何事得讲究个适度,也不能说因咽废食下的一点也不敢吃了。想吃就吃点,实际上也没那么严重的,比如我吧,最爱吃鸡蛋和肉,肉不便宜,一直居高不下。所以,每天吃十来个那是平常事,老伴不爱吃,(也可能舍不得,)我倒啥也没高,老伴倒患了高血脂,闹了次脑出血,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万幸没有落下什么后遗症。现在好了。

所以说啥事也不是绝对的,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掌握,不给自己心打别,高兴愉快为是吧!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天一个就行了


每日穿搭看我就够了


在日常生活中,鸡蛋是最普通不过的营养食品。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很受人们的喜爱,几乎每天都要吃鸡蛋来进行营养补充。
鸡蛋有健脑益智、保护肝脏、防治动脉硬化、预防癌症、延缓衰老等作用,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天天吃鸡蛋好吗?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天天吃鸡蛋好吗
日本科学家进行的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与同龄人相比,每天吃1个或以上数量鸡蛋的妇女,与每周只吃一个或两个鸡蛋的妇女相比,死亡率要高一些。日本学者选择了9300名男女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人都曾经在1980年接受过一次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他们经常食用哪些不同的食物。
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妇女,死亡率比每周才吃上一两个鸡蛋的妇女要高出22%(年龄、吸烟习惯和体重等因素不计),每天吃两个甚至以上数量鸡蛋的妇女死亡率更高,不过这部分妇女的数量不多。
吃鸡蛋数量最多的妇女,因患上心脏病和中风而死亡的概率也要高一些,尽管从统计角度看,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学者们认为,这也可能和妇女很少死于这两种疾病有关。
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吃鸡蛋过多的危害
吃鸡蛋过多,会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
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产妇为例,一个鸡蛋约含胆固醇250毫克,10个鸡蛋约含2500毫克胆固醇。这个量,是正常摄入量的近10倍。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妇女产后在哺乳期间,每天热能的需要量一般为2800~3000千卡左右,蛋白质需要量为90克,如每天吃10个鸡蛋,等于摄入70克蛋白质,60克脂肪,约820千卡热量,加之乳母还要吃一定量的主食、鸡、鱼、肉、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等,每天热能摄入量可以达到3500~3800千卡,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都可达到120~140克。这就远远超过了她们每天的实际营养需要,致使营养过剩,会使多余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形成肥胖。
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
我们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要求各种营养素在膳食中都应有适当的比例。因为,各种营养素在体内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而发挥作用的。这样,身体才能正常发育和保持健康。
古今中外,不论哪一种食物,尽管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也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长期食用一种食物,会使某些营养素过剩,而另一些营养素缺乏。鸡蛋也不例外,鸡蛋本身也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比如,它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含量也几乎是零。
因此,过多吃鸡蛋,必然会使其他食物摄入量相对减少,使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不平衡。天长日久,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
吃鸡蛋过多,还会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
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满足需要。由于身体已不需要,也不会再吸收利用,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体内或当作热量被白白浪费掉。而且多吃进去的那些鸡蛋,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在体内代谢后所产生的大量含氮废物,还都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又会直接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过多吃鸡蛋对肝脏和肾脏都不利。
每天应吃多少鸡蛋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对于身体健康的青年,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1~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身体健可吃2~3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实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烹调鸡蛋的常见错误
用碗或灶台边缘敲破鸡蛋
选择干净的灶台台面等平面(而非碗边)敲破鸡蛋,可以防止碎蛋壳落入碗中,造成污染,同时也避免了捞碎蛋壳带出蛋液造成浪费。
沸水煮鸡蛋。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烫伤手指。正确的做法是,鸡蛋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等熟鸡蛋自然冷却后剥壳
这样剥壳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让蛋白留在蛋壳上,造成浪费。省时省力又不浪费的做法是,煮好的鸡蛋捞出来后马上放入冷水,感觉不烫手时,尽快剥壳。
大火炒鸡蛋
大火快炒很容易将鸡蛋炒糊,并且导致其口感发硬。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
煎蛋饼前使劲搅蛋液
使劲搅蛋液煎出的蛋饼口感偏硬
搅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气,如果搅时加点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饼不容易糊锅,还松软可口。
煮荷包蛋时加盐
煮荷包蛋时,只需在热水(不烧开)中加少许醋(而非食盐)。煮3~4分钟后,即可将鸡蛋捞出,这样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使用铁锅
用不粘锅做鸡蛋菜肴比用不锈钢锅或铁锅更好。原因很简单,鸡蛋一旦粘锅就容易变糊。
用鸡蛋做菜时,最后才放调料
对炒鸡蛋和煎蛋饼而言,搅蛋液时或快入锅前,就该加入盐和胡椒等调料,确保调味均匀。

图在身边


一般地说,「鸡蛋」对於我们人类的营养是有很大帮助的,它能供给我们所需的蛋白质、金属元素和维他命等,所产生的热量去干各种工作;如一个重量为50克的鸡蛋,产生热能318千焦,用它可以走路32分钟、骑车23分钟或者跑步15分钟等等。如果说,一旦患了病,就得增加营养,这是必然的,於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似乎「鸡蛋吃得越多越好」;其实,那也不尽然。

譬如说,每100克蛋黄中含胆固醇将近2,000毫克,蛋白中也含650毫克左右,严重高脂血症(hyperlipemia)患者显然要适当吃胆固醇较低的东西,至多食用一个鸡蛋,或者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再如,肝功能衰褐和肝昏迷(hepatic coma;又名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患者,绝对不能吃鸡蛋,因为每100克蛋清中可以产胺0.744克,蛋黄更加厉害,每100克中可以产胺2.560克,两者均可加重病情(比如一个重约55克的鸡蛋,可以产胺量大致为:组织胺酸169毫克、甘胺酸249毫克、苏胺酸350毫克、离胺基酸450毫克、丝胺酸591毫克等,而肝昏迷患者正是由於"胺之代谢异常"所引起的)。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尿毒症病人,应食"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因而每天最多只能吃一个鸡蛋或蛋白40克。若遇医师告知病人需要要求"特殊饮食"(如低钙饮食、低磷饮食、低蛋白无肌酐饮食、钙磷钠固定饮食等等)时,最多也只能吃一个或两个鸡蛋,而非「鸡蛋吃得越多越好」。

"痛风"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嘌呤(purine)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为避免摄人外源性嘌呤类较高的食物进入体内,如瘦肉、鱼类和禽类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100~1,000毫克,此外乾豆类、扁豆、菠菜、芦緽蘑菇、龙须菜等每100克中也有90~100毫克,而一个鸡蛋只含0.4毫克,因此可多吃一些。

一天一鸡蛋 营养最适中 鸡蛋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食物。然而我们在食用鸡蛋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有人会觉得“蛋黄含有很高的胆固醇,我不吃蛋黄,只吃蛋白就好了”;也有人认为每天不要吃超过两个鸡蛋。究竟怎样食用鸡蛋才是最科学的?

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帮助补充身体需要的维生素A、D、蛋白质以及大脑需要的胆固醇和卵磷脂,并可有效地预防这些营养素的缺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